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小伙放棄美國高薪,到非洲當臥底,央視、網飛為他拍攝紀錄片:中國007!

2023-07-24     普象工業設計小站

原標題:復旦小伙放棄美國高薪,到非洲當臥底,央視、網飛為他拍攝紀錄片:中國007!

有這樣一位 「怪人」

畢業於 復旦、哥倫比亞大學

卻放棄全球頂尖諮詢公司拋來的橄欖枝

非要 跑去非洲當「臥底」

和帶槍的國外黑社會、走私販鬥智斗勇

在一次次抓捕行動中,脫險逃生

他曾被家人質疑

「名校畢業,連份高薪工作也找不到」

「皮膚曬得黝黑,生活過得一團糟」

卻被全球著名野生動物學家

珍妮·古道爾高調點贊「 你是我的英雄

央視、網飛為他拍攝紀錄片

BBC、國家地理等官媒,紛紛報道

光環傍身的高材生,為何選擇危險又不討好的工作?

他如何憑藉一己之力,矯正西方世界對中國的偏見?

今天,就讓我們走進這位 中國007,黃泓翔

跟著他,在險象迭生的黑暗組織中闖蕩

也一起去見見,那些消失的「大象」

我在非洲當臥底,

揭露象牙走私的真相

1988年,黃泓翔出生在廣東汕頭,一個氛圍寬鬆的家庭中。

蜘蛛、蜥蜴等令常人害怕的動物,是他偏愛的寵物,

去遙遠的非洲大草原,目睹羚羊、角馬的生死遷徙,是他從小的夢想。

23歲時,從復旦大學新聞學院畢業的黃泓翔,

跨越半個地球,來到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讀研,

在和同學、老師的交流中,發現了一個全新的世界——

想像中遙不可及的非洲、南美,每個人幾乎都去過,

他們大膽暢想非洲對於未來世界的意義,

甚至還「痴人說夢」, 想要終結世界的貧困……

有一位50多歲的老師,更把自己

「會說二十多國語言,去過無數國家, 經歷過無數有趣的事情」當作炫耀的資本,

並直言,「 如果用經歷來衡量人生, 我的人生富有程度,是別人難以想像的。」

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

帶著一股衝動,黃泓翔踏上了嚮往已久的土地。

他從南美開始,一邊探索各種神奇的生物,一邊為中國人更好地融入當地,出謀劃策。

直到撞見一則,南非金山大學的招募消息——

尋一名中國記者,去非洲做象牙、犀牛角貿易的調查報道。

非洲野生動物的保護,為何如此強調記者的「中國國籍」?

起初,黃泓翔百思不得其解。

而就在他來到象牙市場的那一刻,

答案,呼之欲出。

「精明」的商販,平日裡會把「違禁品」偷偷藏在箱子裡。

但只要看到中國人經過,就會用流利的中文,熱情地招呼:

「我們有象牙,我們有犀牛角,便宜!」

兩眼放光,聲調高昂,簡直像遇到了「移動的錢包」。

而當地歐美人的態度,卻截然相反。

有一回,黃泓翔的朋友走在街上,被一位白皮膚的大媽,指著鼻子就開罵:

「我要殺光你們的熊貓!因為你們殺光了我們的大象犀牛!」

言辭激烈,眼神中滿是敵對和憤恨。

黃泓翔通過深入了解後才知道,原來,

每一對象牙的買賣,背後都是對一頭大象,殘暴的虐殺。

由於成年非洲象的牙齒大約有3米,40%的上根部分,都長在頭骨內,

為了得到完整的象牙,偷獵者們不僅會動用槍枝,擊殺大象,

等它們倒地後,還會用斧頭把它們的臉劈開,

從根部開始,一點一點鋸掉象牙。

有時候,大象倒地時並沒有死,

失去了臉部後,身體止不住抽搐、顫抖,

場面觸目驚心。

慘劇一遍遍地發生。

而中國人,卻承擔了這些慘無人道的「血腥交易」,幾乎所有的罵名。

一方面,當時的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象牙市場。

一斤象牙的原材料,售價高達 15000元

一個完美的象牙製品,甚至還賣出過 1792萬元的天價。

在暴利的驅動下,僅5年間,肯亞的非洲象數量,就從原本的 10w,驟減至 不足5w

在莫三比克,非洲母象不長牙的機率,也從原本的2%-6%, 猛增至98%

更有危言聳聽的報道傳聞,「 全世界可能有一半的瀕危物種都和亞洲人有關」。

可另一方面,卻鮮有外國人能理性地看到,參與犯罪的,終究是少數。

在中國,真正買過象牙的人,實際不到0.1%。

因為極少數人的私心,讓整個國家背上如此的國際名聲,

黃泓翔於心不忍,他決定,要為此做些什麼。

鋌而走險拍攝紀錄片,

勇敢要求不打碼!

