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部位長「痘痘」,身體可能預示大問題,別不當回事!

2024-10-28     中部城市生活指南

「長痘」這兩個字

不知道是多少人的噩夢

曾經天真地以為

長痘是青春期的專屬標籤

只要你還在長痘

就說明你還在青春

但是隨著年紀越來越大

自己已經和「青春期」這三個字

八竿子打不著了

心想著:

應該會離痘痘越來越遠吧

然而

該長痘的時候還是會

瘋!狂!地!長!

也有朋友直接擺爛了

戒了很久的火鍋麻辣燙

每天多次清潔皮膚

堅持喝水、鍛鍊

這個痘就是擺脫不了

(這大概就是命中注定)

甚至有些痘痘存在的位置

真的讓人覺得十分尷尬

鼻頭

人中

腦門、臉頰、下巴正中間

而且又紅又腫

一碰就疼得不行

那麼

為什麼在很多方面已經很注意了

還會引發痘痘呢?

不同部位的痘痘

可能反映著身體的哪些問題呢?

到底應該如何正確地「戰痘」呢?

別急

慢慢往下看

為什麼會長痘?

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毛孔堵住了,所有痤瘡(痘痘)發病的原理都是這樣:

毛孔堵住了痤瘡丙酸桿菌過度繁殖皮膚炎症痤瘡

毛孔堵住的原因有兩個:分別是 油脂過多角質過多

而導致油脂過多和角質過多的原因主要有:

1、清潔不到位、護膚品太油膩

這種情況屬於皮膚本身沒什麼問題,一般長痘也只是零星幾顆,基本不會成片地長,只要做好清潔、護膚,自然就會好。

2、油性皮膚,油脂分泌多,容易堵塞

可以根據自己的膚質,選擇去油能力較強的清潔產品和清爽型護膚品。

3、毛周角化症導致的毛孔堵塞

就是臉上有像雞皮疙瘩一樣的小顆粒,建議在醫師指導下使用含有果酸成分的護膚品,以避免破壞皮膚屏障。

4、糖分攝入過多,刺激皮脂腺分泌油脂

糖分的過量攝入不僅會讓人長胖和變老(糖分可以使皮膚糖化,從而加速皮膚衰老),已經有很多文獻證實,糖分可以間接刺激皮脂腺分泌油脂和毛囊角化從而引起長痘

5、雄性激素水平高,刺激皮脂腺分泌油脂

對於女性來講,雄性激素水平高於正常值不僅會影響皮膚,還會導致很多婦科疾病,比如多囊卵巢綜合徵,使人發胖、皮膚粗糙、引發痤瘡等。

6、皮膚對雄性激素過於敏感,使皮脂腺分泌油脂

與雄性激素水平高不同,有些人體內激素水平正常,飲食正常,甚至皮膚也不油膩,卻出現了非常嚴重的痤瘡,可能就是皮膚對於雄性激素太敏感了。這種情況可通過口服短效避孕藥進行調節,具體情況建議向醫生諮詢,不要自己隨意服藥。

真正引發痘痘的食物其實是這些!

「為什麼我總是會長痘?」

「因為你天天吃辣的東西啊!火鍋麻辣燙螺螄粉,一頓不落」

目前醫學研究明確,痤瘡(痘痘的學名)發病機制中沒有吃辣這一項。

甚至有研究指出,辣椒里的辣椒素能加快皮膚血液流動,促進新陳代謝,反而對皮膚有好處。

醫生表示,很多人認為吃辣會導致長痘,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吃辣會讓本來不明顯的痘痘,因刺激變紅,看起來更明顯。

2. 很多辣味食物,如辣條、麻辣火鍋、辣子雞丁等,都高糖、高脂。

醫生表示, 真正導致長痘的食物:甜、油、奶

因此,光靠「戒掉辣椒」是遠遠不夠的。

1. 油:高油食物

主要是指油膩的食物,比如肥肉、炸物等高脂肪食物

2. 甜:高糖食物

不僅指蛋糕、奶茶等甜食,還包括白麵包、白米飯等精製主食,以及榴槤、哈密瓜等含糖量高的水果。

過量食用這類食物,皮脂腺分泌就越旺盛,從而不斷長出痤瘡,或加重原有的痤瘡。

3. 奶:部分奶製品

有些人喝牛奶臉上會起痘,是因為奶中含有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和酪蛋白,會促進毛囊皮脂腺的分泌,從而加重痤瘡。

長痘的人可以先停一段時間牛奶,看是否與之相關。

不同部位長痘的原因是什麼?

