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創新 以科技之名重塑生命之光

2024-10-14     河南日報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李曉敏 通訊員 馬傑

近年來,急診醫學在醫療領域中的重要性日益凸顯。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進步,行業對先進診斷與治療技術的需求也愈發迫切。特別是在智能技術蓬勃發展的今天,「智能+醫學」已成為備受矚目的熱門領域。而蘇豐鳴,正是這一領域的佼佼者。

蘇豐鳴,阜外華中心血管病醫院的臨床急診專家,擁有15年的實戰經驗。長期的急診一線工作,讓他深知急診醫學創新的緊迫性和複雜性。他憑藉敏銳的觀察力和深厚的學術功底,不斷挖掘急診醫學的創新潛力,優化治療流程,推動急診醫學的發展。

心肺復甦(CPR)是急診醫學中的關鍵環節。然而,傳統的評估方法存在局限,無法實時、準確地反映患者的生理狀態。蘇豐鳴研發的「無創監測心肺復甦評估系統」實現了突破。該系統採用先進的無創監測技術,通過高靈敏度的傳感器,能夠實時採集患者的血氧飽和度、心率、呼吸頻率等關鍵生理參數。這些傳感器被精心設計,以確保在緊急情況下也能穩定工作,且不會對患者造成任何不適。採集到的數據通過無線傳輸技術,即時發送到中央處理系統。該系統內置了精密的算法,能夠對接收到的數據進行快速、準確的分析。算法能夠識別出CPR過程中的關鍵指標,如按壓深度、頻率和胸廓回彈情況,從而即時反饋CPR的有效性。這種即時反饋機制為急救人員提供了寶貴的指導信息,使他們能夠及時調整施救策略,確保CPR的質量。這一創新不僅顯著提高了CPR的成功率,更使救治過程更加高效、安全。

在急診室,時間就是生命。面對複雜多變的患者狀況和周圍環境,醫生需要在極短時間內做出正確判斷。這極大依賴於醫生的經驗和決斷力,也伴隨著巨大風險。蘇豐鳴利用人工智慧技術的優勢,開發了「急診診斷輔助系統」。該系統基於最前沿的人工智慧技術,通過深度學習算法對海量的臨床數據進行訓練。這些數據來源於多個醫療機構,涵蓋了各種急診病症的典型案例。通過不斷學習和優化,系統能夠識別出各種急診病症的特徵,如患者的症狀、體徵以及相關的醫學檢查結果。在接收到新的急診病例時,系統能夠快速、準確地對其進行診斷。同時,系統還具備強大的大數據分析功能。它能夠根據患者的病史、實時監測數據以及相關的醫學知識庫,為患者提供個性化的治療方案。這種個性化的治療方案不僅考慮了患者的當前狀況,還結合了其過往病史和可能的併發症風險。這一創新顯著提高了急診診斷的準確性和效率,減輕了醫生的工作負擔,提升了整體醫療服務質量。特別是在面對複雜和罕見病症時,人工智慧系統能夠提供有價值的參考信息,幫助醫生作出更為精準的判斷,從而有效提升患者的恢復效果和存活率。

蘇豐鳴的技術成果自問世以來,便受到同行的廣泛關注。目前,這些技術已在多家醫院投入使用,顯著提高了急診科的診斷效率和CPR成功率。

業內專家認為,這些技術不僅為醫療機構節約了人力和時間成本,更挽救了無數患者的生命。隨著應用的不斷推廣,蘇豐鳴的技術成果在國外也獲得了廣泛認可,對國際範圍內的急診醫學發展和數智化轉型產生了深遠影響。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495d7b2bcd509df078bc19bcdfbf86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