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羽絨服買不起,但軍大衣真的更有性價比嗎?

2023-12-19     新周刊

原標題:不是羽絨服買不起,但軍大衣真的更有性價比嗎?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

科普中國

(ID:Science_China)

作者:Denovo團隊

冬天來了,氣溫驟降。羽絨服越來越貴,似乎是每年冬天都不會缺席的話題。

當網友們熱議「千元國產羽絨服是否物有所值」時,一些大學生選擇了一種不同的保暖方式——回歸傳統的軍大衣和花棉襖,屬實是「不是羽絨服買不起,而是平替款更有性價比」!

軍大衣、棉衣可以平替羽絨服?

軍大衣和棉衣能否真正替代羽絨服,作為冬日的保暖神器呢?

軍大衣更有性價比?(圖/微博截圖)

無論是軍大衣、棉衣還是羽絨服,它們的保暖效果都歸功於空氣。空氣作為一種優秀的隔熱材料,擁有極低的熱導率。因為空氣分子間距較大,相互間的碰撞和熱能交換較少,使得熱量不易通過這些微觀粒子直接傳遞。

傳統的軍大衣或棉衣通常使用大量棉花或聚酯短纖維作為填充物。這些填充物在衣物內部形成了無數微小的靜止空氣層,這些靜止空氣可以有效阻隔人體熱量向外界的冷環境中流失,提供保暖效果。

羽絨服的填充材料通常是鴨或鵝的羽絨,羽絨中的絨子呈現立體的朵狀,可保持自身輕盈蓬鬆的狀態,填充進羽絨服面料後,能以更輕的重量固定住更多的靜止空氣,提供更加卓越的保暖效果。

軍大衣、羽絨服保暖效果都歸功於空氣(圖/作者使用 AI 生成)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由於棉纖維的吸濕性較好,棉衣在潮濕環境下會從環境中吸收水分,導致棉層板結,其保暖性能大幅降低。而鴨絨和鵝絨具有天然的疏水性,在同等濕度環境下能保持相對較高的乾燥蓬鬆狀態,提供更優的保暖效果。

總的來說,雖然傳統的軍大衣和棉衣在保暖方面有一定的效果,但羽絨服在輕盈性、保暖效果及適應濕冷環境方面具有更明顯的優勢。因此,儘管傳統服裝在某些情況下能夠提供良好的保暖效果,但羽絨服在嚴冬中仍然是一個更為理想的選擇。

雞毛為什麼不能做成羽絨服?

我們常在選購羽絨服時糾結於鴨絨和鵝絨的選擇,但有一個問題,為什麼我們很少聽說雞絨被用於羽絨服呢?

雞是陸禽,原產於熱帶和亞熱帶地區,這些地區氣候相對溫暖,在雞的進化過程中自然產生了較少的絨羽,以適應其生活環境。

所以雞絨產量較小,雞絨結構非常單薄,成不了絨朵,蓬鬆性較差,難以鎖住大量靜止空氣,因此保暖性較差;而且雞絨的柄比較突出,如果用作填充物,可能會戳破面料,所以雞絨不會被用作羽絨服填充物。

不同的羽毛(圖/作者使用 AI 生成)

圖 鴨、鵝等水禽會保留更多絨羽(圖/作者使用 AI 生成)

雞的進化過程中自然產生了較少的絨羽(圖/作者使用 AI 生成)

市面上確實存在用粉碎雞毛冒充鴨絨、鵝絨的情況,但這些細碎的羽絲捕獲空氣的能力遠不及完整的絨羽,且易於透過羽絨服外層。雖然雞毛不適合製作羽絨服,但它在其他領域如有機肥料、雞毛撣子製造中卻有著重要用途。

如何挑選羽絨服

你必須要知道的三點

在冬日選購羽絨服時,了解以下三個關鍵指標至關重要,它們將直接影響到羽絨服的保暖性能和舒適度。

挑選羽絨服三個關鍵指標(圖/作者使用 AI 生成)

一、填充重量:又可稱為充絨量,這是衡量羽絨服保暖性能的重要指標。填充重量指的是羽絨服內部純羽絨的凈重量。例如,一個標註為 400 克鵝絨的睡袋,和一個標註為 1100 克鴨絨的睡袋,這些數字表示的是羽絨的實際重量,而不是整個睡袋的重量。

二、絨子含量:指羽絨中起到顯著保暖作用的絨子含量,絨子含量越高保暖性越好。國標《羽絨服裝》GB/T 14272-2021 規定羽絨服的「絨子含量」值不應低於 50%。

三、蓬鬆度:蓬鬆度是指在一定條件下,一定重量的羽絨所占的體積。膨脹度越高,羽絨的保暖性能越出色。一般鴨絨的蓬鬆度大約為 450 左右,鵝絨的蓬鬆度則在 450 到 600 之間。

掌握這些關鍵知識,在選購羽絨服時就能做出更明智的決策,找到既舒適又保暖的理想選擇。

讀完點個【在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4b4b6dbade3b06d415c616cf784a706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