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部出現這5種異常,可能是疾病的苗頭,值得留意

2019-12-22     家庭醫生在線網

可以說腳是身體健康的晴雨表,腳上有五臟六腑的反射區以及重要穴位。當腳上出現異常表現時需警惕疾病信號,做好生活護理,不妨來了解一下。

需要警惕腳哪些異常表現?

1、腳乾裂脫皮

冬季天氣乾燥,腳部皮膚表層會開裂,就如同魚鱗一般而且瘙癢,這種情況不必太擔心,多喝水,適當的吃蔬菜水果,注意飲食上的多元化。每次洗完腳之後及時塗抹潤膚乳。另外也需要警惕真菌感染,不僅會出現腳裂,同時伴隨著皮膚瘙癢及水泡,需塗抹抗真菌藥物。

2、腳抽筋

腳抽筋除了和缺鈣有關外,也可能是血管性疾病,比如靜脈曲張、動脈粥樣硬化或者血栓等,導致血液循環不流暢,下肢得不到充足血液供應而引起腳抽筋。多吃含鈣的食物比如牛奶、豆製品、海藻類。若是腳頻繁抽筋需及時去醫院做檢查。

3、腳臭

在腳部分布著大量的小汗腺,一般小汗腺分泌的汗液沒有任何氣味。但汗液多的情況下,腳會一直浸泡在汗液中,再加上受到細菌分解,從而產生特殊氣味。若有嚴重的腳臭,應去皮膚科做檢查,看看有沒有真菌或者細菌感染。要保持腳的清潔和衛生,選擇透氣性好的鞋子,勤換鞋子和襪子。調節好情緒,期間不能重口味的食物。

4、腳冰冷

在冬季新陳代謝速度減慢,氣溫低時會讓全身血管收縮,而且會減弱血液回流能力,從而引起手腳冰涼。從中醫的角度上來說手腳冰涼是腎陽虛的表現。另外血液循環不流暢以及甲狀腺功能不足也會引起手腳冰涼。平時要多泡泡腳,能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多吃具有溫補功效的食物比如羊肉、狗肉、人參等,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多參加體育鍛鍊。

5、腳趾甲變厚變黃

腳趾甲變厚提示患上了灰指甲,是受到真菌感染所引起的。另外免疫系統異常、循環異常以及糖尿病患者也會出現腳趾甲變厚發黃。注意局部清潔和衛生,保持腳部通氣乾燥。

溫馨提示

平時保護好雙腳,睡覺前使用熱水泡泡腳。泡腳水裡加入適量的艾葉,能通經絡以及祛寒,能緩解痛經以及怕冷問題。另外也可以對腳底穴位按摩,能促進腳部血液循環,增強五臟六腑功能,同時也能補中益氣,促進睡眠。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49FDK28BMH2_cNUgW1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