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年經濟13大信號

2023-12-13   筆記俠

原標題:解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年經濟13大信號

內容來源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New Economist。

責編| 金木研 排版| 五月

第 7911 篇深度好文:3033 字 | 7分鐘閱讀

內容來源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New Economist。

責編| 金木研 排版| 五月

第 7911 篇深度好文:3033 字 | 7分鐘閱讀

商業思維

筆記君說: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舉行。此次會議,對於2024的部署主要有以下幾點:

1.宏觀政策

落實好結構性減稅降費政策。

黨政機關要習慣過緊日子。

發揮好貨幣政策工具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盤活存量、提升效能,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科技創新、綠色轉型、普惠小微、數字經濟等方面的支持力度。

要增強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加強財政、貨幣、就業、產業、區域、科技、環保等政策協調配合,把非經濟性政策納入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評估,強化政策統籌,確保同向發力、形成合力。

加強經濟宣傳和輿論引導,唱響中國經濟光明論。

2.科技創新

要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特別是以顛覆性技術和前沿技術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發展新質生產力。

加快推動人工智慧發展。

打造生物製造、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若干戰略性新興產業,開闢量子、生命科學等未來產業新賽道,廣泛應用數智技術、綠色技術,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3.擴大內需

要激發有潛能的消費,擴大有效益的投資,形成消費和投資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

積極培育智能家居、文娛旅遊、體育賽事、國貨「潮品」等新的消費增長點。

要以提高技術、能耗、排放等標準為牽引,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

4.重點領域改革

要謀划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重大舉措。要謀劃新一輪財稅體制改革,落實金融體制改革。

5.擴大開放

放寬電信、醫療等服務業市場准入。

認真解決數據跨境流動、平等參與政府採購等問題。

打造「投資中國」品牌。

切實打通外籍人員來華經商、學習、旅遊的堵點。

6.化解風險

要統籌化解房地產、地方債務、中小金融機構等風險,嚴厲打擊非法金融活動,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

7.「三農」工作

以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確保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為底線,以提升鄉村產業發展水平、提升鄉村建設水平、提升鄉村治理水平為重點,強化科技和改革雙輪驅動,強化農民增收舉措,集中力量抓好辦成一批群眾可感可及的實事,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探索建立糧食產銷區省際橫向利益補償機制,改革完善耕地占補平衡制度。

8.協調發展

推動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新型城鎮化建設,形成城鄉融合發展新格局。

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

優化重大生產力布局,加強國家戰略腹地建設。

9.生態文明

建設美麗中國先行區,打造綠色低碳發展高地。

10.民生保障

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線。

更加突出就業優先導向,確保重點群體就業穩定。

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體系,發展銀髮經濟,推動人口高質量發展。

11.增強責任感使命感

抓住一切有利時機,利用一切有利條件,看準了就抓緊干,能多干就多干一些,努力以自身工作的確定性應對形勢變化的不確定性。

12.注意四種關係

注意把握和處理好速度與質量、宏觀數據與微觀感受、發展經濟與改善民生、發展與安全的關係,不斷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

13.準確把握政策取向

在政策實施上強化協同聯動、放大組合效應,在政策儲備上打好提前量、留出冗餘度,在政策效果評價上注重有效性、增強獲得感。

一、解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

今天,在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舉行的2023-2024中國經濟年會上,中央財辦分管日常工作副主任、中央農辦主任韓文秀表示,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諸多有利條件和重要機遇,總的來看,機遇大於挑戰。

韓文秀表示,我國宏觀政策空間仍然較足,物價水平較低,中央政府債務水平不高,財政政策、貨幣政策還有較大的空間。

今年,我國增發1萬億元國債,出台一攬子化解地方債務風險方案,下調存款準備金率等等,這些政策效應將在明年持續釋放。

此外,全面深化改革為發展注入新動力,我國具有產業體系完備、配套能力強的獨特優勢,人工智慧、商業航天、量子科技、生物製造等領域技術加快突破。以低碳節能環保為標準的綠色發展推動生產和消費加速轉型,這些將為我國經濟發展提供更大紅利和更為廣闊的舞台。

1.今年我國汽車出口將超過500萬輛 創新歷史紀錄

中央財辦分管日常工作副主任、中央農辦主任韓文秀介紹,今年我國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大約是30%以上,仍是世界經濟最大的引擎。我國出口占國際市場的份額維持在14%略高的水平。

韓文秀介紹說,今年主要貿易大國出口出現下降,而我國進出口額同比基本持平,甚至略微增長,出口占國際市場的份額維持在14%略高的水平,外匯儲備規模保持在3萬億美元以上,人民幣匯率基本穩定。

我國具有產業體系完備配套能力強的獨特優勢,在全球產業鏈、供應鏈中居於重要的位置。汽車、造船等製造業展現出很強的國際競爭力。

今年,我國汽車出口將超過500萬輛,創新的歷史紀錄,科技創新實現新的突破,湧現出了不少里程碑式的創新成果。

2.今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有望圓滿實現

韓文秀介紹說,2023年,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有望圓滿實現,今年我國經濟運行波浪式發展,曲折式前進,總體上呈現增速較高,物價較低,就業平穩,國際收支基本平衡的格局。

一季度經濟同比增長4.5%,二季度增長6.3%,三季度增長4.9%。現在不少機構預測全年經濟增長5.2%左右,全年經濟同比增速表現為前低、中高、後穩的態勢。

3.先立後破不能脫離實際 急於求成

韓文秀表示,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要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後破。

穩中求進就是把穩作為大局和基礎,多出有利於穩預期、穩增長、穩就業的政策,謹慎出台收縮性、抑制性舉措。

以進促穩,就是要把進作為方向和動力,在轉方式、調結構、提質量、增效益上積極進取,鞏固穩中向好的基礎。先立後破就是要統籌兼顧穩和進,該立的要積極主動地立起來。該破的要在立的基礎上堅決地破。同時要穩紮穩打,把握好時、度、效,不能脫離實際,急於求成。

4.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強化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

價格水平是宏觀經濟的溫度計,太高或者是太低都不好,要使物價保持在溫和、適度水平,金融要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這五篇大文章,促進社會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形成經濟和金融之間的良性循環。

韓文秀還說,要強化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實踐表明,除了直接的經濟政策之外,許多非經濟性政策也對經濟運行產生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因此要堅持系統觀念,既要加強財政、貨幣、就業、產業、區域、科技等政策之間的協調配合,也要把非經濟性政策納入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評估,使各類政策更好協同發力,增強合力。

5.安排適度規模的赤字、地方政府專項債券、中央預算內投資、中央轉移支付

韓文秀表示,要安排適度規模的赤字、地方政府專項債券、中央預算內投資、中央轉移支付,落實好結構性減稅降費政策。

關鍵是要優化財政支出結構,把錢用在刀刃上,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和政策效果,要嚴格轉移支付資金監管,嚴肅財經紀律,嚴控一般性支出,要兜牢基層三保底線,做到民生有保障,財政可持續。

6.債務低風險地區要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上能快則快

韓文秀表示,圍繞推動高質量發展,紮實做好重點經濟工作,持續有效防範化解重點領域風險,要堅持系統觀念,統籌化解房地產、地方債務、中小金融機構等風險,要完善相關的基礎性制度,加快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要有效實施一攬子化解地方債務的方案,債務低風險地區要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上能快則快。

特別是經濟大省要真正挑起大梁,為穩定全國經濟做出更大貢獻。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筆記俠立場。

分享、點贊、在看,3連3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