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7點
「走進神秘的中亞」專題直播
火熱繼續!
同中央民族大學
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副教授、
中國少數民族研究中心
邊疆民族研究所所長一起,
觀全球史中的中亞,
參與互動抽獎 贈書福利多多哦
讓我們一起期待吧!
京東入口 |
噹噹App掃碼 |
天貓App掃碼 |
快手入口 |
百度app掃碼 |
B站入口 |
微博入口 |
i商務入口 |
抖音入口 |
一點資訊 |
直播tips:京東、噹噹、快手、B站、i商務、微博、百家號、一點資訊等平台同步袁劍老師PPT頁面 |
1.《 亞歷山大遠征記》
〔古希臘〕阿里安 著
〔英〕E.伊利夫·羅布遜 英譯 李活 譯
阿里安(約96—180),古羅馬時代的希臘人,曾任卡帕多西亞總督、雅典執政官。其所著《亞歷山大遠征記》是古代流傳下來的為數極少的有關亞歷山大的傳記。
該書敘述了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從公元前334年至公元前323年,率軍親征波斯帝國,先沿地中海東岸南下直抵埃及,後回兵小亞細亞,東征波斯本土,直至印度西北部,建立強大的馬其頓帝國的過程。其所引用的資料翔實可靠,力圖避免虛構,客觀公允,是研究希臘化時代的史學經典。
識別二維碼 一鍵購買
2. 《治國策》
〔波斯〕尼扎姆·莫爾克 著
藍琪 譯
尼扎姆·莫尼克以曾任塞爾柱帝國宰相近三十年之資,寫下《治國策》一書,以為蘇丹們所鏡鑒。
書中探討社會中的正義、有效統治、政府角色以及國家所面臨的威脅等問題,提出對塞爾柱帝國的政治、經濟、司法和宗教的看法和建議。該書反映了9-11世紀西亞、中亞和北非的經濟、政治、司法、宗教、文化和意識諸多方面的情況,是11世紀末留下來的著名文學作品和珍貴的史學著作,也是研究這些地區不可多得的原始資料。
識別二維碼 一鍵購買
3.《史集》(一至三卷)
〔波斯〕拉施特 主編
余大鈞、周建奇 譯
本書是中世紀波斯著名政治家、史學家拉施特(1247—1318)主編的一部久負盛名的世界史名著,是研究中世紀亞歐各國的歷史,特別是蒙古史、元史和我國古代北方少數民族史,以及研究古代游牧民族社會制度、族源、民族學的重要資料。中譯本是原書第一編蒙古史,包括第一至三卷。
書中記載了十三世紀以前中國北方各遊牧部落重要人物的事跡;蒙古地區諸部落的起源、分支和親屬關係;蒙古等中國古代北方遊牧部族的日常生活、衣食住行、風俗習慣、宗教信仰等情況;蒙古諸部和其他遊牧部落生產發展、氏族部落組織、階級和階級關係、軍事制度、政治制度、習慣法等內容,具有極高的史料價值,被譽為「歷史百科全書」、「中世紀最重要的文獻之一」。
識別二維碼 一鍵購買
4.《世界征服者史》(上下冊)
〔伊朗〕志費尼 著
何高濟 譯
志費尼(1226—?),伊朗歷史學家。他在20歲前已開始為蒙古政府服務,並且幾次入朝蒙古首都哈剌和林。
本書記錄了13世紀蒙古帝國興起與強大時期的大量史實,可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包括成吉思汗、窩闊台汗和貴由汗時期的歷史;第二部分包括當時的中亞和波斯史;第三部分則以較大篇幅敘述了蒙哥汗基及其統治初期的史實 。本書是波斯文學的瑰寶,對於研究蒙古帝國歷史也是非常寶貴的文獻資料。
識別二維碼 一鍵購買
5. 《草原帝國》
〔法〕勒內·格魯塞 著
藍琪 譯
勒內·格魯塞(1885—1952),法國著名歷史學家,以中亞和遠東史、東方學知名。
《草原帝國》是格魯塞最知名的代表作,詳細且系統地描寫了關於歐亞大陸遊牧民族的三千年歷史,在上自新石器時代,下訖公元18世紀晚期蒙古諸汗國的時間跨度上,闡述草原各地各國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民族複雜、政治紛亂、朝代更迭和關係錯綜的歷史,描繪了大草原幾千年來雄偉壯闊、氣勢恢宏的偉大篇章。
