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其父必有其子,許世友三子各服役於海陸空三軍,小兒子出息最大

2022-08-24     史鏡說

原標題:有其父必有其子,許世友三子各服役於海陸空三軍,小兒子出息最大

引言

《為石仲容與孫皓書》有言:「驍勇百萬,畜力待時,役不再舉,今日之謂。」當國家危難在前時,最不可缺少的就是這些驍勇善戰的士兵,更重要的則是勇猛向前的將軍。有人說這些沖在最前面的人的榮耀時刻就是用生命換來的,然而這世上又有幾個人願意不要命的去掙國家的榮耀呢?這背後的榮耀,是用生命乃至鮮血去鑄就的。

在上個世紀,中國正面臨有史以來最艱苦的磨難,如果不是當時的社會誕生了一個又一個的英雄,或許我們的社會現在都是混亂的。而每一個家庭隨時都有家破人亡的可能,所以現在的平靜,完全得益於前人不要命的付出。許世友就是這樣一個大英雄,俗話說有其父必有其子,他的三個兒子曾各服役於海陸空三軍,小兒子成就最大。

作為一個將軍,許世友有他自己的傳奇人生,傳說中的許世友能靠兩把大刀戰沙場,一把手槍打天下,足以見得他的厲害程度。許世友在16歲的時候就加入了軍隊,他在軍隊中不要命的付出,所以他的官職也從一個普通的士兵慢慢變成副營長、營黨委委員等。

在戰爭中,其實我國早就實現了以槍枝大炮為主要武器的裝備,但還是有很多人會一些功夫。而許世友年輕的時候更是被譽為武林高手,人稱他刀槍棍棒樣樣精通,而刀則是他最為厲害的一種,他曾經還自創出一套刀法,這足以看出他對刀的領悟力是多麼的高。

不過,最為難得的是他領悟了這些大刀的使用方法之後並沒有一個人藏著掖著的練,反而將這些厲害的刀法教給了他手下的士兵所以他也曾被叫做大刀團長。若只是刀法優秀的話,許世友可能還沒有這麼多人稱讚,他槍法可以說是他另外一絕。

對於一般人來說,在伸手不見五指的黑夜中,要走路都很艱難,但許世友就能一槍直接滅了別人的燈。也是憑藉如此高超的技藝,他很快就當上了軍長,且每一次有危險任務的時候,他都沖在最前面,給將士們做了一個很好的榜樣。

一個在戰場上奔波廝殺的將軍自然也擁有他的感情生活。許世友一生結過三次婚,這個次數在現在看來或許有點兒多了,不免讓人誤認為他是什麼不老實的男人。其實這三次都有不得已的原因,像第一個妻子朱錫明原本就是包辦婚姻。他們的相處倒是相敬如賓,但後來許世友生死未卜,婆婆只好勸她帶著孩子改嫁,當得知許世友還活著的消息她也只能感嘆唏噓。

第二個妻子叫雷明珍,這個人可以說是和許世友志同道合的人十分的爽朗大方,但最後卻也因為雷明珍沒有始終站在許世友這一邊而錯過。最後一任妻子也是陪伴許世友到最後的人,他們之間的愛情沒有什麼大起大落,一直都十分平靜,卻也讓許世友十分舒心,而就是這樣的感覺也讓許世友表示如果還有下輩子他還要和田普做夫妻。

許世友的兒子也繼承了他的事業進入到國家部隊繼續為國效力。大兒子叫許光,這個孩子是他的第一任妻子的孩子,之前一直都待在妻子身邊,直到新中國建立他才來到許世友身邊,經過努力以後也成了一個海軍軍官。不過許光並沒有繼續在海軍部隊發光發熱,因為他的母親病重,所以他不得不暫停手中的事業,回到家去照顧母親和他年邁的奶奶。

四兒子許建軍也曾擔任空軍司令部參謀,卻因為觸犯紀律被逮捕改造,等出獄以後便進入商界,沒有再提起曾經參與過的關於軍隊的事。事實上他當初的觸犯紀律也是被冤枉的,被澄清之後他還是一如既往地做著自己的生意,沒有再回軍隊的打算。許世友的小兒子許援朝倒是完全繼承了許世友衣缽,他從16歲便進入軍隊,一路努力打拚,2000年升少將軍銜,2011年便以司令退役。

結語

從許世友的這三個兒子的成就來看,足以見得虎父無犬子,雖然其中兩個都未能從一而終,但至少他們都曾是國家的棟樑之才,他們也曾擁有強烈的愛國之心。許世友一生傳奇無數,兒子也能繼續為父親揚名立萬,這一家人不僅是國家的頂樑柱,也更是我們大家的英雄。

參考資料:《為石仲容與孫皓書》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4c729ea48ca2c7c48583821c166a78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