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藍字
關注我們
舊文精選
浩然文史創辦到現在有三年多了,考慮到大部分粉絲其實是最近半年多才關注我們,之前沉澱的很多優質內容可能大家並沒有看到。所以我們推出了舊文精選欄目,挑選比較滿意的舊作,推送給新關注的朋友。
前言:
1591年5月15日,年僅8歲的留里克家族唯一繼承人,沙皇費奧多爾一世的同父異母的弟弟德米特里王子像往常一樣和母親瑪利亞去教堂做禱告,在這片名為烏格利奇的土地上,一切都在按部就班的進行著。小王子和其他同齡人一樣喜愛玩耍,從教堂回來後,他饒有興致地同傭人的孩子們在院子裡玩起了投擲飛刀的遊戲,這個遊戲很簡單,在地上劃一條白線作為起始點,然後將手中的飛刀扔出去,扔到圈裡的人即獲勝。可就在5月15日這一天,準備投擲飛刀的小王子突然癲癇症發作摔倒在地,正在大家手足無措的時候,王子手中的劍扎破了自己的喉嚨,殷紅的鮮血映襯著母親從錯愕到悲痛的表情,王子的生命定格在了這一天,留里克王朝的命運也隨之被改寫。
王子和他手中的「致命玩具」
一、重重謎團
「烏格利奇事件」對於俄羅斯的影響是十分深遠的,由於繼承人的早夭,七年之後費奧多爾一世的逝世即標誌了留里克王朝正統血脈的完結。俄國進入了長達十五年群雄並起的「混亂年代」,直到米哈伊爾·羅曼諾夫被縉紳會議推舉為新沙皇后俄國才重新穩定。等到政局塵埃落定之時人們沉下心來追憶歷史,發現作為一切混亂開端的「烏格利奇事件」仍然疑點重重。王子真的死了麼?後來被稱為「偽德米特里」的王子又是誰?直到今天,烏格利奇的真相仍然是一個未解之謎,「烏格利奇事件」也成為了俄羅斯永恆的迷案。然而,歷史學家還是從合乎邏輯的角度提出了許多種可能性,認定「烏格利奇事件」最終無非三種可能:意外、謀殺、逃亡,而這也是「混亂年代」至今沙皇當局對於「烏格利奇事件」反覆變更的三種解釋。
二、癲癇病?
就在王子疑似「自殺」的四天後,5月19日,莫斯科的調查團由攝政大臣之一的瓦西里·伊萬諾維奇·舒伊斯基親自率領火速抵達了烏格利奇。此時的莫斯科,由於費奧多爾一世是一個任何意義上的低能兒,國家大權都掌握在以戈東諾夫為首的攝政委員會手上。德米特里王子死亡最大的受益人就是首席大臣戈東諾夫,後來他也順理成章的坐上了「混亂時代」的第一個王位,不過這是後話了。此時的民間已經出現了戈東諾夫蓄意「謀殺」德米特里王子的假說,調查委員會試圖證明「烏格利奇事件」並不是一場謀殺,而是一場意外。委員會得到了在場包括王子母親在內所有人的證詞。
烏格利奇事件
一位王子的玩伴在證言里說:「他(王子)早就患上了一種病,癲癇病,所以他才會撲向刀子」(«Пришла на него болезнь, падучий недуг, и набросился на нож»)所有官方披露的證詞都將這場死亡指向了意外,可問題在於這些證據是否可信呢?歷史學家統計,所有的證據里都有「自己被刀刺傷 (покололся ножем сам)」這樣一句話,並且在場的所有人其實都是文盲,並不會寫字。
三、一場事先張揚的謀殺案?
