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個男人在微博發私信向大V求助:
「我和我女朋友在一起這是第三年。」
「前幾天從她朋友那裡聽說一些不太好的事,大意就是她在上學期間被不良男生騷擾過,好像還得手了。」
「我知道這和她沒關係,她也不想。昨天夜裡我試著問了一下,但她好像不是很在乎的樣子。」
「如果她很難過,我還可以理解,但這樣不在乎無所謂,我就很難受了。」
什麼,女朋友被騷擾過,沒有在多年之後表現得很難過,所以他心裡不舒服?
收到私信的大V也覺得無法理解,反問:「所以你覺得你女朋友應該是什麼反應?痛哭流涕抱著你求你不要嫌棄她?」
私信的男人依然振振有詞:「對這種事不在乎,就不是一個正常女孩子的反應。」
說到底,他還是覺得,一個女孩子應該特別看重自己的清白,一旦被人損害了,就應該自覺低人一等,哭著對他說:「嗚嗚嗚,我髒了,我對不起你。」
這時候他才好裝出一副大度的樣子:「我是個好男人,不介意你已經『不幹凈了』,以後只要你乖乖聽話,我就不會嫌棄你。」
然後用餘生享受女朋友的感恩戴德。
這種人,不光滿腦子歪理邪說,而且好虛偽啊。
-2-
做一個女孩子有多難?
你不單可能會受到各種各樣的冒犯,而且在被人冒犯之後,如果沒有哭,或者沒有哭得足夠大聲,也會受到質疑:「是自願的吧?」
一周前,新聞報道,一名女大學生因為身體不適,和男友一起去按摩。
沒想到,和男友僅隔著一道帘子,按摩師對她對手動腳。
一個成年男子,在身體和力量上占足了優勢,想要威脅一個女孩,肯定有很多辦法。
女孩因為害怕,沒敢現場呼救,第二天才哭著告訴男友。
新聞曝光後,底下有些評論可以說十分惡臭,但不是針對按摩師,而是齊刷刷針對女生:
「這……怕不是以為是包含的服務項目了吧。」
「男朋友就在旁邊不敢出聲?我看你是在享受。」
「事後價格沒談好,談崩了。」
總之,他們相信,一個女孩子在受到侵犯時,沒有冒著生命危險奮起反抗,就足以說明她不是個好女孩。
他們也相信,一個女孩在被侵犯之後,竟然沒有尋死覓活,就更足以說明她不是個好女孩。
他們對女孩的要求,比對那個按摩師高多了。
-3-
魯迅先生筆下的祥林嫂,被婆婆逼著改嫁,為了反抗,婚禮上撞破了額角。
但人們仍然要拿來調侃:
「祥林嫂,我問你:你額角上的傷痕,不就是那時撞壞的麼?你那時怎麼後來竟依了呢?」
祥林嫂說:「啊啊,你不知道他力氣多麼大呀。」
「我不信。我不信你這麼大的力氣,真會拗他不過。你後來一定是自己肯了,倒推說他力氣大。」
世界上永遠不缺少這樣的人:先做一個假設,假設受到侵犯的女孩,本身就是放蕩的,甚至很享受被侵害的過程。
被侵害的女孩只有表現得足夠慘,後半輩子都活在痛苦之中,鬱鬱寡歡,永無寧日,才能證明她自身的意願。
一個年輕媽媽在微博求助,講述自己和前夫爭奪撫養權的經歷。
最開始,她自然是痛罵和詛咒前夫。
隨著事情受到廣泛關注,她試著平靜一點表達,講清事情的來龍去脈,爭取一個最好的結果。
沒想到,有人看到她平靜的樣子,竟然說:「我敢打賭,她還愛著前夫。」
我隔著螢幕,都能感受到這個媽媽的委屈和憤怒。
她只是想好好說話,想要試著去解決問題,她只是沒有歇斯底里,這竟然能成為「她還愛著前夫」的證據?
那些人究竟有什麼資格,決定別人到底是怎樣想的?
-4-
這世上最大的悲痛,不是痛哭流涕,而是波瀾不驚。
這世上最大的勇敢,也不是自輕自賤,而是重新開始。
文章開頭,那個在上學時曾經被騷擾的女生,可能悲痛,也可能不悲痛。
但她沒有義務悲痛。
更沒有義務把自己的悲痛拿出來給任何人看。
貞操從來不藏在女孩的兩腿之間,而藏在人們的腦子裡。
當她被騷擾的時候,失去貞操的不是她,而是那個騷擾她的人,以及津津有味的看客。
她不必向任何人說對不起。
如果她的男朋友真心愛她,應該毫不猶豫地把那個傳播隱私的朋友拉黑,再也不要聯繫。
然後在女朋友面前裝作什麼都不知道。
而不是特意揭開她的傷疤,看她會不會哭。
那是個堅強而且自信的女孩,她知道自己曾經經歷的那件事,並不足以毀滅她的價值。
所以她沒有哭。
可惜她的男朋友,既不愛她,也不理解她。
他想不明白:「一個不幹凈了的女孩,為什麼不求我原諒呢?我都沒有嫌棄她,她為什麼不對我感恩戴德呢?」
因為她不虧欠你任何東西!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