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國慶檔前瞻,屬於主旋律的新紀錄會誕生嗎?

2021-09-28     一起拍電影

原標題:2021國慶檔前瞻,屬於主旋律的新紀錄會誕生嗎?

作者 / 無念

中秋檔過後,冷清了大半個月的電影市場被稍微提振了一番,這幾天的工作日大盤又退回到了五千萬以下,整個行業似乎都在憋著一口氣兒,要等到本周即將來臨的國慶節,好好地釋放一下。

國慶節是個大檔期,也是每年繼春節檔以外體量第二大的檔期。考慮到國慶檔擁有長達七天的超長假期,因此也往往能夠蓄力更大的票房能量。

過去的兩年,2019和2020年國慶檔大盤分別達到了44.66億和39.67億,而今年初春節檔的大盤更是高達78.42億,本以為,春節檔票房紀錄的刷新是電影市場整體向好的標誌,但沒想到接下來的很長一段時間內,整體大盤都不溫不火,甚至還誕生了「史上最差」暑期檔。在這樣的基礎上,今年的國慶檔毫無疑問也被寄予厚望。

那麼,前瞻2021國慶檔,究竟釋放出了哪些信號呢?即將啟幕的這一屆國慶檔又意味著什麼?

《長津湖》預售成績領先,

頭部梯隊優勢更加明顯

今年國慶檔總共有八部影片加入戰局,但從目前預售的情況來看,今年國慶檔的情況尚顯冷清,且頭部影片與腰部影片之間的差距更為明顯。

一般來說,預售開啟的時候便意味著國慶檔大幕的正式拉開,這個時間越早,無疑會對整體大盤的促進作用更明顯。比如像2019年,國慶檔三部影片提前三周開啟預售,到國慶檔之前均實現預售破億的成績。

然而今年,不僅預售時間推遲,而且從預售的趨勢以及整體的累計情況來看,都不太理想。截至目前,國慶檔還沒有出現預售破億的影片,累計票房也才剛剛破億。相比而言,2019年國慶檔三部影片提前三周開預售,9月28號三部影片均破億;2020年國慶檔儘管預售時間較晚,僅提前了一周,但在國慶檔的前兩天,累計預售票房仍然突破了1.5億。對比之下,今年國慶檔的預售確實不如以往。

9月15日,《長津湖》《我和我的父輩》等五部影片率先開啟預售,從時間上看,預售開啟的時間要早於去年。目前國慶檔預售第一是《長津湖》,第二為《我和我的父輩》,至於其他影片預售成績全部在500萬以下。

此外,《我和我的父輩》已宣布於27-29日連續三天開啟大範圍超前點映。同樣展開點映的,還有預售成績暫時排在第三位的《探探貓人魚公主》和第五位的《五個撲水的少年》。這兩者都是10月1日正式公映,前者選在了中秋節假期展開點映,後者則在9月30日晚上開啟點映。從這點上看,點映的開啟無疑讓今年國慶檔之戰提前打響。

從目前9月30日首日的大盤情況來看,單日票房已經超過5000萬,其中《長津湖》一部影片的占比高達80%。排片方面,《長津湖》以超過60%的排片比穩坐第一把交椅,《我和我的父輩》晚上6點才正式開畫,目前排片占比超過20%,兩部影片累計占據了超過4/5的市場排片,而《罐頭小人》的首日排片比僅有4%左右,《五個撲水少年》的點映排片比為2.2%。儘管屆時排片比仍會有所浮動,但《長津湖》的優勢仍然是顯而易見的。

八部影片一半動畫,主旋律依然占據高地

雖然有近十部影片公映,但是整體上來看,今年國慶檔的內容生態算不上豐富。

在今年國慶檔影片里,有一半都是低幼動畫和兒童向的作品。考慮到該類型的受眾較為局限,因而除了帶孩子前去觀看的成年人以外,這些影片或許無法撬動更廣泛的市場。因而真正意義上具備市場競爭力的,其實只有《長津湖》《我和我的父輩》和《五個撲水的少年》這三部電影。

從類型上看,《長津湖》屬於戰爭片。無論從導演班底還是卡司陣容,抑或是題材來看,本片都是這屆國慶檔最大的一張王牌,具備著衝擊國慶檔票房紀錄的資質。而就在上周,本片也作為北影節開幕片進行了首場放映,並於25日舉辦了首映禮,映後口碑表現也不錯,可見其是今年國慶檔的核心選手之一。

《我和我的父輩》是繼《我和我的祖國》以及《我和我的家鄉》後的系列第三部,前兩部的票房分別達到了31.7億和28.29億的票房,在廣大觀眾心目中擁有比較強的IP號召力。這次的《父輩》由吳京、章子怡、徐崢、沈騰四位擔任導演,各自創作一個篇章,講述不同年代下每代人與父輩以及時代產生的關聯,保持了該系列一貫的高水準。這一IP系列連續三年在國慶檔登場,積累了不俗的觀眾基礎與市場影響力,因而《我和我的父輩》在類型、陣容等方面也優勢鮮明。