識別二維碼 一鍵購買
6.《蒙古帝國史》
〔法〕雷納·格魯塞 著
龔鉞譯
雷納·格魯塞(1885—1592,一譯勒內·格魯塞),法國歷史學家、東方學家,他將主要的幾種蒙古史源(中國的、波斯的和蒙古的)互相比較和對證,寫成一部系統的蒙古史,很有參考價值。
格魯塞此書,上溯蒙古民族的起源,說明蒙古國家的形成和蒙古帝國的成立,至忽必烈征服中國,拔都和旭烈兀等征服俄羅斯和波斯之後,蒙古帝國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在敘事方面,蒙古史素稱難讀,而作者的文筆之簡潔,敘事之生動,易於閱讀,「有它在文學上的成就」 。
識別二維碼 一鍵購買
7. 《多桑蒙古史》
〔瑞典〕多桑 著
馮承鈞 譯
該書是瑞典著名東方學家多桑(1780-1855)參用阿拉伯文和波斯文等稀見史料,用法文撰寫的一部享譽中外學界的蒙古史。多桑精通歐洲諸國語及土耳其、波斯、阿拉伯、亞美尼亞語,又得以利用巴黎所藏東方文獻,全面地檢查了有關蒙古史的穆斯林文獻,充分利用了波斯、阿拉伯以及拉丁、亞美尼亞等各種文字史料,以及宋君榮、馮秉正翻譯的漢文史料。
該書在時間上述自成吉思汗至忽必烈,空間上並言中國以外諸汗國,對十三四世紀時蒙古民族向中亞、西亞的發展,以及達到東歐各地的活動史實等進行了詳細記述。因此,長期以來此書一直是學者們了解蒙元史全貌和有關資料(特別是波斯、阿拉伯文重要史料)的主要參考書。
識別二維碼 一鍵購買
8.《馬可波羅行紀》
〔法〕沙海昂 著
馮承鈞 譯
該書是一位13世紀的威尼斯人記述他經行地中海、歐亞大陸而遊歷中國的奇書,曾風靡世界。它是世界歷史上第一個將地大物博的中國向歐洲人作出報道的著作,書中記錄了中亞、西亞、東南亞等地區的許多國家的情況,而其重點則是關於中國的敘述。這些敘述在中古時代的地理學史,亞洲歷史,中西交通史和中意關係史諸方面,都有著重要的歷史價值。
識別二維碼 一鍵購買
9.《克拉維約東使記》
〔西班牙〕羅·哥澤來滋·克拉維約 著
楊兆鈞 譯
克拉維約是西班牙卡斯蒂利亞王國的宮廷大臣、使節、旅行家及作家,於15世紀初葉奉西班牙國王之命到中亞撒馬爾罕,覲見帖木兒大帝。他以遊記體裁將沿途各地的軍事、政治、文化、宗教以及風土人情、宮廷生活等記載下來,撰成此書。
因此,該書除具有史料價值外,還可以幫助人們一窺當時中亞各民族的文化成就和生活情況。在中亞史學上,這本書作為《馬可波羅行紀》後的又一重要作品,是研究中世紀中亞史的重要歷史文獻。
識別二維碼 一鍵購買
10.《巴布爾回憶錄》
〔印度〕巴布爾著
王治來 譯
巴布爾(1483—1530),帖木兒大帝後裔,印度莫臥兒王朝的創建者,也是著名詩人和察合台文大師。該書稿是巴布爾的代表作,敘述了從1478年直至1530年作者去世之前不久的史實。
全書是用察哈台文撰寫,以時間為經,以事實為緯,逐年記述自己的經歷,對於某些人物、事件的歷史、緣由以及某些地區的自然、人文情況也做了詳細介紹。本書是當代人寫當代史,具有第一手史料價值,而巴布爾本人就是他那個時代歷史的重要參與者、推動者和創造者,因而價值巨大。
識別二維碼 一鍵購買
11.《東域紀程錄叢》
〔英〕裕爾 著
〔法〕考迪埃 修訂 張緒山 譯
亨利•裕爾(1820-1889),是近代公認的歷史地理學權威學者,著名漢學家。
本書是19世紀英國漢學研究的標誌性成果,記錄了中世紀末葉以前西方世界對中國的認知過程,幾乎囊括了迄至當時所知道的有關東方歷史的全部知識,充分顯示了裕爾廣博的東方人文地理知識和深刻犀利的考證、分析能力,其學術價值自出版後即受到眾多西方漢學研究者的普遍關注。
識別二維碼 一鍵購買
12. 《西域考古記》
〔英〕斯坦因 著
向達 譯