「既然中國人是野保問題的一部分,那也應該是解決問題的一部分。」

起初,黃泓翔從實地調研開始,在綜合了早期大量資料的基礎上,

撰寫了數篇「象牙與犀牛角走私」的深度報道,

不僅占據了《南方周末》的整版位置,還引發了不少國際專家學者的注意。

不久後,一位奧地利的紀錄片導演,通過國際野生動物保護專家奧菲爾找到黃泓翔,

希望藉助他在長相和口音方面的優勢,收集這些「罪惡交易」的證據,直搗走私犯的巢穴。

「你知道嗎,只要走私販聽到你那帶著濃重中國口音的英語,他一定會放下警覺性。」

信任也好,諷刺也罷,

看起來斯斯文文的黃泓翔,就這樣開啟了前所未有的冒險。

第一次臥底,黃泓翔混入了烏干達的一個國際走私集團。

在那之前,剛有一位非洲調查人員混入其中,卻因為對方的高度警覺,以失敗告終。

該如何談判,才能讓狡猾的走私販,徹底放鬆警惕?

奧菲爾對黃泓翔進行了專業的指導,從一通電話開始,進行真槍實彈的「演練」。

在這個現實版的「無間道」中,他搖身變成一位「香港走私大boss」,

上一秒還在電話中,趾高氣昂,下一秒見面,就「慫」得東張西望,

他先發制人,不停地質疑對方:是不是警方派來的臥底。

幾次「賊喊捉賊」的接觸後,終於來到了交貨的巷口。

一方是手持真槍的暴徒,一方是只有辣椒噴霧傍身的「業餘臥底」,

這次身份懸殊的會面,讓黃泓翔真切地體會到了,「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

好在,對方完全被他的演技「折服」,

還來不及完成交易,就被早已埋伏在周圍的警察,逮個正著。

還有一次,他和一位同事假扮情侶,

在潛入越南一個走私村,偷拍象牙交易過程中,突然遭到了搜查。

警覺的走私販一把搶過倆人的包,里里外外翻了個遍。

得虧出發前,「女友」將攝像頭裝在了衛生棉裡,才勉強逃過一劫。

緊張、慌亂、恐懼。

在成為臥底的日子裡,黃泓翔有好幾十次都遊走在死亡邊緣。

但他卻在影片製作的過程中,毫不猶豫地拒絕了導演打馬賽克的提議——

「我希望用一張中國人的面孔,向全世界證明:

在象牙和犀牛角的鬥爭中,中國人始終站在正義的一邊。」

黃泓翔的堅持,是有意義的。

16個月後,這部他冒著生命危險拍攝,揭開全球象牙盜獵面紗的紀錄片 《象牙遊戲》面世。

不但一舉入圍第89屆奧斯卡最佳紀錄片評選名單, 更在全球引起了巨大反響——

肯亞為了禁止象牙流通,銷毀了105噸的象牙。

中國也正式頒布了有關條例,於2017年底,全面禁止象牙貿易。

「中國人也有在參與野生動物保護」

「保護野生動物,離我們沒有那麼遙遠」

黃泓翔樹立了中國在「野生動物保護」方面的正面形象,

而隨著越來越多人的加入,這件常人難以理解的事情,也泛起了更大的漣漪。

保護野生動物,

做中國與世界溝通的橋樑

2014年,黃泓翔與好友合作成立了「中南屋」。

旨在為來到非洲的中國青年和企業,搭建溝通交流的橋樑。

剪斷盜獵者設立的鐵絲網,為受傷的野生動物提供幫助;

加入當地的動物保護組織,做一些「鏟屎官」類型的打掃衛生工作;

聯合使館和民間社團,通過組織公益徒步、彩色跑等活動,花式宣傳「野生動物保護」……

最為國際社會熟知的,是團隊早年,在肯亞國家公園踐行的 大象保護公益活動。

在當地,每年都有成群的大象穿越村莊,在東、西察沃國家公園之間遷徙。

它們把農田裡的玉米,當做上帝賜予的食物,

甭管村民們想盡了各種辦法,都不予理會。

百姓們,叫苦不迭。

中南屋的小夥伴卻另闢蹊徑,創造性地在農田周圍,安裝了一圈太陽能燈。

白天蓄能,晚上放電。

就連機靈的大象看了,也信以為是人類在附近活動。

它們悄無聲息地撤退,村民們賴以生計的玉米地,也終於恢復了生機。

更值得一提的是,經過與當地村民的溝通,

中國的青年,還為這個村莊創造了新的商機。

他們把村民們親手編制的籃子,銷售到中國。

大夥的收入提高了,對捕獵的需求,也大大減少。

從最初的幾個人,到現在的十幾個人,

中南屋聯動中國企業和非洲當地的野保組織,

從不了解、不信任,到友好合作,互相扶持,

不僅改變了世界看待中國的眼光,

更為全球可持續發展,貢獻了一份力量。

「遠方就在那裡,只有通過自己去影響這個社會,它才會變成你希望的樣子。」

一個人的能力,固然有限。

但當不同膚色的人聚集在一起,為同一件有意義的事,攜手並進,

這個不太完美的世界,會變得更有溫度,

而每個心懷大愛的人,也愈發閃閃發光。

圖源:網絡

- END -

歡迎將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每天早上6:30不見不散

喜歡請分享,滿意點個贊,最後點「在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49d516c5d11d8a4afd2b9686a1a415a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