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白日照春空,綠楊結煙垂裊風。
披香殿前花始紅,流芳發色繡戶中。
繡戶中,相經過。
飛燕皇后輕身舞,紫宮夫人絕世歌。
聖君三萬六千日,歲歲年年奈樂何。
最早,中國古代有名的「四大美女」是:西施、王昭君、趙飛燕和楊玉環。甚至,在1909年的時候,沙俄探險者柯基洛夫在甘肅的西夏國黑水城遺址發現的南宋平陽木刻年畫《隋朝窈窕呈傾國之芳容》也稱為《四美圖》中,畫的也是王昭君、趙飛燕、班昭、綠珠四位古代美人。
後來,趙飛燕的地位被貂蟬取代,這可能跟她的個人口碑有關。
不過,我們真的有些冤枉趙飛燕了。
北宋詞人蘇軾有一首詞,叫《孫莘老求墨妙亭》,這首詞里有這樣一句話:「短長肥瘠各有態,玉環飛燕誰敢憎。」這裡的「玉環飛燕」又引作「環肥燕瘦」,指的就是楊玉環和趙飛燕兩大美女。唐朝以胖為美,所以,體態豐腴的楊玉環是美女;漢朝以瘦為美,所以,體態纖瘦的趙飛燕是美女。
後來,「環肥燕瘦」專門用來形容體態不一的美女,即:美女的類型有很多種。這裡,我們提到趙飛燕,就不得不提一下趙合德了。趙合德是趙飛燕的妹妹,她們不僅是雙胞胎姐妹,還是私生女。兩人一直待在一起,共同承擔著生命中的榮辱。
最開始的時候,她們生活在社會底層,經歷過很多辛酸的事情。後來,她們爬上來了,到達了社會的最高層,有著享不盡的榮華富貴。雖然,她們兩人的人生充滿了傳奇色彩,但卻始終跟謎團一樣,讓我們看不清。姐妹兩人一直在一起,出雙入對,但世人只知道趙飛燕,卻不知道趙合德。
有人說趙飛燕的父親是官奴趙臨,也有人說她的母親原是江都中尉趙曼的妻子,因跟舍人私通生下了兩個女兒。但是,這些都不夠明確,就連正史《漢書》對她的描述也十分籠統。這其中,只提到趙飛燕是孝成皇后,來自長安城。
此外,正史中還有這種描述:「初生時,父母不舉,三日不死,乃收養之。及壯,屬陽阿主家,學歌舞,號飛燕。」也就是說,趙飛燕姐妹剛出生的時候,父母就拋棄了她們。三天過後,她們的母親終於狠不下這個心,出來尋她們。看到姐妹倆還活著,於是,抱回家。
真的是這樣嗎?
正史中雖然沒有說明原由,但是,西漢伶玄所著的《趙飛燕外傳》卻給了我們答案。這本著作是伶玄根據趙飛燕身邊女官的口述整理而成的,其可信度較高,就連《資治通鑑》都引用了這本著作。趙飛燕的母親是姑蘇郡主,也是江都王劉建的孫女。姑蘇郡主嫁給了江都中尉趙曼,跟他一起生活。
只是,婚後的日子並不幸福。
趙曼身患疾病,夫妻兩人不能同房。雖然,他們的生活很平靜,但是,其中卻暗藏著重大隱患。沒過多久,這種平靜被打破了,裡面暗藏的隱患終於暴露了出來,這一切都是因為馮萬金的到來。馮萬金的父親馮大力因為精通音律,在江都王府里擔任音律舍人。
而馮萬金則繼承了他父親的絕學,還青出於藍勝於藍,能夠修改前人的曲目,並演奏得娓娓動人,讓聽眾不禁心動。姑蘇郡主的丈夫也是熱愛音律之人,於是,結交了馮萬金,經常請他到府里來演奏。馮萬金應邀前來,趙曼自然要同夫人一起欣賞這美妙的音律。
相傳,如果耳邊沒有動人的音律,趙曼吃什麼都覺得沒有味道。可見,趙曼對音律已經痴迷到了如此地步。由此,馮萬金成了趙府的常客,可以隨時前來拜訪、討教。因為,馮萬金經常前來趙府,慢慢就跟姑蘇郡主熟悉了,郡主開始在這位風度翩翩的才子身上投入感情。
由於常年沒有同房,郡主早已經無比饑渴,再加上,馮萬金的風流倜儻、善解人意,郡主對他非常著迷。而且,馮萬金也不避嫌,直接向郡主表達好感。
於是,兩人就滾到了床上,而姑蘇郡主便懷上了馮萬金的孩子。姑蘇郡主知道了這個結果,非常後悔。她知道,趙曼是一個生性暴躁的人,如果讓他知道這個事情,他肯定會鬧起來,到時候郡主的名聲會變差,王府也會受到影響。為此,郡主選擇回娘家。她跟趙曼謊稱自己有疾病,需要回娘家調養數月。
之後,姑蘇郡主利用這幾個月的時間,在娘家把兩個孩子生了下來,她們就是趙飛燕姐妹。當然,這個事情是高度機密的,生完孩子後,郡主就將她們遺棄在了荒外。過了三天,郡主覺得不妥,又讓人去把她們尋回來。試想,初生兒遺棄三天,她們不一定能夠活下來。可是,下人回到遺棄位置,發現姐妹倆確實還活著。孩子抱回來後,郡主找了個地方把她們收養起來。
收養的地方在哪裡呢?
