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准格爾旗這個村600多名村民迎來喜事

2019-10-21     准格爾旗發布

「老漢活了大半輩子了,沒想到還吃上了自來水。」龍口鎮紅樹樑村壕川社的65歲村民楊丙基這段時間每天都高興地合不攏嘴,逢人便要把自家喜事「炫耀」一番。

原來,讓楊丙基老人高興的事情是今年8月份在壕川社最高處新建了一個庫容量為100立方的水庫,水庫的建成解決了紅樹樑村壕川社和北咀社210戶650餘名村民的飲水問題,讓村民終於告別了吃水需要人擔驢馱的日子。

見到楊丙基時,他正與老伴兒腌制冬儲菜,只見他將水龍頭一擰,清冽的水就流了出來,足不出戶就能享用上自來水讓他高興不已。「看看現在有多麼方便,水龍頭擰開就有水。」楊丙基說。

紅樹樑村屬於梁峁山區,乾旱缺水,祖祖輩輩飲水難。這個地方飲水究竟有多難?每家每戶都要挖一個旱井,每當下雨時要將房檐水引進旱井中,集蓄起來,解決日常用水問題。遇到枯水期,村民們飲水就只能靠人擔驢馱去河溝里取水。上世紀90年代起,隨著大量年輕人外出務工,村裡只剩下年老體弱的村民,他們的飲水就更加困難了。「去河溝里擔一趟水需要走兩里半,來回就得5里路,即使寒冬臘月也是汗流浹背。」楊丙基說。

在楊丙基的院子裡,記者見到了他所說的旱井,還有從房檐上垂下的2條長長的水帶,靜靜地定格在那裡,仿佛訴說著那段故事,現在這些儼然已成為歷史。

夜幕降臨,村民楊邦子正在家裡做晚飯,水龍頭下面放著一個水缸,可以隨時用水,今年已經80歲的楊邦子對於家裡用上自來水很是感激。「天大地大不如黨的恩情大,爹親娘親不如共產黨親,還是共產黨的社會好,我們再不用受擔水那些罪了。」楊邦子說。

紅樹樑村飲水難,成為了全體村民的心病,解決這一問題也成了當地村幹部的頭等大事。幾年來,大夥一直致力解決這一難題,從2015年起通過申請上級部門資金,打深井、建水窯、鋪設入戶管道……期間陸續建起3個水庫,解決了該村4個社的村民飲水問題。為了解決壕川社和北咀社村民的飲水,去年,在幫扶單位的幫扶下向上級水利部門申請增大壕川社水庫庫容,今年落實政策後,市、旗兩級水利部門從6月份開始實施該項工程,投資約20餘萬元,在壕川社新建了100立方的水庫。「將水庫建在壕川社的最高處,水就可以隨著地勢流向壕川社和北咀社,不再需要用電抽水,可以大大節約能源,節省開支。」紅樹樑村黨支部書記郝永勝說。

「由於紅樹樑村立地條件較差,6個社又比較分散,所以飲水問題一直不好解決,幾年來,在政府的大力扶持和村子的積極努力下,村子一共建起了4個水庫,目前可以覆蓋95%村民的飲水問題。」郝永勝說。

來源:准格爾旗融媒體中心

記者:趙冬霞

本期編輯:李娜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4MuE7W0BMH2_cNUgNjk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