斯坦因(1862—1943),英國考古學家、探險家,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中亞考古領域集大成的領軍人物,是今天英國與印度所藏敦煌與中亞文物的主要搜集者,也是最早的研究者與公布者之一。
《西域考古記》是斯坦因對中國新疆及中亞地區進行四次探險的紀實之作。書中通過記錄大量的考古挖掘,首次揭開了諸如樓蘭、尼雅等古國的神秘面紗,具有十分珍貴的史料意義,對於我們了解該地區的歷史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識別二維碼 一鍵購買
13.《阿拉伯伊斯蘭文化史》(全八冊)
〔埃及〕艾哈邁德·愛敏 著
納忠 朱凱 史希同 等譯
艾哈邁德·愛敏(1886—1954),20世紀阿拉伯世界最負盛名的伊斯蘭學者之一,畢生致力於阿拉伯歷史的研究。
本書共三卷八冊,在阿拉伯伊斯蘭世界產生了廣泛影響。該書根據大量原始史料,敘述了伊斯蘭教產生之前阿拉伯地區的情況,並詳細記載和論述了伊斯蘭教產生後阿拉伯伊斯蘭國家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和學術活動,特別詳細地論述了伊斯蘭教各教派的起源和發展,被阿拉伯學術界譽為「劃時代的伊斯蘭百科全書」,是研究阿拉伯伊斯蘭歷史文化的重要史籍。
識別二維碼 一鍵購買
14. 《中國伊朗編》
〔美〕勞費爾 著
林筠因 譯
美國著名東方學者勞費爾(1874—1934)所著《中國伊朗編》是他一生著作中較重要的一種,也是歐美東方學很有代表性的作品。作者在語言學、人類學、植物學、礦物學方面都受過專門訓練。
本書可以說是他探討東方名物、語言、制度各方面專門問題所得成果的總匯。首先是中國和古代西域植物的傳播關係;其次是關於中亞紡織品、礦物和漢籍著錄的伊朗史上薩珊王朝的官制。該書是研究中西交通史的經典,也是中國博物學研究的典範之作。
識別二維碼 一鍵購買
15. 《東方的文明》(全兩冊)
〔法〕勒內·格魯塞 著
常任俠、袁音 譯
勒內·格魯塞(1885—1952),法國著名歷史學家,以中亞和遠東史、東方學知名。本書是其代表作,自1929年起陸續問世,即在東西學術界引起巨大反響,至今仍為世界東方學名著和必讀書目。
全書選取四個亞洲古代文化中心――圍繞兩河流域的中近東、印度、中國、日本,以翔實的資料和豐富的插圖,生動地介紹論述了四地的藝術文明史,既是學術、資料價值很高的東方學著作,也是了解東方文明(特別是藝術珍品)的簡明教科書。
識別二維碼 一鍵購買
16. 《金帳汗國興衰史》
〔蘇〕鮑里斯·格列科夫 亞歷山大·雅庫博夫斯基 著
余大鈞 譯
作者鮑里斯·格列科夫(1882—1953)和亞歷山大·雅庫博夫斯基(1886—1953)是沙俄末期至蘇聯時期研究金帳汗國及基輔羅斯的頂尖學者。本書是關於金帳汗國歷史最重要的著作之一,也是唯一一部被翻譯成中文的相關領域專著。金帳汗國由成吉思汗長子朮赤及朮赤之子拔都遠征南俄草原建立,綿延近三百年,對羅斯地區的歷史發展產生了至關重要的影響。
本書詳細描寫了金帳汗國的政治、經濟、社會生活狀況,論述其興衰過程和原因,闡述了蒙古封建統治對俄羅斯統一中央集權國家的形成所產生的影響。作者利用了大量波斯和阿拉伯文史料、古羅斯編年史資料、金帳汗的敕令及中亞等地考古發掘的成果,匯聚了幾代歷史學家對蒙古在俄羅斯統治的研究成果,在今天仍然具有很高價值。
識別二維碼 一鍵購買
歷史是什麼?人為什麼要學習歷史?人們的歷史記錄是真實的嗎?以史為鑑到底有什麼含義,有實用意義嗎?這一連串的問題不僅讓專家乃至思想家絞盡腦汁,就是一般的人也經常問著這樣的問題。尤其是中國人,因為中國是史學大國,那浩如煙海的歷史典籍構成了中華文明最重要的部分。
但要解答這些問題,光是閱讀和研究中國史書顯然是不夠的,特別是進入近代,西方史學無疑已經成為世界史學的核心部分。這套叢書正是為了讓人們能以更深刻和更廣博的視角來審視和回答這些問題而出版的。
