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友誼醫院消化科 李婕琳副主任醫師
我在醫院看診的時候會經常遇到有病例拿著診斷單過來諮詢我關於萎縮性胃炎的問題。有的人會很擔憂地詢問:醫生,我這個萎縮性胃炎到底是怎麼回事啊,嚴不嚴重啊,胃不會萎縮消失吧?有人會很緊張:我這個萎縮性胃炎會不會發展成什麼不好的東西啊?很多病例都有疑問,今天來為大家說說萎縮性胃炎的這些事兒。
萎縮性胃炎很常見,屬於慢性胃炎的一種類型,容易反覆發生,不容易治好,還有引起胃癌的可能,因此引起越來越多的人對它的關注。
萎縮性胃炎並不是說胃的大小變了,體積變小了,而是胃黏膜的腺體細胞萎縮了。胃黏膜一共由4層構成,從內往外分別是黏膜層、黏膜下層、肌肉層以及漿膜層。萎縮性胃炎病例的胃在黏膜層出現了病變,是淺表性的胃炎。
患者由於胃黏膜發生了損傷,很多消化液如胃酸、胃蛋白酶等的分泌就會變少,患者對食物的消化、分解能力減弱,患者會出現胃口變差,還會在進食後出現腹脹、腹痛、反胃、打嗝等症狀,嚴重者還會有貧血、舌炎、消瘦表現。
萎縮性胃炎被看作胃部「癌前病變」,聽上去挺可怕的,但是和胃癌還是有一段距離。一般要經過萎縮性胃炎,腸上皮化生,上皮內瘤變,最後發展成胃癌的過程。當然不是所有的病例都會發展成胃癌,只要做好及時的干預,是有可能完全恢復的。
1、重視複查
萎縮性胃炎病例如檢查發現沒有腸上皮化生,或胃部的非典型增生,可以1年做1次胃鏡,或者2年做1次胃鏡。如檢查發現有嚴重的胃黏膜萎縮或腸上皮化生,至少是1年做1次胃鏡檢查。如病例出現了胃黏膜的輕度非典型增生,最好是隔半年來醫院做1次胃鏡檢查。如果發現了重度非典型增生,就要及時做胃鏡治療或手術治療。
2、根除幽門螺桿菌
胃內有幽門螺桿菌,就會引起病例出現萎縮性胃炎,還容易引起腸上皮化生。萎縮性胃炎病例患者胃內若長期存在幽門螺桿菌感染,就容易引起胃黏膜發生惡性變。根治幽門螺桿菌,才能降低胃癌發生風險。
3、規範治療、按時服藥
體檢發現了這個疾病,一定要及時來醫院做治療,需要服藥的,一定謹遵醫囑,不要覺得自己症狀好多了或者忙起來忘了,就隨意停藥,或覺得吃完藥沒啥反應就加藥。臨床治療最忌諱這樣,藥物不能隨意停,也不能隨意加量,覺得效果不理想來醫院找醫生,看哪裡有問題。
4、膳食結構調整
有萎縮性胃炎,平時要多注意養胃,儘量少吃肥肉、燻烤、煙酒、濃茶等刺激食物,也要注意避免腌制、油炸、生冷、熱燙、干硬粗糙食物,多吃易消化食物,遵循少食多餐、吃飯慢的健康習慣,膳食結構均衡、有營養。進餐有規律,在每天差不多的時間吃三餐,不要一次吃太多或不吃,保持7分飽,這樣胃會養成有規律的蠕動,胃酸有規律的分泌,不會有太大負擔,自然就不會隨意搞事情。
5、情志舒暢
現在社會生活節奏快,很多人都有壓力,難免會出現各種負面情緒,如煩躁、焦慮、生氣、壓抑等。這些負面的情緒容易引起人出現內分泌失調,胃酸分泌失調,引起或加重萎縮性胃炎。所以,防治這個疾病,就要讓自己從負面情緒中解脫出來。
6、不要過於勞累
病例在治療調養萎縮性胃炎過程中,也不要忽視了休息,每天保證自己的睡眠充足,不熬夜,平時不要太過於勞累,以免身體的抵抗力下降,病菌侵襲引起病症加重。
另外,還要提醒大家注意,注意保暖,夏天不要過於貪涼,被空調直吹,胃部受涼,很容易引起胃炎症狀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