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向「中國創造」的設計革新

2022-12-15     《藝術與設計》雜誌

原標題:邁向「中國創造」的設計革新

文 Article / 鄒羽涵 Yuhan Zou

圖 Pictures / 深圳國際工業設計大展 SHENZHEN International Industrial Fair、中國國家博物館 National Museum of China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推進,工業設計正成為促進「中國製造」邁向「中國創造」的重要推動力。與此同時,跟隨社會前行步伐,如何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求成為設計行業面臨的挑戰。第十屆深圳國際工業設計大展現場,來自不同地區的工業設計師及設計機構將帶著他們的作品彙聚一堂,展現當下中國工業設計發生的革新與變化,探尋中國設計未來發展的更多路徑。

> 青島建房所積木文創作品,青島建房所供圖

如果要問當下中國工業設計的熱點是什麼?「交互體驗感」是不可迴避的議題之一。在新一代信息科技的催生下,智能設備已走入千家萬戶。展覽中,alt+Design計劃帶著與騰訊及日本虛擬偶像初音未來合作打造的全息投影語音助手智能音箱來到現場。據alt+ Design設計顧問張建鵬介紹,該產品以太空艙為概念設計外殼;太空艙中央採用全息投影技術,可投影出細膩真實的虛擬偶像初音未來;她像真正的朋友一樣,不僅能主動與用戶聊天,還可在太空艙中唱歌跳舞;通過前置攝像頭,她還能直接「看到」用戶的手勢和動作,甚至與用戶玩「石頭剪刀布」等遊戲。

> 騰訊全息投影語音助手智能音箱,Alt+ Design供圖

「對著一面牆說話和對著一個『人』說話,感受是完全不一樣的。無論這面牆有多智能,但是它唯獨缺少了最重要的情感。這款產品在智能音箱的基礎功能之上,打造出了有人設、有情感、能陪伴用戶的虛擬角色,可以讓用戶能接收到與普通智能音箱完全不同的情感反饋。它打破了語音智能助手與用戶只能用語音溝通的壁壘,給予了『語音助手』這四個字無限的想像力。」張建鵬說。

> NakNak海洋廢棄物座椅應用場景,台灣設計研究院供圖

滿足人們情感所需的產品設計不止於此。在國潮風起的當下,文創產品正成為傳遞中國文化精髓,滿足人們日常文化精神需求的重要載體。展覽中,香港創意館ACE創意教育協會計劃攜手中國國家博物館帶來全新文創設計,助力館藏文物資源的開發與推廣。「若要幫助那些沉寂在博物館中的歷史文物在當代煥發新生,創作中要採用具有現代性與創新性的設計語言。」ACE創意教育協會負責人黃競說。在「國博衍藝」項目中,他以西漢「錯金銀雲紋青銅犀尊」為原型進行了全新的設計表達:「錯金銀雲紋青銅犀尊」中,犀牛體態雄健,力量感十足;通體華麗的錯金銀雲紋為其增添了幾分活力。基於此,黃競選擇以金屬線條搭配現代幾何切割圖形的方式勾畫犀牛外形。金屬元素的運用呼應著青銅犀尊的材質,突出了犀牛的力量感與活力感特質。現代幾何切割圖形則為其賦予了現代感,並讓犀牛圖案能與不同顏色或線條組合搭配,可靈活運用在手錶、T恤、手機殼等生活物品上。「IP的可延展性很重要。設計師將它開發出更多玩法以觸及更多的生活場景,讓IP本身的文化內涵傳播有更多可能性。」黃競說。

> OLO Φ,台灣設計研究院供圖

跟隨青島工業設計創新中心參展的建築積木品牌「青島建房所」計劃帶來具有獨家設計版權的積木設計作品,作品以微縮場景與沉浸式手段傳神地還原了青島老建築的歷史文化風貌。在以青島廣興里街區里院為原型的積木設計中,「青島建房所」用積木零件再現了院子的特殊結構,包括樓梯、迴廊、玄關、圍欄等。與此同時,積木通過綠植特殊件的增加,還原了當初里院內部潮濕環境,植物和苔蘚叢生的場景。「我們期望藉助積木的形式,在幫助大家激發想像、傳播文化和樂趣的同時,讓大家感受到青島老建築的『時光記憶』,也為青島的歷史建築保護和傳承發揮作用。」「青島建房所」設計師周柏成如是說。

> Second space,作者:蘇遠怡

有別於過往,如今的設計師們在社會議題上展現出了更加廣泛的關懷和更為深入的探討。這種人文關懷與共鳴正逐漸成為設計議題中的重要內容。從台灣設計研究院計劃展示的作品中能明顯感知這一點。設計創作方式正不斷向跨學科、跨領域的方向發展;工業設計早已不局限於產品本身,而是更期望通過設計反映或解決某些社會問題。以NakNak海洋廢棄物座椅為例,對於四面環海的台灣而言,海洋的環境與資源利用很重要,如何在設計中重新利用這些海洋廢棄物,為海洋保護盡一份力成為眾多台灣設計師的關注焦點。基於此,座椅椅面由5000個從台灣澎湖海域回收的廢棄寶特瓶製作而成,並摻配了蚵殼粉等材料使其成為可循環使用的建材。為提升座椅舒適度,在簡潔利落的座椅結構基礎之上,NakNak設計團隊還重點考量了其尺度與弧度,以求符合人體工學。同時,椅架下方被設計了充足的儲存空間,空間內能夠輕易擺放大型行李,這使座椅兼具了實用性與美觀性,以期更加貼近民眾需求。

>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屬品牌「國博衍藝」文創產品,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屬品牌「國博衍藝」供圖

同樣是座椅設計,隨香港創意館ACE創意教育協會參展的香港青年設計師蘇遠怡期望通過作品「Second Space」(第二空間)讓人們關注在城市高速發展的情況下個人私密空間不足的問題。「『住房』是社會高速發展中的核心議題之一。在香港,由於住房短缺問題和負擔不起的住房市場,不同世代共享平均僅為45平方米的公寓是一個普遍的現象。無論是年輕人,還是老一輩人都希望擁有可放鬆的私人空間。」蘇遠怡介紹說,「為此,『Second Space』在沙發中上部添加了兩片額外的沙發布,通過拉鏈相連。當拉起拉鏈,原本開放式的沙發轉而成為一個私密空間,帶給人安全感。」(編輯:九月)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4ee0e3616f34b3574d901ede4a279e4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