我們總想給孩子更好的生活,吃更好的,穿更好的,上更好的學,可有時候我們卻忘記了孩子真正需要什麼。
李玫瑾教授說「孩子0-3歲重在情感培養,3-6歲重在行為培養,這兩個階段都是一生中墊底的。預防孩子出問題,讓孩子健康成長大關鍵在18歲前的教育,尤其是0-6歲應投入更多。」但我們大多人卻都認為孩子3歲前是沒什麼記憶的,往往忽視了對孩子的關心及教育。
今年8月份的時候一位媽媽在論壇上發表了《被媽媽忽視的孩子,最終確診自閉症!》的帖子,我覺得值得很多家長一看。
她說,陪伴孩子是最重要的不要像我一樣才來後悔,多關心自己的孩子。
@林木子:我大兒子的情況跟你一樣,我4歲接過來時就不怎麼會說話,那會是輕度自閉症,在奶奶家都是關在家看電視。後來我就帶去康復,現在好了,今年5歲,會說很多話了,也跟小朋友玩了。就是跟不上同齡孩子,畢竟關在家久了,確實社交。但是起碼他願意開口說話,願意跟小朋友玩了
@橙子很香:我弟妹家的孩子兩歲半隻會叫媽媽,奶奶,伯伯,爸爸,話都不利索,整天奶奶放光頭強他看,也沒去醫院查什麼原因,後來上幼兒園,他媽媽也耐心的教他,現在說話不是很清楚,但是是那個意思了,只要你肯對孩子花精力,他會慢慢開口說話的
有寶媽說,孩子5個月了,像傻子一樣,不會笑,叫她也不答應,是不是有點自閉呢?
美國兒科學會公布了11項兒童自閉症的徵兆,如果發現孩子有這些徵兆要及時進行干預。
1、當嬰兒盯著父母或者照顧他的人時,卻沒有表現出高興的反應;
2、五個月大,不能發出交流的咿呀聲;
3、不能辨認父母的聲音;
4、不和別人進行眼神交流;
5、九個月後才發出咿呀聲;
6、說話前很少配合手勢;
7、反覆重複一個動作;
8、十六個月大還不能說出一個字;
9、一周歲時仍不會發出咿呀聲,而且也不做任何交流性手勢;
10、兩周歲不能說兩個字的詞語;
11、即使會說話了,也缺乏語言技巧。
如果發現孩子有自閉現象要及時帶孩子去醫院檢查,進行康復。平常的時候要多陪陪孩子,跟他一起玩,一起做遊戲,多和孩子交流,多鼓勵孩子,對他們是很有幫助的。
自閉症對於孩子的傷害很大,很多孩子將自己的想法都放在心裏面,不喜歡說出來,這樣就會讓他們的心理壓力變大。如果你的孩子患有自閉症的話,一定要鼓勵他們,幫助他們走出心裡的「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