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兩會啥是「重頭戲」?港媒關注這五大熱點

2020-05-19   人民日報海外網

原標題:今年兩會啥是「重頭戲」?港媒關注這五大熱點

來源:海外網

資料圖:新華社

海外網5月19日綜合報道】2020年全國兩會將於5月21日拉開大幕。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蔓延的情況下,中國將如何恢復正常經濟社會秩序?如何答好脫貧攻堅「加試題」?如何應對日趨複雜的外部環境?香港怎樣「再出發」?如何加強協作抗疫?這些攸關內地及港澳民眾的議題,成為香港媒體密切關注的五大熱點。

疫情後經濟發展

經濟議題是每年全國兩會的重頭戲,在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下,要不要設置、如何設置今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成為港媒的關注焦點。

「多位經濟學家表示,要把困難估計得更充分一些,加強政策協調性及政策前瞻性」,《大公報》稱,要把保就業,保民生,保市場主體,作為重要的政策發力點,在疫境中持續推進改革開放。

香港中評社則援引全國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經濟室主任李命志16日的講話稱,年度計劃和預算經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審查批准後,將印發各地區各部門貫徹執行,充分發揮宏觀導向和增強政策合力的作用,引導各方面圍繞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在疫情防控常態化前提下,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維護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大局。

脫貧攻堅「加試題」

今年是中國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之年。香港文匯網指出,截至今年2月底,中國還有52個貧困縣未摘帽、2707個貧困村未出列,已脫貧人口中有近200萬人存在返貧風險,邊緣人口中還有近300萬人存在致貧風險,脫貧任務艱巨。

時間緊、壓力大,如何如期圓滿完成脫貧攻堅任務,有效應對疫情帶來的「加試題」考驗備受關注。文匯網稱,在今年僅剩200多天的情況下,中央將採取哪些措施將疫情影響降到最低,包括金融、住房、養老、教育、醫療等攸關民生的方面,都將是今年兩會的重要議題。

「今年邊緣人口容易致貧的和容易返貧的,數字是清楚的,情況是清楚的,我們會採取措施把它彌補起來。」香港中評社援引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劉永富的話說,務工減少了,我們就在當地開發一些公益崗位,不出去打工就可以在當地發展一些產業來彌補。疫情有影響,但是我們採取措施,可以克服。

複雜的外部環境

目前,世界經濟下行,一些西方政客為推卸責任頻頻向中國「甩鍋」,一些西方媒體醜化中國形象,民粹主義、狹隘民族主義思潮升溫,逆全球化思潮和貿易保護主義有所抬頭。

受全球疫情蔓延影響,中國面臨的外部環境日趨複雜,香港《信報》稱,中共中央指出,要堅持底線思維,做好較長時間應對外部環境變化的思想準備和工作準備。

「外部環境越是複雜,練好自身內功越顯重要」,香港《星島日報》援引全國政協委員、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張占斌的話說,兩會期間,如何維護好中國對外開放大局、進一步宣介穩定的對外政策、繼續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中國方案、講好中國故事營造良好國際輿論環境,將是代表委員熱議的話題。

香港怎樣「再出發」

去年6月以來,香港特區發生「修例風波」,暴力行為嚴重損害香港法治,破壞社會安定。加上受疫情疊加影響,香港經濟面臨嚴峻挑戰。香港未來如何「再出發」,也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十三五」規劃綱要在「支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發展」的專章中指出,提升港澳在國家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中的地位和功能。據《大公報》報道,按照慣例,關於「十四五(2021年-2025年)」規劃的建議會在今秋提交中共中央全會審議,由此,為「十四五」建言獻策將是今年兩會的重點議題之一。報道稱,在「十四五」規劃編制當中,研究延續「十三五」規劃綱要做法,設置港澳專章,充分反映港澳重要訴求和關切。

此外,「粵港澳大灣區」正推動香港、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據「巴士的報」等港媒報道,今年5月11日,出席「民建聯」發布會的港區全國人大代表葉國謙表示,「我們一定要北望,才能找到香港將來的發展,這個是必然的。一定要和大灣區大的腹地去謀求我們的發展和定位,所以對國家的認同、國家的認識非常重要。」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陳勇介紹說,日前「香港再出發大聯盟」成立了,香港未來的發展將成為今年「兩會」關注的重點:「我們關注怎麼樣幫助香港的青年人融入大灣區,可以突破他們的瓶頸。」

共商抗疫新機制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外防境外輸入壓力持續加大。內地與港澳地區如何加強協作抗疫也是港媒聚焦的熱點之一。

據大公文匯全媒體報道,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陳曼琪在18日公布了將向大會提交的四個代表建議,其中就涉及了防疫、抗疫法律及措施。

有關突發公眾衛生事件應急合作機制,陳曼琪建議設立粵港澳大灣區公共衛生防控基地,常設隔離區。同時成立防疫專家小組,並統一疫情應變級別標準,有利於粵港澳三地更好地協調應對疫情。

「粵港澳大灣區各城市在地理上連為一體,唇齒相依,在自然災害、公共衛生等突發事件面前,需構建區域應急聯動機制和協同合作機制」,港媒援引思路智庫的文章說,聯合行動、互相配合、實現信息互通、聯防聯控、相互救援,能促進區域內城市間應對疫情的步伐一致,形成應對新冠病毒疫情的區域合力。(海外網 楊佳)

本文系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海外視野,中國立場,瀏覽人民日報海外版官網——海外網www.haiwainet.cn或「海客」客戶端,領先一步獲取權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