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餐廳3》第二期上線了,
店長黃曉明還是那個「爛好人」,不停地給自己面子,又給別人面子,
楊紫的體重成了一個迷,但好像全國觀眾都知道了小猴紫106斤,
王俊凱依舊靠譜,當得了小翻譯,顛得了勺,炒得一手好菜。
但因為第一期的神剪輯,我們好像誤會了林大廚和秦海璐,他倆其實都挺好的。
林大廚執意要買那麼多菜,大家都覺得他要求過分了,但結果中餐廳開張,客人爆滿,多準備的食材並沒有多餘,而是用在了刀刃上,多掙了點錢不是嗎?看秦海璐生氣,會主動搭話,緩解尷尬氣氛,挺好的!
「摳門」的秦海璐,禁止讓林大廚買買買,不是把錢管得很緊,而是想留足夠的錢給楊紫看病,好暖啊!第二天黃曉明林大廚去採購餐具,用超支了,秦海璐也沒說什麼,可見秦海璐不像第一期節目剪輯出來的那樣「不留情面」。暖心的秦海璐還給餓肚子的楊紫王俊凱做炸醬麵吃,忙到汗把妝搞花了,也不補一補,繼續堅持在工作崗位,挺好的!
餐廳開業了,客人湧入了中餐廳,放眼一看,幾乎全都是中國遊客,義大利的客人,好像就只有兩三桌,還有一大群中國遊客排隊等著翻台。
好想說一句,去義大利的中國遊客,能不能不去中餐廳湊熱鬧,能不能把品嘗中餐的機會,讓給義大利人,讓他們品嘗一下來自中國的味道?
義大利的西西里是一個美麗的地方,《中餐廳》節目組去到那裡開店,將是當地的第一個中餐廳,5個合伙人滿懷信心的想要給義大利人傳遞正宗的中國美食,這是第一期節目給到觀眾的一個信息點。
看節目的觀眾,也在期待著,義大利人吃到中國菜,會是什麼反應呢?
然而看了節目,觀眾朋友卻失望了,為什麼餐廳里滿滿的都是中國遊客,三五成群的,10個一大桌的,不知道她們是不是因為追星而來,但看中國人在義大利吃中國菜,這並不是觀眾想要看的,好嗎?
比起前兩季《中餐廳》,第三季在「對外宣傳中國美食」這一主要宗旨上,真的該差評。請來了中國頂級的廚師,菜的分量終於給力了,菜品輸出的目標卻不是想要的老外。
莫名開始懷念第二季節目,店長趙薇帶著大家在法國弘揚中華美食,趙薇做事有想法,有條理,處事乾淨利落,比起現在的店長黃曉明的優柔寡斷,趙薇甩了他好幾條街。
趙薇對幾個搭檔的工作分配也做得極好,第二季的廚房也很忙,但是忙中有序,第三季第一天就招待了32個人,做了58道菜,真怕林大廚累出張亮的心肌炎。
第二季節目採取的預約制度,第三季也應該沿用才對啊,就不會有排隊等好久想吃中國菜,但店裡卻沒菜的情況發生了。關鍵是採取預約制度,節目組也可以調控一下中國遊客來中餐廳的數量。
第二季的中餐廳,大多數的客人都是法國人,他們不會care這幾個經營餐廳的是不是中國的明星,她們只會對吃到嘴裡的中國菜,給出最直接的評價。
比如菜太辣了,他們會不滿意,會黑臉,會退掉要求重做,這是節目想要的「衝突」,比起第三季把「衝突」都放到了人物關係上,第二季在菜上的「衝突」才是觀眾想看的,因為是「中餐廳」啊,是一個做菜的節目啊!
第二季會有吃了一口中國火腿就停不下來的法國大叔,
會有顏值超高的法國帥哥美女對中國菜豎起大拇指,
會有好幾次「返場」的法國客人,就因為吃了一次中國菜就念念不忘,
會有留在法國的華人華僑,再一次吃到中餐時的欣慰和激動,
也會有經常來中餐廳守望的法國老人,想要品嘗中國菜的味道,奈何一直沒有預約上。
有驚喜,有自豪,有感動!
這應該才是《中餐廳》節目的意義所在吧,讓沒吃過中國菜的外國人,嘗到中國菜的精彩,讓遠在他鄉的華人華僑,吃到熟悉的味道,引起情感的共鳴,更重要的是,突出中國美食的博大精深和驕傲。
所以,那些在義大利旅遊的中國遊客,能不能不去湊這個熱鬧,回到中國,水煮肉片,回鍋肉,隨便找個餐館就可以吃個夠!
文/小塵言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喜歡就點贊關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