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金聯創和Vortexa聯合舉辦的「中國石油市場回顧與展望」沙龍在新加坡萊佛士城會議中心舉行。這是金聯創在新加坡舉辦的第九屆石油沙龍,在海外頗具行業影響力。金聯創首席專家閆建濤、能源部副總監韓景媛、油品部主編王延婷、綜合油品部主編周密、國際部副總監唐成、國際部主編謝宇出席沙龍。來自雪佛龍、埃克森美孚、阿美、殼牌、BP、挪威石油、托克、嘉能可、摩科瑞等國際能源貿易巨頭企業的100餘位嘉賓蒞臨現場,共話中國石油行業的發展格局與前景。
沙龍現場,國際部主編謝宇以《供應格局持續優化 中國保稅船用油國際影響力提升》為題向與會嘉賓作了主題演講。
金聯創國際部主編謝宇在沙龍現場作主題演講
中國保稅船用油市場供應格局持續優化
謝宇表示,近幾年中國燃料油消費格局發生巨大變化,2020年前後的全球限硫政策,給中國保稅船用油發展帶來新機遇,國家將船用油市場作為成品油流通領域的一個重要行業加以規劃和扶持,鼓勵國內煉廠積極生產低硫燃料油。中國保稅船用油發展進入快車道,當前占燃料油消費主導地位。為加速我國綠色發展,國家將低硫船燃納入出口許可證管理貨物,出口配額也同步發布。
謝宇指出,中國低硫燃料油產能分布集中度較高,以中石化、中石油等國有企業占據市場主導地位,占比接近80%。中海油、中化和民營大煉化浙石化也有少量產能分布。從總體來說,低硫燃料油產量快速上漲,我國已將過剩產能成功轉移海上。
目前,中國的低硫燃料油出口配額政策,基本為滿足國內煉廠保稅船用油出口並保障保稅船用油市場需求為主,因有配額政策護航使得我國保稅船用油產量不斷上漲。具體來看,保稅燃料油進口依存度已大幅下降。
中國保稅船用油市場競爭日趨白熱化
就市場層面而言,謝宇表示,隨著中國保稅船用油銷量的快速發展和市場進一步開放,供應主體不斷豐富。隨著國際船舶保稅加油許可權不斷下放,未來會有更多供油企業進入保稅市場,市場競爭將進一步加劇,也意味著將有更多國內港口城市有望啟動保稅船加油基地建設,助力中國保稅船用油市場快速發展。
未來中國保稅船用市場發展趨勢
中國船供油市場擁有較強的韌性,長遠發展值得期待。從長遠來看,中石油、中石化在內的國內主營煉廠仍有大規模的低硫船燃產能擴張規劃。未來配額的增加也側面向我們釋放了中國燃料油產量繼續增加消息。預計2023年中國低硫燃料油產量將達到1700萬噸,到2025年有望達到2000萬噸。資源的供應保障能力持續提升,後期低硫燃料油產量或超過兩千萬噸,在滿足中國需求之外實現真正意義的出口。
在國內外碳減排大趨勢下,船舶清潔能源替代已經成為大勢所趨。但從目前市場關注的眾多能源選項來看,還沒有任何一種燃料能夠完全替代傳統能源,各種新型燃料在生產、儲存、運輸、加註等環節以及減排潛力、技術成熟度、經濟性等方面都有優缺點,航運公司需要針對遠洋、近海、內河不同區域的具體船型,多維度綜合考量。預計在未來一段時期內,船舶綠色動力燃料的走向很可能是傳統燃油加替代燃料的組合替代方式。
談及中國保稅船用市場未來發展趨勢,謝宇表示,未來中國政策及港口將有更加完善的配套措施,其服務能力也將全面提升,短期內中國保稅船用油消費量有望繼續上漲,加之未來中國清潔能源前景廣闊,氫、氨、LNG、甲醇等四種燃料或為清潔能源時代船舶燃料的主要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