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角風談西遊系列文章:
觀音菩薩聽從如來佛祖的指示,跑到東土大唐尋找取經人,但整個尋找的過程並不順利,持續了大約兩年半時間,菩薩才最終確定了唐僧就是取經人。
可是,看過《西遊記》的人都知道,唐僧就是如來佛祖的二弟子金蟬子轉世,他的命運早就安排好了,難道還需要海選有德行又善良的人?
「卻說南海普陀山觀世音菩薩,自領了如來佛旨,在長安城訪察取經的善人,日久未逢真實有德行者。」
那麼,觀音菩薩此舉究竟是為了什麼,這背後又藏著哪些秘密呢?
楊角風談西遊系列文章第275期:因不認真聽課,金蟬子就被貶十世苦修?非也,他的罪過佛祖難容!
一、
唐僧是金蟬子轉世這件事啊,第一個提到此事的並非是觀音菩薩,亦或者如來佛祖,而是五莊觀的鎮元大仙!
「那和尚乃金蟬子轉生,西方聖老如來佛第二個徒弟。五百年前,我與他在蘭盆會上相識,他曾親手傳茶,佛子敬我,故此是為故人也。」
這句話是說給清風明月兩位弟子聽的,不僅點出了唐僧就是金蟬子轉世,還強調了,金蟬子原本是如來佛祖的第二個徒弟,而這些信息作為唐僧本人是不清楚的。
離開五莊觀不久,就到了白虎嶺,在這裡,白骨精第二次提到唐僧是金蟬子轉世:
「幾年家人都講東土的唐和尚取大乘,他本是金蟬子化身,十世修行的原體。」
白骨精又補充了一點有關唐僧的身世秘密,不僅提到他是金蟬子化身,還特意點名,這個金蟬子啊,已經修行了十世,吃他的肉能長生不老。
隨著說這話的人越來越多,漸漸地,唐僧的徒弟們也都知道了,原來師父乃如來佛祖的二弟子金蟬子轉世。比如在真假美猴王的時候,沙和尚跑到花果山找孫悟空算帳,其中假悟空就說了,自己也可以變出個唐僧去取經,沒想到沙和尚樂了:
「菩薩曾言:取經人乃如來門生,號曰金蟬長老……」
是啊,我師父唐僧可不能隨便找只猴精變一下,他可是獨一無二的!
可是翻遍整部《西遊記》,觀音菩薩跟沙和尚的對話寥寥無幾,她是什麼時候跟他說了唐僧的身世呢?
二、
有人說,既然如來佛祖讓觀音菩薩到東土大唐尋找取經人,自然就直接表明了,要找的人就是金蟬子!
其實不然!
如來佛祖在安排取經項目時,並沒有明確取經人必須是金蟬子轉世的唐僧:
「怎麼得一個有法力的,去東土尋一個善信,教他苦歷千山,遠經萬水,到我處求取真經。」
如來佛祖要求這個取經人,必須是善信,所謂的善信,是指這個人心地仁愛,品質淳厚,遵守信用,而且虔誠地信奉佛法。所以,觀音菩薩在得到指令之後,才會在長安城到處尋找善信之人,結果一直找不到德行配位者。
直到有一天,唐王李世民組織了一場水陸大會,選舉出了德行俱佳的高僧,當法會的講師壇主,結果就被觀音菩薩瞄見了:
「又見得法師壇主,乃是江流兒和尚,正是極樂中降來的佛子,又是他原引送投胎的長老,菩薩十分歡喜。」
如果是早就內定好的金蟬子當取經人,那麼觀音菩薩沒必要十分歡喜,也沒必要等待這麼久。
其實菩薩的心態變化是這樣的,既然唐王李世民組織水陸法會,自然要選舉得道高僧當法師,那麼這個法師必然是善信之人。我去瞅瞅,哇,此人果然是善信之人哎,等等……他不僅是善信之人,竟然還是靈山轉世的佛子,天……他不僅是轉世的佛子,竟然還是我送去投胎的佛子,緣分,緣分吶。
正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三、
確實,當初觀音菩薩派南極仙翁去送子的時候,也只是提到此人以後大有作為,並未提及他是未來的取經人:
「滿堂嬌,聽吾叮囑。吾乃南極星君,奉觀音菩薩法旨,特送此子與你。異日聲名遠大,非比等閒。」
包括觀音菩薩在確定取經人徒弟的時候,也沒有提及,他們要等的取經人就是如來佛祖的二弟子金蟬子轉世。
當然,有了金蟬子轉世身份的加持,唐僧作為取經人也顯得更加名正言順,順理成章,不僅菩薩歡喜,如來佛祖也很欣慰。
等到唐僧師徒到達靈山之後,如來佛祖才親口對唐僧講:
「聖僧,汝前世原是我之二徒,名喚金蟬子。」
至此,唐僧是如來佛祖二弟子金蟬子轉世,這件事是板上釘釘子,不用質疑了。可是,作為佛祖的二弟子,不好好在靈山修煉,怎麼就莫名其妙地轉世了呢,還連續轉了十次?
