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傷害了過你感情的人,到底教會了你什麼(二)

2023-02-19   心靈深處艾聞

原標題:那些傷害了過你感情的人,到底教會了你什麼(二)

作者:艾聞(情感自媒體人)

上一篇文章,我們談論起這個話題,主要講了懦弱和寬容善良的區別,那些傷害過我們的人,最後幫助我們看到了自己內在的懦弱。

今天,我們繼續這個話題,

沒有人願意遭遇傷害,有時候,感情層面的受到的傷害,對一個人造成的打擊是很重的,甚至會在根本上影響到一個人後面人生的軌跡。

事實上,很多人原本過得很幸福,但是卻因為一段感情的經歷,而從此人生陷入黑暗,乃至走上歧路。

我們在審視同樣遭遇了感情傷害,但最終卻走出不同道路的人,他們之間有一個明顯的差別,就是心態問題。

心態不好,傷害就是對人生的徹底摧毀;心態好,傷害就會變成蛻變自己的催化劑。

所以,當我們遭遇傷害以後,調整自己的心態,是非常重要的,而這個功課,只有自己能夠完成,我們無法指望別人,尤其是那個傷害了我們的人。

我們這一生會經歷很多事,我們如何解釋和解讀這些事,會導致我們在經歷這些事以後,不同的人生結局。

比如,同樣是遭遇了感情的傷害,有人徹底沉淪,有人華麗轉身,所經歷的都是同一類事情,但最後駛向的卻是不同的人生。

那麼,面對感情的傷害,什麼樣的心態才是好的心態呢?

首先,關注感情的經歷,而不是最後的結局。

當我們面對感情傷害的傷害,這種傷害會被增強增大,這其中重要的原因在於,我們無法接受感情最後可能面臨的無疾而終。

每個人都希望感情能夠帶給自己幸福,所以我們才去尋找一份感情的寄託;但是,現在事與願違,所以我們不甘心,無法接受,也就不捨得,放不下。

按照佛家的觀點:一切痛苦和煩惱,都來自於放不下。我們也就不難理解,一段感情的傷害能夠帶著我們長久延續的痛苦的根本,還是在於我們的想不開、捨不得、放不下。

歸根結底,在於我們希望這段感情能夠有一個美好的結果。

但是,現在結局不好了,這時候,如果仍然堅持著自己的執念,非要指望破鏡重圓、和好如初、回到從前,我們的痛苦就會源源不斷,永遠無法消除——因為,我們解決痛苦的思維出問題了,我們尋找的是「不可能實現」的前提。

這個時候,要學會調整自己的心態,把感情看作是一段經歷——關注過程,而不是關注結果。

首先,結果已經不可避免地不好,如果執念於關注結果,你的傷痛感永遠無法得以消除,你將在一個沼澤地里越陷越深。
其次,關於過程的意義在於,我們這輩子,最重要的是經歷,經歷過也就知足了,就像我們看到一個菜館,特別想去品嘗一下,我們本來希望這是人間美食,但最後發現巨難吃——那其實也沒有關係,比好吃還是難吃更為重要的意義是,我們品嘗了,我們知道了其中的滋味。

那些因為離婚而面對孩子心生愧疚的人,我時常勸慰他們的一句話是:不管怎麼說,這一生,你體驗了做一個父(母)親的經歷,這其實也就足夠了。

感情如此,婚姻如此,大部分這輩子的事情其實都是如此,感情幸福當然是最高的願望,但是,感情如果不幸福,也是一種經歷,而經曆本身一定是有意義的。

如果你接受這個觀點,那麼進一步你會接受另一個觀點:

越是不好的經歷,越是能夠加速自己的成長,獲得完全不一樣的東西。比如,經歷過不好的感情,你才會明白什麼是好的感情;當你再有機會遇到好的感情的時候,你也才會好好去珍惜和呵護。

最後,經歷的意義就在於,讓我們儘快轉身,放下,然後繼續前行。

反反覆復糾結於一段感情,兜兜轉轉困於其中,這些實則都是思維的問題,是自我思維的限制才導致自己深陷其中而無法解脫。

如果把感情當作一段經歷,那麼,在領略了其中風景之後,就應該轉身從容離去。就像我們在旅行的過程中一樣,好的美景可以流連忘返,但是不好的地方,幹嘛要讓自己逡巡不去呢?

人生苦短,這一生只有短短几十年,生活時好時壞,遇人有善有惡,不要在不好的人和事上面,消耗自己短暫的一生,要學會儘快放手,轉身,去更多地尋找和停留在那些美好的、幸福的時刻,這就是經歷的意義。

我們很難左右我們的經歷,但是,我們可以選擇這段經歷對我們到底造成多深的影響,以及,影響我們的時間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