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垃圾污染了我們的「詩和遠方」

2022-05-10     南國今報

原標題:別讓垃圾污染了我們的「詩和遠方」

其林水庫草地上還有一些垃圾沒有清理完。

相關部門請來貨車,把垃圾裝車運走。 本版圖片由今報記者石紅星 攝

大壩上豎有警示牌,嚴禁在水庫釣魚、燒烤和亂扔垃圾等。

今報記者石紅星 韋黎 策劃統籌:劉山

壯族三月三、清明節、「五一」等假期,讓柳州眾多露營地火了。然而,其中不少地點因不具備露營的基礎條件,產生了植被損傷、環境污染、用火隱患等問題。

5月7日,有網友發布視頻,反映柳州一些戶外露營者離開後沒有把垃圾帶走,出現破壞環境和草地的現象,由此引發關於「無痕露營」戶外環保理念的大討論。

1 網絡視頻曝光 露營地滿是垃圾

這名網友稱視頻拍攝地在柳南區洛滿鎮其林水庫一帶,畫面中赫然看到草坪上堆放著一堆堆垃圾,這些垃圾有的用塑料袋打包好了,堆在地上;有的則四處散落,白花花的一大片;不時還可以看到架石頭燒烤過後的灰坑,有的草皮還被挖掉或燒死。該網友稱,看到這些場景,讓人一肚子氣,再這樣下去,牛都沒地方吃草了。

5月9日下午,記者驅車來到距柳州市區約1小時車程的其林水庫。

這個水庫四面環山,風景優美。水庫當天值班管理員盧建明介紹,這個水庫1957年至1958年建設,占地有300多畝,因水位下降,有大半庫區成為草坪。

記者看到,水庫大壩上,豎有警示牌,上面寫著「嚴禁在水庫釣魚、燒烤和亂扔垃圾」。原來可以開車進入水庫草坪的幾條道路,都已被挖斷,並且豎牌提示「水庫淹沒區,險地請勿入」。

草坪上的垃圾,已基本被清理掉,或者拉到路邊堆放,等待垃圾車前來拉走。不過,仍可以看到一些無法被徹底清理的垃圾殘渣,散發出陣陣酸臭味。

盧建明介紹,根據管理規定,水庫確實不允許有人進到裡面去露營、燒烤和釣魚,每次有人前來,他們也會勸阻,但都勸不住,只能提醒大家要愛護環境,離開的時候要把垃圾帶走。為了避免有人再進入庫區露營,今年以來,洛滿鎮政府已陸續把原來小車能開到草坪上的小路封掉,最後一條小路這兩天也被封掉了。

2 網帖稱有人收費 卻沒人清理垃圾

對於那名拍攝視頻的網友對露營者的「控訴」,有「五一」期間曾到其林水庫露營的網友解釋稱,並不是他們沒有把垃圾帶走,而是那幾天有名男子在向露營者收取垃圾清理費,說他會幫把垃圾清理掉,只要把垃圾打包好歸堆就行,因此大家離開的時候才沒有把垃圾帶走。

這名露營網友給出的「收費清理垃圾」的解釋,水庫附近的古洲村多名村民證實確有其事。據他們透露,收費的男子姓謝,年約六旬,也是古洲村人。

正在放牛的一名韋姓老人介紹,村民們看到有人前來露營或遊玩,都會提醒大家離開時要把垃圾帶走,以前確實沒有出現過像這次這樣「集體」丟垃圾的情況,離開的時候大多數人都會自覺把垃圾帶走。老人稱,此次這麼多人不把垃圾帶走,很大原因確實在於謝某。據了解,謝只是在「進場」收費的第一天,用自己的三輪車,拉走幾車垃圾,此後其未再清理草坪上的垃圾。

水庫值班管理員盧建明稱,謝不是他們的工作人員,他們也聽說「五一」期間謝在向露營者收垃圾清理費,但他們沒權去阻止。謝還在草地上,用彩條布圍了兩個棚,在裡面放了兩個塑料桶,向露營者收取「如廁費」。

盧表示,那兩個簡易廁所,當天他們去清理垃圾的時候一併清理了。清理當天,他還請了兩名村民,三人撿了一天垃圾,才基本把草坪上的垃圾清理完,這些垃圾估計有上噸重。當晚7時許,一輛貨車來到水庫邊,把盧建明和村民拉到路邊的垃圾全部運走。

