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米氣泡」養出生態魚,畝產約3000斤!

2022-06-30     壟上行

原標題:「納米氣泡」養出生態魚,畝產約3000斤!

俗話說,好水養好魚,為推動水產養殖綠色發展,在咸寧市咸安區向陽湖奶牛場的魚塘里也應用上了新武器。

咸安水產養殖鄉村振興科技創新示範基地

陽光下,大大小小的魚塘水面上閃著粼粼波光,一眼望去,似乎看不出它們有什麼與眾不同之處。

原來漂浮在魚塘上的這個鐵盒子就是魚塘的新武器——納米水治理設備。基地負責人金學廣介紹,雖然它看著體積小,動靜不大,但它卻是治理魚塘的利器。

從兩個魚塘裡面分別取出來水,左邊這瓶是經過納米技術處理過的水質,另一瓶就是從普通魚塘裡面取過的水,我們可以從肉眼上看這兩瓶水的顏色是不一樣的,那麼從經過納米技術處理過的水要顏色更為清透一些。

圖左的水瓶是經過納米技術處理過的水質

金學廣介紹,一般封閉式的水產養殖,水質容易受喂養的餌料、魚類排泄物的影響,會產生嚴重富營養化,滋生藻類、細菌、害蟲等有害物質。2020年,在當地政府主導下,金學廣開始嘗試「納米」生態水產養殖,沒想到第一年就收穫了一大桶金。

咸寧市咸安區水產養殖基地負責人 金學廣:

原來就是用生物農藥,化學來解決這些問題,降低亞鹽、氨氮,傳統的治理模式就是魚的死亡率比較高,就靠天收,全憑感覺。現在死亡率在原來的基礎上降低了10%左右,原來在10%至15%,現在我們基本上控制在5%左右,畝產將近3000斤。

咸寧市咸安區科學技術和經濟信息化局副局長 鄭遠威:

納米水產養殖技術是基於「納米氣液技術」改造凈化水質的生態養殖技術,能有效改善水質狀況與養魚的密度、深度、品種、生長速度、飼料投放度之間的關係,力求達到品質最好,效益最大化。

原來水裡的鐵盒子產生納米氣泡,不僅能夠改善水質,還能夠進入魚體內進行內循環,使魚體內腸道、血液受氧,氧化有毒成分,提升魚的品質。

咸寧市咸安區水產養殖基地負責人金學廣:

現在基本上沒有土腥味,通過納米氣泡治理,魚的品質提高很多,銷路也不存在問題。

據了解,在該示範點的帶動下,目前咸寧市已有三家水產養殖企業嘗試「納米氣泡」養魚。接下來,當地還將摸索制訂出高效生態養殖的技術標準,並在全市範圍內進行推廣應用「納米」養魚新技術。

咸寧市咸安區向陽湖奶牛場黨委委員 馬良志:

科技是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根本動力。下一步我們黨委將繼續扶持農業企業發展,加強與科研院校的聯繫,為企業搭建科技興農平台,發揮科普示範基地、科普帶頭人的作用,用科技為鄉村振興賦能。

咸寧市咸安區科學技術和經濟信息化局副局長 鄭遠威:

有第三個意義第一個就是培育創新創業主體,孵化一批水產養殖專業戶。第二個意義主要是通過示範點的建設,改善環境,提高水體質量,修複種養殖水體的自凈能力,同時可以改善魚的品質提升。第三個意義主要是以創業帶動產業發展,促進創新驅動以及鄉村振興。

記者 | 朱梅 武晉冉

通訊員 | 李星 馬良志 樂見

編輯 | 黃小佳

編審 | 許蓓

監製 | 楊斌

壟上行視頻號

歡迎關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4ffa32420076c604be094fad584d5b4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