本套叢書將西方史學經典幾乎網羅殆盡,從被稱為「史學之父」的希羅多德的《歷史》到近代著名史學家吉本的《羅馬帝國衰亡史》,直至最新銳的史學流派年鑑學派的奠基之作《封建社會》(馬克·布洛赫著)均被包容進去。
不僅是西方的史學著作,本套叢書另一個與眾不同之處就是不分東西,廣泛收錄,如《印卡王室述評》《治國策》《東南亞的貿易時代》《琉璃宮史》《巴布爾回憶錄》等,或為一個國家,或為一個地區,或為一個失落的文明,世界就是在這時空的交錯和流逝中展現了其真相和意義。
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歷史學·地理學(172種)
識別二維碼 一鍵購買
第一輯
1、塔西佗《編年史》
2、法蘭克人史 [法蘭克]格雷戈里 著
3、法國革命史 [法]米涅 著
4、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化 [瑞士]布克哈特 著
5、古代社會(上下冊) [美]路易斯·亨利·摩爾根 著
6、地理學性質的透視 [美]R. 哈特向 著
第二輯
7、高盧戰記 [古羅馬]凱撒 著
8、佛羅倫斯史 [意]尼科洛·馬基雅維里 著
9、路易十四時代 [法]伏爾泰 著
10、偉大的德國農民戰爭(上下冊) [德]戚美爾曼 著
第三輯
11、希羅多德《歷史》(上下冊) [古希臘]希羅多德 著
12、伯羅奔尼撒戰爭史(上下冊) [古希臘]修昔底德 著
13、長征記 [古希臘]色諾芬 著
14、亞歷山大遠征記 [古希臘]阿里安 著
15、羅馬史(上下卷) [古羅馬]阿庇安 著
16、塔西佗《歷史》 [古羅馬]塔西佗 著
17、阿古利可拉傳 日耳曼尼亞志 [古羅馬]塔西佗 著
18、查理大帝傳 [法蘭克]艾因哈德 聖高爾修道院僧侶 著
19、克拉維約東使記(修訂本) [西班牙]克拉維約 著
20、拿破崙時代(上下卷) [法]喬治·勒費弗爾 著
21、摩奴法典
第四輯
22、內戰記 [古羅馬]凱撒 著
23、史集(共三卷) [波斯]拉施特 主編
24、一六四〇年英國革命史 [法]基佐 著
25、歷史學的理論和實際 [意]貝奈戴托·克羅齊 著
26、古代的地理學 [蘇聯]波德納爾斯基 著
27、大陸和海洋的形成 [德]阿·魏根納 著
28、地理學——它的歷史、性質和方法 [德]阿爾夫雷德·赫特納 著
第五輯
29、新科學(上下冊) [意]維柯 著
30、十九世紀歷史學與歷史學家 [英]G. P. 古奇 著
31、新史學 [美]詹姆斯·魯濱孫 著
32、地理學思想史 [ 美] 普·詹姆斯 傑• 馬丁 著
第六輯
33、工作與時日 神譜 [古希臘]赫西俄德 著
34、西印度毀滅述略 [西]巴托洛梅·德拉斯·卡薩斯著
35、英吉利教會史 [英]比德 著
36、征服新西班牙信史(上下冊) [西班牙]貝爾納爾·迪亞斯·德爾·卡斯蒂略 著
37、氣候與生命 [蘇聯]л.C. 貝爾格 著
38、理論地理學 [美]威廉·邦奇 著
第七輯
39、喀提林陰謀 朱古達戰爭 [古羅馬]撒路斯提烏斯 著
40、羅馬十二帝王傳 [古羅馬]蘇維托尼烏斯 著
41、羅馬帝國衰亡史(上下冊) [英]愛德華·吉本 著
42、秘魯征服史 [美]普雷斯科特 著
43、舊制度與大革命 [法]托克維爾 著
44、憲章運動史 [英]甘米奇 著
45、歷史著作史(上下卷) [美]湯普森 著
46、蒙古帝國史 [法]雷納·格魯塞 著
47、歷史的觀念 [英]柯林武德 著
48、地理學的性質——當前地理學思想述評 [美]理察·哈特向 著
49、地理學中的解釋 [英]大衛·哈維 著
第八輯
50、巴布爾回憶錄 [印度]巴布爾 著
51、印卡王室述評 [秘魯]印卡·加西拉索·德拉維加著
52、風俗論(全三冊) [法]伏爾泰 著
53、法國文明史(全四卷) [法]基佐 著
