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2月11日,世界衛生組織(以下簡稱世衛組織)在瑞士日內瓦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將新型冠狀病毒正式命名為COVID-19。此外,世衛組織還表示,新型冠狀病毒和菊頭蝠的亞種所傳播的冠狀病毒存在聯繫,新型冠狀病毒疫苗有望在18個月內準備就緒。
會上,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宣布,「我們現在將這一疾病命名為『COVID-19』」,它是2019年暴發的新型冠狀病毒所引發疾病的簡稱。
譚德塞解釋說:「在世衛組織、世界動物衛生組織以及聯合國糧農組織的共同指導原則下,我們必須找到一個不涉及地理位置、動物、個人或人群,同時方便發音且與疾病有關的名稱。」
譚德塞強調,為該疾病命名很重要,因為可以避免使用其他不準確或是污名化的名稱,同時也為未來可能出現的其他冠狀病毒疫情提供一個標準格式。
譚德塞說,來自全球的400多名科學家正在就有關新型冠狀病毒研究工作進行討論。新型冠狀病毒疫苗有望在18個月內就緒,儘管疫苗研發尚需時日,但目前已經有許多可以有效防控這一病毒的公共衛生干預措施。
譚德塞表示,當下我們必須竭盡全力使用現有「武器」來對抗這一病毒,同時為長期鬥爭做準備。
此外,今日下午,世衛組織在其官方微博還表示,新型冠狀病毒和菊頭蝠存在聯繫。世衛組織表示,越來越多證據顯示,新型冠狀病毒和其他在蝙蝠中傳播的已知冠狀病毒存在聯繫,更具體的說,是和菊頭蝠的亞種所傳播的冠狀病毒存在聯繫。疫情開始之初新型冠狀病毒傳播至人的路徑還尚不清楚。目前,最有可能的假設是,有一種動物做為中間宿主進行了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