螃蟹性寒,寶寶能吃嗎?多大能吃?兒科醫生告訴你

2019-10-10     小果育兒管家

「九圓十尖」,秋天是吃螃蟹的季節。

這兩天,我拖朋友從南京給爸媽帶了一箱固城湖大閘蟹。

原以為爸媽會開心,誇我孝順,沒想到電話里一通大罵:

誰讓你買螃蟹了?蒸熟擺桌上,文文一直嚷嚷著要吃,可這玩意兒性寒,萬一文文咳嗽拉肚子怎麼辦?


在我老家,很多人聽信謠傳,或者說堅守老一輩的觀念,認為螃蟹是「發物」,孩子不能吃。

一、常見螃蟹3大謠言,你信哪個?

1. 吃螃蟹致癌?

前段時間在網上看到一篇文章《美國衛生局叫停華人吃蟹黃,因為其可能致癌》。



文中指出:紐約禁食螃蟹。其實是當地政府針對哈德遜河和紐約港水域工業污染問題,螃蟹表示很冤枉。

螃蟹是否重金屬超標,對人體有害,主要看其生長的水域環境。

只要養殖的水域無污染,生態環境都在可控範圍內,問題就不大,安心吃吧!

2. 螃蟹和西紅柿同吃等於砒霜?

很多人說,螃蟹和西紅柿同吃如食砒霜,宣稱螃蟹中的五價砷被西紅柿里的維生素C氧化產生砒霜。

脫離劑量談有害都是耍流氓,按照每公斤蝦蟹0.5毫克無機砷的極限值計算,全被維生素C還原成砒霜,也需要你一次性吃下超過100公斤的蝦蟹,才有可能中毒。

3. 大閘蟹抗生素喂食超標?

網上還流傳一種說法「大閘蟹都是用抗生素浸泡防病,喂食超標」。

專家指出:如果投放抗生素會破壞水質,更容易導致螃蟹死亡。

關於螃蟹的謠言不止這些,還需廣大網友仔細甄別。

九月螃蟹鮮美,試想一下紅彤彤的螃蟹端上桌,哪個孩子能忍住視而不見?

二、寶寶到底能吃螃蟹嗎?

不止是螃蟹,只要一提到海鮮,像牡蠣,花蛤,蝦等貝類海產品,在孩子飲食中,一直聲譽不佳。

尤其在我們北方,大家認為那是發物,吃了不好,尤其3歲以下孩子,家裡都避免食用。

實際上,螃蟹這類海產品到底能不能吃?主要取決於家族,孩子有沒有過敏史。

根據美國兒科學會報告說:

如果您的家人沒有過敏史,通常應該可以在6個月大時就將貝類引入寶寶的輔食中。


對待螃蟹就像對待那些普通食物一樣,添加的時候,先嘗試一小塊,連續添加3-5天,看看寶寶有沒有不良反應。

醫生說:如果孩子出現面部,口腔紅脹,咳嗽,喘息,流鼻涕等過敏症狀,請立刻去醫院。

螃蟹味道鮮美,蛋白質含量高,每100克螃蟹可食部分含蛋白質17.5克,是一般肉類食物難以達到的。

也正是因為如此,一次性攝入太多,對消化道中的蛋白酶需求很大,大人的腸胃尚且難以消化,更何況腸胃孩子發育的孩子?

總而言之,適量吃蟹,才是正確的飲食方式,如果家有過敏史,別說小寶寶了,就連大人都不要吃。

三、吃螃蟹,有講究

前段時間看到一新聞,一大爺因為吃蟹,被送到重症監護室。

因為沒帶手套,結果被螃蟹刺傷,感染了細菌,高燒不退,經搶救已脫離危險。

螃蟹身處海域,湖泊,微生物,細菌含量較大,手上有傷口的一定不要接觸,如果實在無法避免,記得帶上塑膠手套。

用廢舊牙刷清洗乾淨,放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防止熊孩子淘氣被夾傷。

如果不幸被夾傷,第一時間用流動的,乾淨的水沖洗,也可用鹽水消毒。傷口微小,可使用創可貼,如果嚴重,一定要去醫院救治。



烹飪的時候,一定要煮熟煮透,海鮮微生物多,細菌多,半生不熟的最好別吃。

中醫認為,螃蟹性寒,吃的時候可以給蘸醬里放一些薑末。

特別注意的是,螃蟹雖然美味,可別貪多,適量飲食適用任何食物。

喜歡我們的文章記得點贊、轉發和收藏

有什麼想說、想問的都可以在評論區留言

小果君將及時為您回復解答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4WZKt20BMH2_cNUgUpX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