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暑」,我們最喜歡的就是「暑假」了。
提到「暑」,還可以聯想到「熱」。
所謂「小暑」,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第十一個節氣,太陽到達黃經105度時叫小暑節氣。
小暑為小熱,也可以理解為天氣開始炎熱,但還沒到最熱。
小暑雖不是一年中最炎熱的季節,但緊接著就是一年中最熱的季節大暑,民間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說。我國多地自小暑起進入雷暴最多的時節。
中國人有養生的習慣,特別是針對某個節氣而言,更是有特別的講究,就像是投稿講究快和准,投稿見刊快,選刊准,大家用中教資料庫的智能投稿直通車的話,就可以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上傳稿件後,智能推薦合適的刊物直接投稿。
小暑過,每日熱三分,風攜熱浪滾滾而來,暑熱之氣特別容易入侵人體,在此給大家說小暑過後的10個禁忌,千萬別犯,小心落下病根!
——忌,不開窗通風。三伏天不少人怕熱,閉窗室內吹空調。其實,潮濕悶熱、通風差的室內易引發中暑,而且使用空調不開窗換氣,空氣品質會變差,反而致病。
建議。每天開窗通風2次以上,每次15-30分鐘。
——忌,只吃果蔬。三伏天身體出汗多、消耗大,易疲勞、沒胃口,不少人選擇吃點果蔬了事。吃不好,營養不夠,免疫力降低,就可能導致疾病。天再熱,飲食搭配也不能少:
果蔬不能少:多吃點富含鉀的蔬菜水果,如香蕉、香瓜、西紅柿、南瓜、豆類、土豆及芹菜等。
來點湯開胃:菜湯、肉湯、魚湯、蛋湯等,餐前少量飲用還能增加食慾。
蛋白質一定有:適當吃些瘦肉、魚、豆奶、雞蛋等。
穀物不可少:出汗會丟失B族維生素,而穀類是B族維生素的良好來源。
——忌,冷風對著吹。
——忌,大口急喝水傷心臟。大口大量喝水,水分會快速稀釋血液,使血量增加,加重心臟負擔。對於冠心病患者尤為危險。
——忌,冷飲不離手
——忌,直接沖冷水
——忌,整天不出汗養生要適應大自然的規律,該出汗的時就出汗,因為出汗既能排走體內毒素,又能調節體溫。傍晚出門走一走,微微出汗對身體好。
——忌,飲料代替水
夏天飲料是不能代替水的。因為此時人體的排汗量和水分蒸發量都大大增加,如果只喝飲料,不喝水,尿液中的代謝物質不能很好稀釋,晶體沉積,很容易會形成結石。而且長期攝入含糖飲料,容易變胖。
建議,每天喝夠1200ml以上水,飲料適度。
——忌,中午不休息
——忌,情緒激動。炎炎夏日,人難免會心浮氣躁,但激動情緒傷身體。比如生氣時,血壓會上升我們的臉會漲紅。血管以及心臟部位所承受的壓力比正常情況下高出3倍以上。過分激動,對心臟也是有傷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