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是乾淨整潔的現代化櫥櫃,一邊是燒著柴火的傳統地鍋灶,近日,在河南商城縣三里坪鄉西沖村沈大媽家的廚房裡,筆者見到了這讓人瞠目結舌的一幕。如果不是這座拖著煙囪的灶台,很多人都會覺得這間廚房裡的裝修和擺設,幾乎和城市裡一模一樣,而像這樣現代與傳統「混搭」的廚房,沈大媽表示在他們這裡很常見。
在沈大媽所在的村莊轉上一圈,發現村民們蓋的房子都很不錯,兩層或者三層的小洋樓就像一棟棟小別墅,看起來很時尚,只是要仔細觀察一下,就會發現家家戶戶的屋頂上都少不了一個豎立的煙囪,這種奇特的建築風格,在其他農村地區還真不多見。
在其中一戶村民家裡,我們見到了符合一般人想像的農村廚房,這位老奶奶燒的柴火灶和沈大媽家的「款式」一樣,就是灶台的「裝修」差了一點,另外因為是老房子,屋內的陳設要陳舊一些。
當問到為什麼不用液化氣或者電做飯時,「村裡燒柴火都習慣了,年輕人出去打工的多,留下的老年人還是喜歡燒柴火,覺得柴火做飯快,做出來的飯還好吃,不過俺家裡電磁爐和液化氣都有,兩樣混著用。」沈大媽說到。
據沈大媽介紹,他們當地這種地鍋灶有一大一小兩口鐵鍋和一個比較隱蔽的水箱,大鐵鍋一般用來炒菜,小鐵鍋用來蒸米飯,水箱的進水口在兩口鍋的中間,靠鍋灶燒柴時的熱量來加熱水箱裡的水。
燒地鍋灶的柴火分兩種,如果是做容易熟的飯菜,一般燒松針或稻草即可,如果要做蒸米或燉肉之類的飯菜,就要燒木柴,燒木柴省事兒,一個人既可以燒鍋又能做飯。
「我們這裡都是這種樣式的灶台,有手藝人專門上門壘灶台,壘一個工錢三四百元,灶台用磚頭壘成,一個能用上幾十年也不會壞。」沈大媽說到。
用柴火做飯確實比較快,不一會兒功夫,沈大媽給孫子做的燉鯽魚就出鍋了,「用柴火炒菜做飯,飯菜不會涼的快,飯做好下地轉一圈,回來還是熱騰騰的。」沈大媽笑著說。
據了解,這座村莊的年輕人在外地搞建築的很多,現在這類工種的收入也比較高,所以大家回村之後都花上幾十萬把房子蓋得很漂亮,房子的外觀和室內設計都很現代化,就是蓋新房壘地鍋灶這一老傳統,被村民一直延續了下來。攝影記錄|張春光(圖文鄉土河南原創,剽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