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雞的成功養殖主要關鍵點在1日齡、13日齡28日齡60日齡和90—120日齡,以及170日齡。在這幾個日齡段,雞是最容易患病的,所以在這期間一定要謹慎防疫和嚴格管理,以及準確預防。
雛雞到來前7天要把各種器械及設備進行徹底消毒和清理打掃,在雛雞入舍前要進行升溫和換氣,使溫度達到35—36度,在雛雞進舍後,要及時給水,在水中加入少量紅糖和葡萄糖,尤其在春冬季節,一定要加紅糖,夏秋季節可適當互換白糖。冬春季節天氣寒冷,在雛雞出殼後裝車或卸車時,不免會有受到寒邪侵襲的雞隻,以防感染髮病,引發大群發病,必須在進舍後給雞飲用紅糖,中醫言紅糖性溫、甘,補中緩肝、活血和淤、潤肺、暖胃。夏秋季節天氣比較炎熱,而白糖與紅糖相比,其性稍平,有助於胃腸的正常運行,而不易使胃腸過熱從而引起一些胃腸道疾病。再者,養殖戶在此階段可適當加些健雛藥,以預防白痢的發生,中藥可選用少許生薑、厚朴、黃芪、白頭翁、白朮、黨參等投喂。連用3天即可。同時添加一些電解質、多種維生素等,給雞補充營養、提高抗病能力。
10日齡到20日齡間,機體代謝旺盛,肺腎功能旺盛,一旦外界環境出現問題,刺激肺臟,就會使肺臟功能急速下降,導致呼吸道病發生,所以在此期間,環境管理和室內空氣以及乾濕度最為重要。此時可根據室內環境和雞體變化,添加一些栝樓、知母等。
28日齡時雛雞易患有呼吸道及球蟲病,一般冬春季節易患呼吸道病,可適當添加一些栝樓、陳皮、甘草、金銀花等;夏秋季節易患球蟲病,可適當加些野槐花、椿樹皮和棗樹皮等。
40日齡至70日齡間,機體機能比較平穩,如外界環境沒有大的變化或環境管理比較好的話,機體一般不會得病。只有在季節交替時,使機體受到刺激,才會出現一些季節性疾病。
80日齡—90日齡其腎精旺盛,生殖系統正在發育,此時腎臟疾病或痰飲愛作。所以在此期間,補腎益氣,調脾理肺最為主要。多加些黃芪、黨參、淫羊藿、知母、大青葉、陳皮、厚朴等。
110日齡—130日齡,其肺氣充溢,肺火易生,所以此時應多加些知母、金銀花、黃芪、黃芩等。
160日齡機體腎陰易虧,多加益母草、熟地、黃芪、淫羊藿、當歸等。
200日齡到300日齡,只要外界環境沒有大的改變,機體基本處於平衡。由於雞與人不相同,蛋雞每天都要產蛋,雞腎臟功能和輸卵管已受到外界疫毒侵襲,所以常添加扶正解毒散和益母草散可有效的提高機體免疫力,增強抗病能力,延長高峰期。
300日齡後,機體肝腎逐漸陰虧,可長期或間接性添加川芎、當歸、淫羊藿、艾葉、女貞子、黃芪、熟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