54、宗教與資本主義的興起 [ 英] 理察·亨利·托尼著
55、草原帝國 [法]勒內·格魯塞 著
56、英國工人階級的形成 [ 英]E. P. 湯普遜著
57、地中海與菲利普二世時代的地中海世界(全二卷) [法]費爾南·布羅代爾 著
58、人文地理學問題 [法]阿·德芒戎 著
第九輯
59、世界征服者史(上下冊) [伊朗]志費尼 著
60、盎格魯- 撒克遜編年史
61、西方的興起 [美] 威廉·H. 麥克尼爾 著
62、中世紀的城市 [比利時]亨利·皮雷納 著
63、阿拉伯 伊斯蘭文化史 [埃及] 艾哈邁德·愛敏 著
64、歷史是什麼? [英]E. H. 卡爾 著
65、希臘史 [英]N. G. L. 哈蒙德 著
第十輯
66、封建社會(上下卷) [法]布洛赫 著
67、中世紀之秋 [荷] 約翰·赫伊津加 著
68、古代城邦 [法] 古朗治 著
69、俄國史教程(1-5 卷) [俄] 瓦·奧·克柳切夫斯基 著
70、蒙塔尤 [法]勒華拉杜里 著
71、往年紀事 [俄] 拉夫連季 編
72、歐洲文明史 [法]基佐 著
73、宗教改革史(上下卷) [英] 托馬斯•林賽 著
第十一輯
74、明日的田園城市 [英]埃比尼澤·霍華德 著
75、歷史的地理樞紐 [英]哈·麥金德 著
76、工業區位論 [德]阿爾弗雷德·韋伯 著
77、戰爭史(上下冊) [拜占庭]普洛科皮烏斯 著
78、三十年戰爭史 [德]席勒 著
79、琉璃宮史(上中下卷)
80、論歷史上的英雄、英雄崇拜和英雄業績 [英]卡萊爾 著
81、美國憲法的經濟觀 [美]比爾德 著
82、思想自由史 [英]伯里 著
83、法國革命史 [法]馬迪厄 著
84、美國文明的興起(上下卷) [美]比爾德夫婦 著
85、美國政治傳統及其締造者 [美]霍夫施塔特 著
86、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國際關係 [英]E. H. 卡爾 著
87、英國的家庭、性與婚姻1500-1800 [英]勞倫斯·斯通 著
88、聖路易(上下卷) [法]勒高夫 著
89、德國南部中心地原理 [德]沃爾特·克里斯塔勒 著
90、區位和土地利用——地租的一般理論 [美]威廉·阿朗索 著
91、比較城市化——20世紀的不同道路 [美]布賴恩·貝利 著
第十二輯
92、哥特史 [拜占庭] 約達尼斯 著
93、法國革命史 [法]喬治·勒費弗爾 著
94、十六世紀的無信仰問題 [法]呂西安·費弗爾 著
95、萊茵河 [法]呂西安·費弗爾 著
96、經濟空間秩序 [德]奧古斯特·勒施 著
97、哲學與人文地理學 [英]R. J. 約翰斯頓 著
98、地理學與地理學家 [英]R. J. 約翰斯頓 著
第十三輯
99、德國的浩劫 [德]邁內克 著
100、馬可波羅行紀
101、作為思想和行動的歷史 [意]克羅齊 著
102、中世紀史學史 [俄]科斯敏斯基 著
103、論一元論歷史觀的發展問題 [俄]普列漢諾夫 著
104、法國大革命講稿 [英]阿克頓 著
105、西域考古記 [英]斯坦因 著
106、革命節日 [法]莫娜·奧祖夫 著
第十四輯
107、歷史的輝格解釋 [英]赫伯特·巴特菲爾德 著
108、論李維羅馬史 [意]馬基雅維里 著
109、多桑蒙古史 [瑞典]多桑 著
110、巴黎,19 世紀的首都 [德]瓦爾特·本雅明 著
111、治國策 [波斯]尼扎姆·莫尼克 著
112、古代世界的政治 [英]芬利 著
113、東南亞的貿易時代:1450-1680 年 [澳]瑞德 著
114、劫餘錄 [法]阿伯拉爾 著
第十五輯
115、羅馬史(全四冊) 〔德〕特奧多爾·蒙森 著
116、神聖羅馬帝國 〔英〕詹姆斯·布賴斯 著
117、十九世紀歐洲史〔意〕克羅齊 著
118、中國伊朗編〔美〕勞費爾 著
119、東方的文明(全兩冊) 〔法〕勒內·格魯塞 著
120、世界歷史與救贖歷史〔德〕洛維特 著