至於光線的青春片《五個撲水的少年》,從一開始的暑期檔813來到了如今的國慶檔930。本片集結了青春、運動、喜劇等多種類型元素,在此前也做過了多輪點映和路演活動,前期口碑不錯,有望憑藉口碑實現排片的上漲。但從體量以及類型受眾上來看,這部影片還是難以和前兩者相抗衡。

剩下的影片里,除了《罐頭小人》是真人兒童片,且有一定的奇幻色彩,剩下的四部均為低幼向的冒險動畫片,雖然數量較多,但是類型比較單一,市場體量也相對局限。

而去年的國慶檔,不僅有運動題材的《奪冠》、成人向的動畫《姜子牙》、還有動作喜劇《急先鋒》;再比如2019年,有主打災難元素的《中國機長》;2018年有犯罪懸疑港片《無雙》等等。對比看來,今年的國慶檔影片類型主要集中在劇情、戰爭/歷史、喜劇/青春,以及兒童/低幼動畫等種類上,相比往年來說缺乏一定的多樣性,種類也較為稀缺。

入局公司數量降低,官方背書占比增強

作為一年到頭最重要的大檔期之一,國慶檔也成為了各個影片背後出品公司的兵家必爭之地。無論是傳統的影視公司,還是近幾年發展火熱的網際網路影企,再到部分圈外公司,都希望能夠加入到國慶檔的戰局中,從大檔期的票房紅利中分一杯羹。

市場浮浮沉沉,公司來來去去,在這樣一個風起雲湧的行業里,有哪些公司經受住了市場的錘鍊,整體又展現出了怎樣的新趨勢和新特點呢?

拍sir也統計了今年國慶檔八部影片背後的出品及聯合出品公司,如下圖。

今年國慶檔八部影片背後的參與出品公司數量為85家(含重複公司),而這個數字在近三年國慶檔影片出品公司的數量中,是最少的一年。

相比而言,2019年和2020年都突破了100家,去年更是高達140多家。當然,這與檔期內上映的影片數量也有很大的關係。比如,2019年的「獻禮三巨頭」,每部影片背後都有20家以上的出品方。

而今年,除了《長津湖》和《我和我的父輩》以外,剩下的所有影片背後的出品方都不超過10家,這不僅決定了影片相對較小的製作體量,某種程度上也展現出影片在這個檔期所具備的競爭實力究竟有幾何。

背後出品公司數量最多的為《我和我的父輩》,共36家出品方足足是第二名《長津湖》的兩倍之多。這其中,除了領銜出品的中影以外,還包括四位導演各自(所屬)的公司,分別是北京登峰國際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吳京)、重慶青怡影視文化有限公司(章子怡)、北京真樂道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徐崢)、北京烤拉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沈騰)。另外,出品公司中還有黃建新的上海三次元影業、張一白的上海拾谷影業,以及北京開心麻花影業。

至於本片的聯合出品方,則多為大家所更為熟悉的傳統影視公司,包括貓眼、阿里、博納、新麗、聯瑞、嘉映、萬達、華誼等等;網際網路公司包括新浪、抖音、咪咕等也紛紛入局。另外,像近兩年投身於影視行業的阿那亞影視也躋身其中;還有像是上影集團、內蒙古電影集團、河北電影製片廠、西安電影製片廠等老牌電影製片廠的身影;以及英皇、國影縱橫、中影院線等發行/院線端代表。

除此以外,聯合出品中還有不少官方政府部門的加入,比如其中的之江電影集團有限公司,它的上游大股東是浙江省文化產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實際控制人則是浙江省財政廳。再比如,像是北京中新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它的大股東中國新聞社,背後的股東是國務院僑務辦公室。

再來看《長津湖》,主出品公司里除了博納、中影、華夏、上影、阿里等重要影視公司以外,還有像解放軍八一電影製片廠這樣的軍方資歷背書,吳京的登峰國際也再次上榜。

而聯合出品公司中,除了博納旗下的一些子公司以外,還有像內蒙古電影集團、重慶電影集團這樣的地方電影集團;以及華文映像、合歡影業這樣的新晉影視公司。另外,像中航工業產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它的大股東是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同樣是一家實力雄厚的特大型國企,某種程度上甚至可以說掌握著全國的航空交通命脈。

至於剩下的幾部影片,多由影視公司自行牽頭製作。像是萬達的《罐頭小人》、光線的《五個撲水的少年》,以及華誼的《拯救甜甜圈:時空大營救》,上美影廠的《大耳朵圖圖之霸王龍在行動》等。雖然這些也都是傳統的大型影視製作公司,但是相比上面這兩部影片,資歷還是要弱不少的。