肯定不能放娘家,更不能放趙曼家。思考再三,郡主將姐妹倆交給了她們的生父馮萬金由他來撫養。姐妹倆來到馮家,馮萬金給她們取名:大的叫宜主,小的叫合德。
於是,姐妹倆分別叫馮宜主和馮合德。
姑蘇郡主將兩個女兒託付出去後,便再也沒有去看她們,主要還是郡主覺得不能讓旁人看出來這是她的女兒。幾年後,江都王府劉建因為「圖謀不軌」被朝廷征討,劉建自殺,孫女姑蘇郡主和丈夫趙曼受到牽連,不知去處。於是,馮萬金跟趙曼家斷了聯繫。
然而,兩姐妹在生父家生活了十年,這段時間算是無憂無慮的。只是,這樣美好的生活隨著馮萬金的離世,變得支離破碎。她們的父親馮萬金因病過世,家裡沒有了經濟來源,她們只能離開馮家,外出去謀生活。在外面,她們通過乞討要來飯食,勉強充飢。二人到處流浪,最後,來到了長安城。
白天,她們要在路邊乞討,通過他人的慷慨施捨過日子;晚上,她們居住在破落的茅草屋中,將就得睡一晚上。這就是她們前期的經歷,可以說嘗盡了人生的辛酸。最終,長期居住在破落茅草屋的姐妹,讓一位老漢看到了,老漢動了惻隱之心,表示願意接納她們。老漢的名字叫趙臨,是陽阿公主的官家。
陽阿公主是漢成帝的至親,所以,陽阿公主也是很有地位的人。
老漢雖然已經年過半百,可是,身邊卻沒有親人。他見到兩個女子可憐,便收留了她們,帶回了家。之後,老漢詢問她們的情況,才知道她們是無家可歸的孤兒。老漢不僅讓她們住下,還吩咐下人伺候她們的生活起居。經過在老漢家的調養,兩個女子恢復了原來的面貌,她們的容顏讓老漢都覺得吃驚。
而且,她們舉止從容,應答得體,想必也是經過良好教養的。老漢很高興,想把兩個女子認作自己的義女。這兩個女子也很聰明,當場跪下叫了一聲「義父」。老漢大喜,當場應了下來,並要求她們都改姓趙。因此,大女兒叫趙宜主,小女兒叫趙合德。
只是,這個「趙」不是趙曼的「趙」,兩個女子跟趙曼沒有關係。
身為義父,自然要為兩個義女謀前程。老漢向陽阿公主提出請求,讓兩個義女去府里練習歌舞,以後能以歌伎舞伎謀生。陽阿公主見兩人長得美艷動人,於是,答應了下來,讓她們做了府中的歌舞伎。趙宜主天資聰慧,沒多久就掌握了歌舞技巧,跳起舞、唱起歌來都非常吸引人。陽阿公主非常高興,給她賞賜了一個名號,即「飛燕」。
從此,世人只知趙飛燕,不知趙宜主。
然而,真正改變她們姐妹命運的是漢成帝。
有一天,漢成帝微服出行,來到民間尋找有意思的玩意兒。等到他們玩累了,就去陽阿公主的府上休息。陽阿公主見貴客來臨,自然得好生伺候,並讓府上的歌舞伎前來獻舞,為宴會助興。
終於,趙飛燕有機會施展自己的才華,宴會上,趙飛燕美妙的歌聲、曼妙的舞姿及誘人的眼神,一下子就勾住了漢成帝。漢成帝為之傾倒,臨行前他向陽阿公主要走了趙飛燕,將其帶回了宮中。趙飛燕一進宮,就輕鬆擊敗了宮裡的其他女子,成為了皇帝最寵愛的女子。
《趙飛燕後傳》里這樣形容她的嫵媚:「帝擁飛燕,三夕不能接,略無譴意。及幸,流丹浹籍。自此特幸後宮。」可見,趙飛燕憑藉自己的美艷及房事上的技巧,順利占據了漢成帝的心裡,成為了皇帝最寵愛的妃子。沒過多久,漢成帝聽說趙飛燕妹妹的美貌比姐姐還要好,於是,將趙合德召入宮中。
《資治通鑑》這樣描述趙合德的進宮經歷:「有女弟復召入,姿性尤醲粹,左右見之,皆嘖嘖嗟賞。」妹妹趙合德的容顏也讓宮裡的妃子心生嫉妒,她們紛紛投來了不友善的目光。
趙合德的體態跟姐姐不一樣,姐姐是纖瘦型的,妹妹是豐腴型的。「合德膏滑,出浴不濡」,這句話說的是趙合德的肌膚非常光滑,出水後都幾乎不沾水。這種說法有誇張的成分,但也看出那時候的趙合德是多麼出眾。當天晚上,漢成帝讓趙合德侍寢,他為得到趙飛燕姐妹倆興奮,將姐妹倆形容為「溫柔鄉」。
後來,姐妹倆人都被封為貴妃,成為了漢成帝的專寵。可見,她們的命運確實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當街乞討到皇帝專寵,猶如鯉魚躍龍門般一下子提升了自己的地位。而且,趙飛燕還利用自己的手段,謀得了皇后之位。只是,在這個過程中,她的所作所為並不光彩,才給後人留下了話柄。
參考資料:
【《漢書·卷九十七下·外戚傳第六十七下》、《漢書·趙飛燕傳》、《趙飛燕外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