一般來說,痘痘喜歡扒拉在皮脂腺比較多的地方,比如臉部、胸部、背部、頭部等,也有痘痘喜歡藏在陰暗潮濕的地方,比如私處。

額頭、鼻翼、鼻頭這個T區往往是臉上「大油田」的誕生地,也是痤瘡最愛的地方。

額頭上長痘,可能是洗臉沒洗乾淨或者卸妝沒卸好,太多油脂分泌堵塞了毛孔。

臉頰、鼻子上長痘,多數是因熬夜或者心情焦慮導致內分泌紊亂。

腮邊頰痘,通常與淋巴循環不暢有關,會在耳際、脖子和臉交界處的同一位置反覆爆發。

太陽穴長,與膽囊的排泄功能密切相關。經常吃工作餐、盒飯、快餐食品等油脂攝入過多的人容易在太陽穴的位置長痘。

鼻翼長痘,鼻翼候胃,鼻頭長痘往往與人的消化系統有關,消化功能不好,胃火過大,或者經常便秘,或胃腸脹氣的人在鼻翼的位置容易長痘。

如果長在下巴上,可能與月經期體內雌激素、孕激素水平下降有關。而長在脖子上或者頸後,可能是衣物摩擦刺激所致。

頭皮長痘主要與油脂分泌、洗髮用品殘留和細菌感染有關。

一般來說,觸摸會疼的「痘痘」往往是由金黃色葡萄球菌引起的,它可以進入毛囊或皮損部位進行感染,此時免疫系統會釋放炎症性細胞,引起炎症反應,這就是為什麼痘痘會腫痛的原因。

而對於沒有痛感的「痘痘」,卻同時伴有頭皮瘙癢、頭屑多、長痂皮等症狀,則可能和馬拉色菌這類真菌感染有關,這類人往往還容易伴發脂溢性皮炎

但不管是哪種情況, 如果在頭上摸到了痘痘,都不要亂摳,因為這不僅可能增加感染風險,還可能因觸摸感染到其他地方。

前胸後背有大量皮脂腺,容易產生油脂,而平時洗澡很難刷乾淨,導致角質層脫落較差,容易堵塞毛孔,形成粉刺或丘疹狀痘痘。

若剛好碰上衣服、床單被套不幹凈,一些菌群還可能乘機攻陷這些粉刺部位,引起發炎症,如細菌細菌性毛囊炎或真菌性毛囊炎。

屁股或陰部長痘多與摩擦和悶熱潮濕環境有關,大部分是「悶出來的」。

畢竟私處的皮膚也要「呼吸」,感到悶熱就會打開毛孔散熱,而私處又是細菌集結地,因此容易受到細菌感染引發痤瘡。

如何高效地「戰痘」?

很多人所謂的「痘痘」並不一定是前述原因引起的痤瘡,也有可能是皮膚屏障受損導致的皮炎,如果這種情況按照尋常痤瘡來治,效果一定是適得其反的。

選擇合適的洗護用品,去除皮膚表面的多餘油脂, 但不要過度清潔正常情況下,選擇中性的、溫和的潔面產品,一天洗臉兩次即可,並不是多多益善,注意控油保濕。洗頭也不太頻繁,每周3-4次便可

皮膚油膩和毛周角質多的膚質,可以選擇含果酸成分的護膚品。果酸可以軟化角質、疏通毛孔,對於痘痘的防治有很好的輔助作用,長期用還可以使皮膚細膩,毛孔變小。

少吃甜食,因為高糖會增加胰島素產生,而胰島素又會增加雄性激素分泌,從而刺激皮脂腺分泌大量油脂,為了好身材和好皮膚,能忍就忍吧!

如果你的臉頻繁長痘 (全臉痘痘多於或等於10顆),就別一個人查祛痘攻略了,我們還是建議去正規醫療機構趙醫生看一看。

對於懷疑內分泌有問題的小夥伴,可以 先掛內分泌科查一查激素,看看有沒有其他身體問題,一切聽醫生的。如果內分泌檢查沒問題,可以轉掛皮膚科。

來源|騰訊醫典她知、39健康網、 生命時報、廣東中醫藥 (文中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非商業用途,僅用作公益科普,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4f11a3ce36273b2eaafba0f5ec48a5e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