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上午,寧波李惠利中學,一位同學走向教學樓,開始新學期的學業。
春光已至,寂靜許久的校園迎來復學的學子。4月13日起,寧波實行分批、錯峰開學,高三初三年級學生首批開學。
學生返校第一天是什麼樣子,學生在食堂如何用餐,住宿生怎樣防疫……4月12日12點至13日12點,記者兵分多路,來到我市多所中學,直擊開學24小時。
4月13日,寧波李惠利中學,高三學生在教室里觀看「開學第一課」。
中午12點,寧波市職教中心學校桑田校區、榮吉校區,311名高三學生陸續返校報到,為正式上課做最後準備。再次見到老師和小夥伴,大家滿臉笑容。
「太激動了!終於可以回到學校!」桑田校區17計算機高職(2)班學生蔣樂業說。
因為是住宿生,蔣樂業帶著大包小包6件行李,從奉化返回學校。
學校在醒目位置設置了「防疫注意事項」提示牌,亮綠碼、測體溫、戴口罩。蔣樂業和同學們在校門口根據安保人員的引導,按1.5米的間距有序來到入校通道,通過紅外線熱成像測溫儀通道,顯示體溫正常後,被允許進入。
中午12點30分,高三學生都進入教室。學校對教室座位進行了調整,原本2人坐在一張課桌前,現在調整為一人一座,分成6排。門邊準備了免洗手消毒液,學生雙手消毒再進入教室。教室里,老師、學生全部戴上口罩。
4月月13日,李惠利中學的學生在認真上課李惠利中學的學生在認真上課。
下午1點,寧海縣第一職業中學,439名高三學生報到。
宿舍里,學生正在打掃衛生、整理行李,每個人都戴著口罩。該校的宿舍原本每間住8-9人,現在控制在6人以下。
學校生活區管理組長葉亦恩老師說:「我們為每幢宿舍樓配備了2名生活指導老師,1-2名保安。學生晚自修下課後,生活指導老師會在宿舍門口進行體溫測試,並記錄在案。」
據了解,寧海縣33所初中、高中(高職)學校的校長,當天都帶著行李搬進了學校宿舍。接下來,他們將進行為期3天的24小時值守。3天之後,由各校副校長輪值守夜。
根據4月6日寧海縣復學工作領導小組會議的有關精神,該縣所有校長在復學後住校3天。該縣教育局抽調33名局機關幹部和10名專職督學,到各校蹲點。
「學生到校前,我們就要到。晚上他們睡了後,我們才能走。」負責蹲點寧海中學的寧海縣教育局局機關幹部馬光娣說。
鄞州區雲龍鎮中學學生入校前洗手。
早晨6點30分,鄞州區雲龍鎮中學,學生陸續到校。
進入校門後,「先洗手再測溫」的指示牌和嶄新的6個水槽非常醒目,水槽邊整齊擺放著洗手液和干手紙。
學生有序站在劃定的一米線上,依次按照水槽邊標示的「洗手七步法」進行手部清潔,一旁有值班老師監督、指導。
初三學生陳金宇住在雲龍鎮任新村,距離學校大約5公里,他是坐公交車來學校的。清晨5點30分,鬧鐘響了,他迅速起床。陳金宇說,父母給他準備了防疫物資包,裡面有一次性手套、消毒濕巾、替換用的口罩等。
記者注意到,和陳金宇一樣,坐公交車上學的學生不在少數。校長詹全明介紹,雲龍鎮是工業強鎮,雲龍鎮中學是鎮內唯一的初中,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占了學生總數的近60%。「他們的父母每天上班較早,很多孩子都是自己乘公交車到校的,跟外界接觸比較多。」詹全明說,勤洗手是最佳防疫措施之一,因此,學校在校門口專門設置了水槽,進校的第一道關卡就是洗手。
為了防止人群大範圍聚集,學生扎堆到校情況的出現,該校對初三年級的10個班級,採取分批到校措施。從早上6點30分開始,每10分鐘為一批,每批安排2個班級。
寧波市職教中心學校學生正在填寫復學健康申請表填寫復學健康申請表。
早晨7點半,象山縣鶴浦中學,學生和家長陸續到達校門口。
記者在現場看到,校門外,民警正協助保安維持秩序,所有家長在離校門口100米處人車分流。
象山縣鶴浦中學是一所海島學校,坐落在象山最偏遠的島嶼——南田島上,是當地唯一的中學。
早晨6點30分,304班學生江敏早早起床,不到7點就來到學校。「我以為自己已經來得很早了,沒想到還有比我更早的。」江敏說,隔了一個漫長的假期,得知可以開學了,特別激動,恨不得馬上就能坐到教室里。
