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
愛上一座城
是因為城中住著某個喜歡的人
其實不然,愛上一座城
也許是因為
一座城市的文明溫度
初秋白雲,綠水藍天
傳承內外兼修的文明涵養
城市建設顯文明
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
不在於高樓、標誌性建築的多少,
而在於城市的人文氣質、
宜居環境、居民幸福感等
深層次指數的高低。
鳥語花香的鄉間小路
車水馬龍的繁華城區
白雲環境悄然變化
廁所革命、垃圾分類、河涌整治……
城鄉文明建設正按下「快進鍵」。
瞧!太和鎮大源村河涌變靚了
再現溪邊戲水捉蝦。
道路變寬了,出行問題解決了
河涌兩岸變身市民休閒娛樂好去處
黨群文化廣場建成了,
村民發朋友圈「曬」幸福……
幸福感、獲得感,在這裡體現。
瞧!公共廁所也有了新面貌
519座公廁,
設計優美與自然相融合
或現代感十足
或復古文藝,
設計更顯人性化,予人方便。
中式風格的公共廁所。
設計更顯人性化。
瞧!垃圾分類真正走進了每個人的生活。
1419個投放點,樓層實現撤桶
市民定時定點投放垃圾。
垃圾分類放,能賣拿去賣
愛護環境,文明的體現。
公益宣傳成風景
今年,紅旗飄揚的白雲
登上了廣東新聞聯播。
成為城市一道靚麗的風景。
不止這一處風景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在白雲落細落小落實
超過5000平方米戶外公益廣告
近3000套道旗公益廣告
在白雲大街小巷
一堵堵圍牆「活」起來了
變成了會講故事的「文化牆」
一個個景點「造」起來了
就像靈動的城市文明標籤
白雲樓宇、道路間
處處見文明
千年文化在傳承
人無禮不立,
事無禮不成,
國無禮不寧。
放眼文化之林,
亦是枝繁葉茂。
立足白雲本土,
弘揚愛國精神,
120多場文藝活動,
活躍百萬人文化休閒新生活。
粵韻唱響新白雲活動。
白雲學子學習洪拳。
藝術家以文學、書畫、
音樂、攝影的方式
展現新時代白雲新氣象,
新時代白雲人新風貌,
為新中國70華誕獻禮
近萬人次歌唱,
「永遠跟黨走 禮讚新中國」
豐富多彩的文化節目
傳遞到每一個市民心中,
表現一座城市文明的活力。
這種活力,在呈現亦在傳承
樹立文明的榜樣
營造文明友善的環境
幫助未成年人
「扣好人生第一顆扣子」
將新生力量培育成人成才
搭建文明展現平台
飛揚白雲少年的新風采
好人好事齊湧現
425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
在白雲建成
文明實踐在身邊,
文明素養駐心底。
於是有了白雲好人好事齊湧現
至今,白雲已湧現
11位中國好人、
7位廣東好人,
69位廣州好人。
他們是
堅守扶貧陣地的白衣戰士
投身支教事業的靈魂工程師
衝鋒在禁毒戰線的緝毒尖兵
在拆違中不怕啃「硬骨頭」的急先鋒
敢於拼搏的企業領頭人
紮根基層的群眾貼心人
……
做群眾貼心人的孫永彬。
講台上的張耀佳。
堅守扶貧陣地的馬韌凱。
於是有了志願服務暖心田
在景區景點、城市社區、交通站點
都可以看見志願者的身影
廣州街坊「白雲湖紅棉俠」
助力禁毒白雲快遞小哥
白雲消防志願者美團「騎手」
他們播撒愛心,揮灑汗水,
凝聚積極向上的正能量,
「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精神。
延續歷史文化
白雲底蘊逾深
積澱文明素養
白雲精神動力不竭
文明,是白雲最美的底色
深化文明城市創建
我們在行動
文 |張智虹
圖 | 楊凱 譚札烽 白雲融媒往期圖片
通訊員 |鄧雁明 鄧淑媛
編輯|小蘭
白雲區融媒體中心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