121、中世紀與文藝復興 〔意〕歐金尼奧·加林 著
122、羅芒狂歡節〔法〕勒華拉杜里 著
123、羅馬共和國政制〔英〕安德魯·林托特 著
124、製造路易十四 〔英〕彼得·伯克 著
125、沙鄉年鑑 〔美〕奧爾多·利奧波德 著
126、發現鄉土景觀 〔美〕約翰·布林克霍夫·傑克遜 著
第十六、十七輯
127、《羅馬革命》 [英] 塞姆 著
128、《君士坦丁傳》 [古羅馬] 尤西比烏斯 著
129、《試談另一個中世紀:西方的時間、勞動和文化》 [法] 勒高夫 著
130、《俄國革命史》[蘇] 托洛茨基 著
131、《屠貓狂歡》 [美] 羅伯特·達恩頓 著
132、《論<獨立宣言>》 [美] 卡爾·貝克爾 著
133、《面對死亡的人》[法] 菲利普·阿里耶斯著
134、《日本文化史研究》 [日] 內藤湖南 著
135、《何為封建主義》 [比] 岡紹夫 著
136、《李希霍芬中國旅行日記》[德] 費迪南德·馮·李希霍芬 著;[德] E.蒂森 選編
137、《馬唐草邊疆》[美] 肯尼斯·傑克遜 著
138、《戀地情結》[美] 段義孚 著
139、《古代民主與現代民主》[英] M.I.芬利 著
140、《巴黎高等法院史》[法] 伏爾泰 著
141、《印度與世界文明》[印] D.P.辛加爾 著
142、《十五至十八世紀的物質文明、經濟和資本主義》[法] 布羅代爾 著
143、《東南亞的印度化國家》[法] G·賽代斯 著
144、《馬戛爾尼使團使華觀感》[英] 約翰·巴羅喬治·馬戛爾尼 著
145、《文明中的城市》[英] 彼得·霍爾 著
146、《古希臘的神話與宗教》[法] 讓-皮埃爾·韋爾南著
147、《古埃及<亡靈書>》金壽福 譯註
148、《羅得島海岸的痕跡》 [美] 克拉倫斯•格拉肯 著
第十八輯
149、《拜占庭帝國史:324—1453》[美]A.A.瓦西列夫 著
150、《英國革命:1688-1689》[英]G.M.屈威廉 著
151、《金帳汗國興衰史》[蘇] 鮑里斯·格列科夫;[蘇] 亞歷山大·雅庫博夫斯基 著
152、《國王神跡》馬克·布洛赫
153、《風土》[日]和辻哲郎 著
154、《中世紀史料學》[蘇]亞·德·柳勃林斯卡婭 著
155、《英格蘭景觀的形成》[英]W.G.霍斯金斯 著
156、《文明及其內涵》[美]布魯斯·馬茲利什 著
157、《小說鑒史》[法]莫娜·奧祖夫 著
158、《人類生態學》傑拉爾德·G.馬爾騰
159、《嬗變的大都市:關於城市的概念》[美]維托爾德·雷布琴斯基 著
第十九輯
160、《爭奪歐洲霸權的鬥爭:1848-1918》[英] A.J.P.泰勒 著
161、《德國的歷史觀》[德] 格奧爾格·G.伊格爾斯 著
162、《英國個人主義的起源》[英]艾倫·麥克法蘭 著
163、《生態,社區與生活方式》[挪威] 阿恩·納斯 著
164、《地方與無地方》[加拿大] 愛德華·雷爾夫 著
165、《古代經濟》[英]M.I.芬利 著
166、《煉獄的誕生》[法]雅克·勒高夫 著
167、《阿美士德使團出使中國日誌》[英]亨利·埃利斯 著
168、《東域紀程錄叢》[英]亨利·裕爾(Henry Yule)撰 [法]考迪埃 修訂
169、《歷史主義的興起》[德]弗里德里希·邁內克 著
170、《魏瑪共和國史》[瑞士]埃里希·艾克 著
171、《法蘭西的特性》[法]費爾南·布羅代爾 著
172、《空間的生產》[法]亨利·列斐弗爾 著
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彩虹牆」
漢譯世界學術名著·珍藏本
識別二維碼 一鍵購買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492576297_228930-s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