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如果腳上出現3個症狀,糖尿病足就要來了,要注意

2019-12-25     糖尿病同伴

俗話說:「樹枯根先竭,人老腳先衰。」腳,被稱為人體的「第二心臟」。因此,從腳的狀態,可以知道一個人的身體狀況。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腳更能反應病情。

  最近,隨著冬天的到來,不少患者發現自己的兩隻腳時不時發麻、發痛,有的甚至腫了起來。大多都自以為是因為氣溫降低,保暖不到位,使雙腳凍傷導致的。而實際上,麻、腫、痛到無法行走,也非常多見。到醫院檢查,結果多是由於「三高」導致的下肢動脈堵塞。幸虧就醫及時,再拖下去,可能就要截肢了!

  那麼為什麼診斷是「三高」,卻症狀在腳上最為明顯呢?--你的身體狀況如何,腳會說給你聽!

  對於涼麻痛的情況,通過觀察腳部的狀態,完全可以猜測是「三高」引起的糖尿病足,需要及時就診,否則最嚴重的後果可能要面臨截肢。三個症狀給糖尿病的暗示:

1.

腳部皮膚變色

  健康人的腳部,是紅潤有光澤的,糖尿病患者由於血液循環不暢,會出現血管擴張的情況,導致血液的流動速度變得緩慢,血液的顏色透過皮膚,腳部就會呈現紫紅色。

2.

走路費勁

  糖尿病患者走路費勁具體表現在小腿疼痛,從而出現間歇性跛行。糖尿病早期,由於下肢供血不足,腳部會出現浮腫的現象。隨著病情的加重,會加劇腳部的疼痛,以至於走路困難,甚至一瘸一拐。

3.

腳部皮膚潰爛

  由於合併神經病變及各種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變,糖尿病患者的腳會出現局部組織潰爛的情況,如果不及時處理,會在潰瘍同時合併軟組織膿腫、骨組織病變,腳趾、腳跟或前腳背局限性壞疽,出現壞死,導致截肢。

家庭小貼士:冬天如何護腳?

  腳部護理常常是我們忽視的地方,隨著冬天的到來,天氣變得乾燥,腳部也會出現不同程度的開裂的情況。特別低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腳部護理更為重要。那麼,冬天有哪些護腳小妙招呢?

每天用溫水洗腳。保持腳部的清潔乾淨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每天睡覺之前,可以用不超過40℃的溫水泡腳10分鐘左右,泡完之後用柔軟的毛巾將腳擦乾淨。

保持皮膚潤滑。由於冬天天氣比較乾燥,腳部容易皸裂,形成潰爛,引發感染。因此,要每天在腳部塗抹潤膚霜,並輕輕按摩幫助吸收,保持皮膚的濕潤。

經常活動腳部。避免長期保持一個坐姿,也不要長時間兩腿交叉而坐,否則會壓迫下肢血管,影響下肢血液循環。可以經常提高下肢或者按摩腳部,以促進靜脈回流及局部血液循環。

  最後,平時也可以做一些簡單的腳部運動,達到降血糖的目的。比如,做單腿站立平衡的動作,保持30秒鐘,然後換條腿,有助於增強腿部和骨盆肌肉的力量,改善平衡性和協調能力,防止因血糖低突然暈倒。

  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腳部護理是不可忽視的一部分。平時除了要多注意腳部的健康狀況,還要學會護理腳部。

作者:張麗麗 執業醫師

從事糖尿病專科臨床工作多年,擅長糖尿病及合併症的臨床診療,對糖尿病足病、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及長期潰瘍的清創、修復尤為擅長。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4_jPPm8BMH2_cNUgQ96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