3 熱心市民趕到水庫清理垃圾

視頻在網絡傳播開後引發熱議,眾多網友對露營者將垃圾滯留在草地上的行為進行了批評。有網友喊話:「誰丟的趕緊回去處理。」更多網友呼籲,每個人都應該把自己產生的垃圾帶走,「保護環境人人有責」。

「我每次去露營走的時候,連一片紙屑都會回頭撿起來帶走。」「露營最基本的就是無痕露營,帶走120%的垃圾,後備箱裝不下,就把垃圾放副駕駛和後排。」眾多網友跟帖評論,現身說法。

至於收取費用的人沒有兌現承諾及時清理垃圾,部分網友表示「不買帳」,認為就算收費也應該帶走垃圾,「真正熱愛露營的人會保護環境,因為他們不只出來一次」。

記者在其林水庫採訪現場,碰到了看到網上的視頻後,帶正在讀學前班的兒子專程從市裡驅車前來清理垃圾的覃先生。父子倆穿著水鞋,戴著膠手套,拿著鉗子、編織袋和水桶,認真地清理垃圾。

「『五一』我們去的是融水露營,但看到視頻後,感覺很心痛,於是就帶孩子來清理垃圾。」覃說,他是露營愛好者,以前也曾帶孩子來這裡露營,每次露營完畢,都會把垃圾帶走。儘管大部分垃圾已被水庫工作人員清理了,但父子倆仍在細心搜尋一些沒被發現的垃圾,最後裝了三大編織袋,裝上車拉走。

記者了解到,當天上午,還有一名姓周的熱心市民,也專程從市區驅車來到這裡清理垃圾。

4 倡導「無痕露營」環保理念

在柳州,有不少頗受歡迎的露營地也面臨著類似的困擾。露營遊客亂扔垃圾和酒瓶,這是多數露營基地最大的難題。有些基地要求遊客交押金,遊客若出現不文明行為,經營者可以扣掉押金。但最終,成堆的垃圾只能由工作人員來清理。有約束要求的營地尚存在亂扔垃圾等問題,更何況是沒有管理人員的水庫、河堤等非商業露營營地。

柳州某露營基地經營者雷先生說,為了安全起見,商業營地多會劃分燒烤區,還設置露營遊客專用廚房,遊客只能在指定區域燒烤和用明火下廚。

據資深露營愛好者介紹,不愛護環境的露營者常將廢水和殘渣直接倒入河道,造成水域污染。露營地的植被也常常被露營者焚燒或破壞。有些露營者甚至在植被上挖洞,在洞內如廁,污染極其嚴重。

用明火做飯和燒烤,這是很多露營者的愛好,但也是安全隱患所在。每每看到被火燒過的草和沒有全滅的火星,資深露營愛好者都不會袖手旁觀,他們自發地拿出垃圾袋拾起垃圾,或用水澆滅火星。

這些資深露營愛好者認為,露營在柳州熱度持續不減,「無痕露營」的戶外環保理念得持續普及,這不僅是當地旅遊業發展的需要,也關係著城市形象的提升。

5 專家建議加強市場監管

5月9日下午,記者就近期火爆出圈的露營熱潮和露營經濟採訪了柳州城市職業學院經濟管理系副主任吳東熾。

吳東熾介紹稱,在5月7日柳州市旅遊協會召集召開的行業交流座談會上,業內人士就柳州的露營熱潮展開了熱烈的討論。他建議,要理性應對露營熱潮,避免盲目增加或擴大建設,同時建議政府相關部門做好資源調查,科學地規劃營地布局,有計劃地投入建設。此外,相關部門還要加快營地的標準編制工作,規範營地服務規程,加大對營地經營、服務人員的技術技能培訓。

「出台相關管理辦法法規制度,加強市場監督和監管力度,有序地推動露營營地生態、高質量地發展,這是必須要做的事。」吳東熾表示,柳州市旅遊協會應充分發揮協會行業組織的平台作用,不僅要做好行業自律,還要引導露營市民文明出行、文明露營、文明旅遊,營造和諧、生態、綠色的旅遊休閒度假環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4fd44e14d5a4436561398417fd235cea.html























梅以曲為美

2023-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