「王子死了,但不是因為什麼事故,而是戈東諾夫的謀殺」
十五年後,當年的調查委員會團長舒伊斯基接替病死的戈東諾夫成為了沙皇瓦西里四世。此時的俄羅斯內憂外患,自稱德米特里王子意圖奪權的冒牌貨更是層出不窮。為了證明王子死亡的事實,瓦西里四世一方面宣布是篡權者戈東諾夫派刺客殺了殺死了王子,另一方面組織宗教遊行,率領民眾前往烏格利奇打開德米特里王子的墳墓為其封聖。當人們打開墳墓的時,裡面簇新的鮮花和屍體讓人們相信了這是上帝的神跡,德米特里王子被封聖,成為了東正教會的聖·德米特里。瓦西里四世宣布聖體有著治癒疾病的能力,並將遺體遷回莫斯科伊凡雷帝的陵墓旁,許多重病的百姓包圍了遺體,遺憾的是,什麼奇蹟也沒有發生。
「被迫」封聖的德米特里王子
1613年,羅曼諾夫皇朝的第一位沙皇米哈伊爾一世代表政府認定了「戈東諾夫謀殺了德米特里王子」這一事實。「謀殺」成為了官方唯一認可的答案。然而對於當時位極人臣的戈東諾夫來說,殺死那個8歲的孩子是一件有必要的事嗎?歷史學家意識到了一個問題,在一個東正教的國家,三次以上的婚姻是不被認可的,而德米特里王子的母親瑪利亞則是伊凡雷帝的第六任妻子。因此,德米特里王子並沒有繼承權。並且即使在王子死後,沙皇費奧多爾一世也有可能會有繼承人降生,對於戈東諾夫而言,這麼早就謀殺德米特里王子似乎並不符合邏輯。王子的死對他名譽上的負面影響要比王子有可能造成的麻煩還要多的多。
戈東諾夫,一位韃靼血統的沙皇
四、德米特里,王子還是沙皇?
但是如果德米特里並沒有死呢?
1603年,一個自稱是德米特里王子的人出現在了鄰國波蘭,他的出現帶來了另外一個版本的事實,即的確戈東諾夫或者什麼人派人來刺殺了他,但是他卻被一個名叫西蒙的外國醫生救走了。醫生勒死了自己孩子並用他替換了陷入暈厥的德米特里王子。然而沒有任何證據可以證明「西蒙醫生」的存在。只有波蘭國王西格蒙德三世對此深信不疑,當然,他並不是相信這個所謂的死裡逃生的故事,而是相信這個「德米特里」將會是他向東方擴張的法理依據。在波蘭人的幫助下,「德米特里王子」完成了「復國」的偉業,戈東諾夫的離世為他創造了時機。1605年,這個「德米特里」成為了德米特里一世,後世俄羅斯一般將其稱為偽德米特里一世,因為他甚至連烏格利奇是哪兒都不知道,難怪一年後面對權臣舒伊斯基的政變毫無辦法,落得個橫屍莫斯科的下場。
不那麼「俄羅斯」的偽德米特里一世
然而僅僅兩年後,波蘭人便聲稱「德米特里一世」其實並沒有死,而是從莫斯科逃回了波蘭,不過同樣的逃脫戲碼用兩次就再也沒有人會相信了。舒伊斯基,也就是沙皇瓦西里四世決定開棺驗屍證明德米特里其人已經死亡,於是便有了前文王子屍體封聖的情節。真相和謊言交替在莫斯科中的大街小巷中流傳著,然而真理卻掌握在了絕對的軍事力量手中。在波蘭軍隊的護衛下,「德米特里二世」攻到了莫斯科的城下,迫不及待的背後金主西格蒙德三世此時卻決定親自出馬,他決定親自登上沙皇這個位置,再也用不到「德米特里」這樣一個傀儡沙皇的名號。而隨著波蘭人入主莫斯科,德米特里的真偽問題已經不再有人關心,俄波之間的民族矛盾已經壓倒了一切。米寧和波扎爾斯基領導的人民起義蓄勢待發,由「烏格利奇事件」引發的「混亂年代」即將走向終點。
偽德米特里二世
文史君說:
「烏格利奇事件」是俄羅斯歷史上一樁著名的懸案,從歷史學家的角度來分析,首先波蘭人扶植的傀儡沙皇「德米特里」一定是假冒的,許多人都見過德米特里王子的屍體,因而便只剩下了「意外」和「謀殺」這兩種可能性。可無論從細節還是官方的口吻,這兩種說法都有各自的擁護者。戈東諾夫沒有殺害德米特里的動機,而德米特里本身也沒有癲癇病的先兆。歷史的真相還籠罩在16世紀末的迷霧中,等待著後人去發掘真相。
附:1812年,拿破崙和他的大軍短暫的占領了莫斯科,德米特里王子的陵墓被摧毀,隨葬品和屍身不翼而飛。
參考文獻:
1、【美】梁贊諾夫斯基,《俄羅斯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2、【俄】克柳切夫斯基,《俄國史教程(三)》,商務印書館,2013
3、Борис Годунов. М.Наука, Скрынников Р.Г, 1978
(作者:浩然文史·尼基塔)
本文所用圖片,除特別註明外均來自網絡搜索,如有侵權煩請聯繫作者刪除,謝謝!
長按二維碼讚賞支持(公眾號專用)
關注我們
專業學者團隊
有趣又有料的文史科普
投稿:公號首頁點聯繫我們
稿酬優厚
分享、在看、大拇哥
一個都不能少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490968669_120237207-s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