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興三奇之首,享有「欲界仙都」的美譽,常年氣溫23攝氏度

2022-06-02   冷月印記

原標題:宜興三奇之首,享有「欲界仙都」的美譽,常年氣溫23攝氏度

宜興是江蘇省縣級市,由無錫代管,地處江蘇西南。宜興歷史悠久,古稱 荊邑,歷代名人輩出,文化底蘊深厚,不止如此,宜興也是一座風景秀麗的江南寶藏小城,境內旅遊資源豐富,景點眾多,前天與朋友去的「善卷洞」就是宜興最熱門的景點之一。

善卷洞風景區,坐落在宜興市宜城鎮螺岩山上,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到這裡交通比較方便,從高鐵站宜興站到這裡只需要20分鐘即可到達。

景區規模頗大,其核心景點為善卷洞,周邊還有著豐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觀,比如晉代 祝英台琴劍之冢碑、唐代時期的碧鮮庵石碑 、建於南齊年間的善卷寺,以及那堪比原始森林般的山林景色,由此而延伸出來了一處「野人谷」。

雖然我並不是第一次到這裡來,卻是第一次到洞內一攬洞天,上次來時因大雨水位超警戒線而未能入洞,這次也算是彌補了上次的遺憾。

由檢票口到善卷洞的途中風景十分秀麗,那鬱鬱蔥蔥的古木,古色古香的廊橋、板石路,尤其非常適合拍人像照片,若是穿著古裝來這裡遊玩,還真有一種尋幽秘境、穿越古今的感覺呢。

走至洞內,瞬間的涼爽讓人神清氣爽。

很多人或許會對於洞穴的名字也比較好奇,善卷其實是一位古人人物名字。據傳說,善卷是一位隱士,4000多年前他曾隱居於這座洞穴中,由此而得名,可見這裡還是有一定的人文歷史氣息的。

善卷洞是典型的 石灰岩溶奇洞,整體由四個洞組成,其面積足足有5000多平方米,每座洞相連在一起,全長800餘米,置身其中,宛若走進了一座金碧輝煌的地下宮殿之中,這景觀在宜興也是位居「三奇」之首,那巧奪天工的景觀,讓人驚嘆,因此也有著「 萬古靈跡」和「 欲界仙都」的美譽。

若是將善卷洞分為上下兩大洞也不是不可以,上洞步行參觀,可欣賞到奇形怪狀的鐘乳石景觀,那造型栩栩如生,令人心曠神怡,而下洞則是乘船參觀,說真的,若是你也讀過南派三叔的《盜墓筆記》,這裡的場景與裡面的描述還真的非常相似,但在現場千萬不要想像,還是蠻嚇人的,但也會給人一種探險的神秘感覺。

洞內常年氣溫23攝氏度,冬暖夏涼,非常奇特,夏季絕佳的避暑地,還可以領略到大自然的奇觀。善卷洞的規模談不上非常大,卻給人一種一步一景、移步換景的感覺,忍不住舉起相機咔咔的拍著照片,這個進度下全程遊玩下來1個小時也足矣。

我曾去過許多的溶洞,善卷洞更神奇的是,這裡的岩壁上竟然生長著青苔植物,且非常茂密,不得不讓人稱奇,沒有光線的洞穴內為何卻生長著如此翠綠的植物,當時一度以為是假的,直至觸碰後,連連稱嘆。

溶洞內水流聲不斷,這是因為這裡有一條極其古老的地下河,地下河常年水流不斷且可通舟,那悠悠的水流聲為這裡平添了許多神秘色彩。

不知道,你到宜興遊玩時,有沒有去過或聽說過善卷洞風景區?對這裡的景色有什麼印象?歡迎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