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灑滿希望的田野——民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綜述

2019-11-12     中國張掖網

  李選民

  道路寬闊整潔,房屋乾淨漂亮,「門前變花園」「後院變庭院」。這是走進民樂縣鄉村振興示範點的切身感受。

  今年,民樂縣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甘肅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總要求,緊扣市委「兩帶四區四線」鄉村振興示範建設工作布局,堅持以工業化帶產業化促城鎮化,大力實施生態立縣、工業強縣、產業富縣、文旅興縣戰略,聚力打造「一軸四區」「一帶四路」鄉村振興示範帶,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順利,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

  示範帶動增動力

  把打造「一軸四區」「一帶四路」示範帶作為推動鄉村振興的「先手棋」,堅持重點示範整體推進,由北向南建設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示範區、民樂現代絲路田園綜合體、高原生態文明縣城區、扁都口大景區,形成全域覆蓋、銜接緊密、多規合一的規劃體系。突出重點抓好示範建設,高標準建設工業園區至六壩鎮10公里交通大林帶、六壩鎮至縣城40公里七彩農業示範長廊、縣城至扁都口20公里油菜花觀光帶,全力打造國道227線最美景觀;新建鄉村振興示範村15個,完成衛生改廁6699戶,風貌改造4701戶,拆除空置房屋1150間。把民樂現代絲路田園綜合體建設作為全縣鄉村振興的縮影,盤活現代農業示範園、國有農林場等土地資源和圓通寺、北極宮等歷史文化資源,聚力打造集現代農業、文化旅遊和鄉村社區為一體的田園綜合體,建成文德蘭花卉產業園並投產運營;建成萬畝梨園,栽植早酥、玉露香梨等優質梨苗1250畝,海升千畝櫻桃園一期種植櫻桃400畝,種植萬壽菊花海田園旅遊區4500畝;六壩集鎮中心棚戶區改造一期21棟住宅樓完成主體工程,鄉村振興學院、黨史館、韓正卿事跡陳列館、河西解放紀念館等項目穩步實施。持續推進高原生態文明縣城區建設,深入實施「棚戶區+X」建設模式,續建農委什字、農貿市場、城投聚業小區等棚戶區改造項目,安置棚戶區群眾3481戶;建成公園路二期、新民路、嘉園西路、高鐵大道延伸段等道路19條16.6公里;德利思中央廚房、小食品加工市場、惠民農貿市場、電商運營市場、城南公園投入使用。

  產業振興強支撐

  立足區域化布局、專業化生產、規模化發展,圍繞「一軸四區」「一帶四路」鄉村振興示範帶建設優化產業布局,廣泛推廣運用水肥一體化技術助推農業高質量發展,新建水肥一體化示範基地24個,整理高標準農田8萬畝,建成特色產業連片示範點69個。引領全縣發展中藥材、馬鈴薯、食用菌、高原夏菜、優質林果、草畜等特色產業79.2萬畝,改擴建養殖小區14個,畜禽飼養量達174.5萬頭只。深入實施質量興農、品牌強農、綠色富農行動,新認定綠色有機農畜產品3個,「三品一標」農產品生產面積達55萬畝,建成中藥材初加工作坊18個、馬鈴薯貯藏窖36座。大力發展休閒旅遊、餐飲民宿、文化體驗、創意農業、農耕體驗等新產業,建成休閒農業示範園區2個、星級農家樂23家、垂釣休閒園4家、觀光採摘園5家,農業與旅遊、文化等產業融合水平不斷提升。

  文明創建樹新風

  紮實開展核心價值引領、文明鄉村創建、村規民約修訂、移風易俗鞏固、道德風尚涵育、文化惠民普及「六項行動」,深入實施公民道德建設工程,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和個人品德建設持續推進。依託道德講堂、新時代農民講習所和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持之以恆實施「人知人曉」「人信人守」工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大力實施「鄉村記憶工程」,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組織實施遺址保護和博物館體系建設工程,加快建設現代農業展覽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中心、「鄉村記憶」館等,全縣博物館總量達15個;健全鄉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做好「送戲下鄉」等工作,農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斷豐富;深入開展文明鎮村創建活動,創建全國文明村1個、省級文明村鎮10個、市級文明村鎮18個、省級精神文明建設「八個一」工程示範村7個;大力實施新風弘揚工程,廣泛開展五星文明戶、道德模範、「好媳婦」「好婆婆」評選活動,評選各級各類道德模範56名、五星文明標兵戶465戶、五星文明示範戶3290戶、五星文明戶2.6萬戶;大力弘揚耕讀傳家、孝親敬老、鄰里守望、守土敬業等傳統美德,堅決破除大操大辦、厚葬薄養、人情攀比等陳規陋習,持續整治高價彩禮和推進殯葬改革,農民群眾重義守信、孝老愛親、勤儉持家的良好風氣逐步養成。

來源:張掖日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4JavYm4BMH2_cNUg9fq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