整體看來,僅以大片為例的話,今年加入國慶檔戰局的資方分布,仍然滿足了前兩年「影視公司+創作者公司+網際網路企業+發行/院線端代表」的標配特點,只不過相對來說,今年的網際網路企業和發行/院線端代表的比重稍有降低,而官方/政府所控比重則有相應的提升。有了官方層面的背書,確保內容和思想層面的萬無一失,這恐怕將是未來一段時間內這類主旋律影片的集中趨勢。

宣發規模壓縮,雙線並行趨勢穩定

大檔期競爭需配以大規模的宣發陣仗,每年如國慶檔、春節檔的宣發比拼也向來非常精彩,看向今年國慶檔的宣發情況,依然是雙線並行的模式,同時重心明顯向線上轉移,這既是行業趨勢,也一定程度受到各地不同疫情影響所採取的有效應對措施,如雲首映、直播售票等線上活動的進行。不過相比往年的宣發規模,今年國慶檔顯然也有所壓縮。

《長津湖》儘管沒有開啟大範圍的點映活動,但是於25日開啟了全國33城、7000+觀眾同步專享超前觀影的活動,參加的觀眾不僅獲得了獨一無二的觀影紀念證,更有一封印好的家書,儀式感十足。同時影片首映禮採取線上線下結合進行,北京首映禮同時在抖音平台進行直播,並同步售票,此舉對於拉動影片想看數據以及推進預售成績的助力非常顯著。

此外,在前不久的中秋晚會上,《長津湖》總製片人於冬和主演之一的易烊千璽也亮相晚會對影片進行推介,同時張靚穎演唱的宣傳主題曲《最可愛的人》也在當晚進行現場表演。

《我和我的父輩》則進行了更為積極的超前點映,於27-29日共開啟兩輪點映。其中,27/28日兩天為第一輪超前點映,包括成都、重慶、杭州、武漢、南京等在內的35個一、二線城市;29號則在此基礎上開啟第二輪規模更大的點映,輻射至全國62城,包括北京、上海、深圳等超一線城市在內,以確保優質口碑的進一步擴散。

另一邊《我和我的父輩》開啟了多場線下特別放映活動,為片中的四個篇章及幕後的四組主創團隊分別設置了不同的特別放映活動,如《乘風》觀影現場請了騎兵,《詩》則邀請了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的科研人員,《鴨先知》團隊走進中傳與師生進行互動,可以看出影片的線下宣傳部分針對不同用戶群策劃了不同主題的活動,影片首映禮將在9月29日舉辦。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再一次請到天后王菲合作影片的主題推廣曲《如願》,這也無疑是此次國慶檔音樂物料中最為出彩的一支。

同樣開啟點映的還有《五個撲水的少年》。9月30日晚18:00-21:00,影片在全國範圍內開啟點映。另外,影片還於24下午進行了抖音直播,除了三位演員以外,還邀請了章若楠、任敏組成的「親友團」助陣。

至於《皮皮魯與魯西西之罐頭小人》,請到了青年演員榮梓杉和童話原作者鄭淵潔共同演繹主題曲《你會找到答案》。此外,影片製片人鄭亞旗也於昨日做客淘寶的胡可直播間,向觀眾們發放福利觀影券。

至於其餘幾部低幼動畫,由於受眾較為接近,也就不再贅述了。整體看來,上面這幾部影片都展開了相當程度的宣發動作,線上搭配短視頻及直播平台進行互動,線下依靠首映禮、路演、點映等一系列發行動作擴散實質口碑,通過線上線下的相結合,持續推動影片熱度。

國慶檔只是開始,未來挑戰依舊嚴峻

總體看來,今年國慶檔算不上擁擠,主旋律影片「一家獨大」,其餘影片競爭力薄弱,同時入局的出品方規模以及宣發規模也有所縮減,熱潮不似以往或許是大家理性了,也或許是市場還有待振興。可見,疫情的影響深遠,整個市場的復甦與繼續發展還道路艱辛。

國慶檔對今年的整體大盤究竟意味著什麼?結合今年前三個季度忽熱忽冷的市場情況,國慶檔不僅僅是抬升市場熱度最重要的檔期,更是穩定底盤、注入活力的必要條件。尤其是在今年暑期檔失利之後,國慶檔更是擔起了重任。甚至可以說,今年國慶檔的成敗將大大影響著剩下一個季度的票房走勢,乃至年底賀歲檔和全年大盤的成績。

或許它的硝煙味不如從前濃烈,又或許結局已經寫好了,但我們仍然期待今年國慶檔的降臨,並希望它讓整個行業回一回血,也給所有從業者們提提士氣。畢竟,國慶檔只是開始,未來留給所有人的挑戰依舊嚴峻。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492553430_699621-s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