在校門口,有3條測溫通道,3名老師給入校學生測量體溫。303班學生樓星語戴著口罩,向老師出示了甬行證,並接受體溫測量。
進入學校,樓星語看到久違的老師,遠遠就開始揮手,一路小跑到班主任面前。她張開雙臂想抱抱老師,但轉瞬又收了回來。「我想狠狠地抱抱我的老師和小夥伴們,但現在只能忍一忍。」
校園裡的電子螢幕上,滾動顯示著幾個醒目大字「同學們,歡迎返校」,再看看熟悉的教學樓和操場,樓星語激動的心情漸漸平復下來。
看到學生們渴盼回歸課堂的各種表現,該校老師劉輝很欣慰:「見到他們,真的很開心。作為一名基層教師,接下來我會合理安排教學進度、做好教學計劃,也會多利用課餘時間,給基礎比較薄弱的學生進行針對性輔導。」
寧海縣第一職業中學的學生在宿舍打掃在宿舍打掃。
上午8點,寧波華茂外國語學校,700多名初三、高三學生陸續分批返校,老師在校門口引導學生有序入校。
記者注意到,學校的每間教室里,除了桌椅、課本,講台上還多了一樣裝備——免洗洗手液,讓學生在進出教室時,養成勤洗手的良好衛生習慣。
據介紹,學校已購置了額溫儀、消毒藥劑、醫用口罩、醫用防護服等器械藥品以及清潔洗滌用品,並配備足夠的洗手液、干手紙。門把、課桌椅等學生常接觸的地方,做到每天消毒兩次,每天進行一次大清掃。
另外,學校在校內無人居住的空宿舍樓設置了7間「臨時隔離室」,以應對可能出現的突發情況。記者走進其中一間臨時隔離室,裡面設施很齊全,有床鋪被子,單獨的衛生間、盥洗台,桌上有洗手液、體溫計、消毒棉球等。
寧波濱海國際合作學校,老師在教室里上課。
上午10點,寧波濱海國際合作學校。教室里,學生們單人單桌,課桌間距離1米左右。
「守得雲開,擁抱日出。」200餘名返校的初三、高三學生坐在教室里,通過視頻觀看校長劉飛耀的開學講話。
劉飛耀鼓勵學生:「親愛的同學們,在成長路上,你們並不孤單,即便是新冠病毒疫情的當下,你們還是擁有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你們需要做好的,就是堅守自己的理想初心,堅守住自己的人生方向,不斷開拓,不斷進取,守得雲開,擁抱日出。」
看完視頻,各班班主任仔細向學生介紹了相關的防疫知識,同時進行了感恩教育。有班主任說:「我們要學會感恩,正是因為有醫務人員的逆向而行,老師們的用心付出,還有家長們的後方保障,我們才有安心學習的環境。」
久違的校園陽光、久違的籃球課……返校第一堂體育課,老師帶領同學們,戴著口罩在籃球場上練習體育中考項目,為即將到來的挑戰,積蓄能量,做好準備,操場上不時響起歡呼聲。老師告訴大家,這段時間的體育課,主要任務是幫助大家恢復體能。
「我在家裡也會做些鍛鍊,但運動量沒有在學校那麼大。」初三(2)班李同學告訴記者。
海曙區田莘耕中學,實行無接觸送餐,學生從保溫箱裡取出盒飯,準備拿回教室。
11點35分,海曙區田莘耕中學。
中午開飯時間到了,每班安排8名學生到教學樓下領取午餐,放置在教室門口。學生前門出、後門進,按順序依次領餐。
「用餐的時候不要交頭接耳,食物不能共享。」班主任在講台上提醒,課桌側面還設置了掛鉤,學生吃飯時可將口罩掛在上面。
記者在現場看到,每個學生都拿出消毒紙巾,做好飯前消毒工作,隨後用餐。
據了解,為避免進出食堂時的交叉感染,學校將學生午餐改為在教室里進行。食堂將飯菜打包,事先送到教學樓一樓的保溫箱,再由各班領取到教室。
「今天的菜品有雞米花、紅燒小鯧魚、清炒包菜,洋蔥炒土豆。」廚師陳孟雲說,「我們採購了1300個飯盒,為讓孩子們吃到熱騰騰的飯菜,還採購了56個保溫箱。」
「這是回到學校的第一餐,很好吃,我喜歡和小夥伴在一起。」初三(1)班學生葉佳璐說。
寧波晚報記者李臻 徐葉 鍾婷婷 樊瑩 林涵茜 馬亭亭 張培堅 通訊員蔡俊 王亞達 張天 張傑 陳雷文/攝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4eU0d3EBiuFnsJQVJbs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