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世界卒中日|體醫融合,戰勝卒中

2024-10-29     東南沿海消息通

2024年10月29日是第19個世界卒中日,今年宣傳主題為「體醫融合,戰勝卒中」,倡導通過科學運動預防卒中發生,促進患者康復,提高生活質量。

「體醫融合」是將體育鍛鍊與醫療服務有機結合,相互配合,共同助力健康管理與提升。在預防和治療卒中方面,體育鍛鍊和醫療服務就像「雙重保障」,缺一不可。

圖片來源:中國卒中學會

2024年世界卒中日宣傳要點

一、

卒中及其危害

卒中俗稱「中風」,是一種急性腦血管疾病,分為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缺血性卒中也稱腦梗死,是指因血管阻塞導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腦。出血性卒中,是指腦部血管突然破裂引起出血,包括腦出血和蛛網膜下腔出血。兩類卒中均會造成腦組織損傷,進而導致殘疾甚至生命危險。

卒中是威脅我國居民健康的重大慢性病之一。卒中具有發病率高、復發率高、致殘率高、病死率高及經濟負擔高等「五高」特點。卒中發病急、病情進展迅速,是我國當前第一位致殘病因,可導致肢體癱瘓、語言障礙、吞咽困難、認知障礙、精神抑鬱等,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給家庭和社會造成巨大負擔。

二、

卒中的危險因素 

高血壓和血脂異常是導致卒中的主要危險因素。此外,超重或肥胖、心臟病(包括心房顫動)、心理因素、吸煙、大量飲酒及糖尿病等也是導致卒中的危險因素。 

三、

卒中的預防 

卒中重在預防,健康生活方式可大幅降低卒中發生的風險。養成適量運動、合理膳食、戒煙限酒、心理平衡的健康生活方式,堅持定期進行卒中危險因素篩查,做到早預防、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一)日常生活行為注意事項。  

1. 堅持適度體育鍛鍊,將體育鍛鍊融入日常生活;  

2. 清淡飲食,做到低鹽少油、食物多樣,踐行膳食指南推薦;  

3. 克服不良生活習慣,如戒煙限酒、避免久坐等;  

4. 防止過度勞累;  

5. 保持情緒平穩;  

6. 關注氣候變化,及時採取保護措施;  

7. 定期進行健康體檢,發現問題早診早治。  

(二)有相關疾病的患者重點注意事項。  

1. 高血壓患者需控制血壓,堅持按醫囑服用降壓藥物;  

2. 高脂血症患者應控制總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堅持按醫囑服用降血脂藥物;  

3. 糖尿病患者及糖尿病前期人群,應按照醫生建議,採取飲食、運動和藥物等綜合措施控制血糖;  

4. 心臟病(包括心房顫動)患者,應控制心臟病相關危險因素。 

四、

(一)「BEFAST」口訣。  

「B」是指平衡(Balance),平衡或協調能力喪失,突然出現行走困難;

「E」是指眼睛(Eyes),突然的視力變化,視物困難,或者一過性黑蒙;  

「F」是指面部(Face),面部不對稱,口角歪斜;  

「A」是指手臂(Arms),手臂突然出現無力感或者麻木感,通常出現在身體一側;  

「S」是指言語(Speech),說話含混、不能理解別人的語言;  

「T」是指時間(Time),時間是至關重要的,如果有以上任何一個症狀突然發生,則有可能是卒中。要立刻撥打急救電話,把握好最佳治療時機。  

(二)「中風120」口訣。  

「1」代表「看到1張不對稱的臉」;  

「2」代表「2隻手臂是否出現單側無力」;  

「0」代表「聆(零)聽講話是否清晰」。  

如果自己或他人突然出現以上任何一個症狀,則有可能是卒中,要立刻撥打急救電話120。

圖片來源:中風120

五、

發生卒中怎麼辦

無論是缺血性卒中還是出血性卒中,時間就是生命,越早發現,越早治療,效果越好。在發病後要立即撥打120,要聽從120的專業建議去往最近的具有卒中急救能力的醫院救治。在等待120救護的這段時間,一是要保持患者處於最舒服的狀態,切忌不要拖拽病人,避免出血性卒中病人進一步出血;二是不要隨意吃任何東西,以防誤吸引起吸入性肺炎導致救治機會的減少。正確的急救對於減少卒中致殘致死的發生至關重要。  

六、

卒中後遺症的康復治療 

約2/3的卒中患者會出現各種後遺症,包括肢體活動障礙、吞咽障礙、言語不清、認知和心理障礙等,卒中患者長時間臥床會導致肌肉萎縮、關節攣縮變形、骨質疏鬆、皮膚破損等問題。康復治療就是通過功能、任務和目標訓練加強神經重塑,儘可能的減少卒中後各種後遺症的發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質量。卒中後康復治療的最佳時間是發病後3個月以內,在生命體徵穩定和病情無進展情況下,卒中患者應儘早開展康復治療。如果超過1年再進行康復治療,各種功能恢復的效果將有所降低。

來源:泉州疾控

編輯:黃若琳

審核:一審|陳燕嬌二審|劉金標 三審|陳鍾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4c9364b3f0abf9c1e7a4e6c0cfcbbc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