關於這個問題,在禪林寺的時候,唐僧因為救了金鼻白毛老鼠精,從而生了一場大病。這場病來得又快又狠,連唐僧自己都感覺不行了,為此還寫好了遺書。
豬八戒見師父這個樣子,估計是無力回天了,就嚷嚷著要分行李,結果被孫悟空攔住了,說八戒放心,師父死不了:
「你不知道。師父是我佛如來第二個徒弟,原叫做金蟬長老,只因他輕慢佛法,該有這場大難。」
四、
因為輕慢佛法,結果導致金蟬子十次轉世後的今世,還得生一場大病,但輕慢佛法並非是被貶十次轉世的原因。
關於金蟬子被貶十次轉世的原因,沙和尚在花果山的時候,對假的孫悟空講過:
「只因他不聽佛祖談經,貶下靈山,轉生東土,教他果正西方,復修大道。」
也正因為沙和尚告訴了假猴王有關唐僧身世的秘密,導致後來的禪林寺中,孫悟空也給豬八戒解釋了唐僧前世的秘密,倒是間接證明,假猴王或許跟真猴王有所關聯:
「老師父不曾聽佛講法,打了一個盹,往下一失,左腳下翽了一粒米,下界來……」
也就是說,金蟬子被貶轉世並非是偶然事件,實際上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最早的時候,金蟬子是怠慢佛法,意思是說,他也聽佛祖講經,但是會表現出不屑一顧,或者嗤之以鼻的態度,讓佛祖很不爽。
到後來,他連跟如來佛祖理論都不願意理論了,因為他壓根就不聽佛祖講經了,這才激怒了佛祖,將他貶下凡間,開始了十次輪迴。
以前為了解釋這個問題,我(楊角風)曾開過一個腦洞,說金蟬子啊,就是已經修煉成金身的蟬。在古代啊,玉蟬本就是長壽的象徵,更何況已經修煉成金身了。因為孫悟空大鬧天宮的背後,是幾派勢力在爭奪天庭長壽資源,結果最終的結果便是,蟠桃停止供應靈山。
靈山的這些佛老們,也並非長生不老,為了活命咋辦呢?
五、
正因如此,如來佛祖才召集了很多人開會,其中掌握人參果樹的鎮元子也前去參加佛家的會議,這才有了五百年前他跟金蟬子的相遇。
也正是這次會議,金蟬子決定奉獻自己的十世真身,換來西天眾佛的活命。這才有了世間傳說金蟬子肉吃了可以長生不老,這才有了金翅大鵬鳥知道唐僧肉該怎麼吃更有療效,這才有了今世的唐僧成佛。
當然,這只是大概意思,真正一板一眼,引經據典解釋起來,也並非一篇文章能說清楚的。但腦洞終歸是腦洞,雖然看起來很爽,但畢竟有些問題解釋不清,而且也給人一種心底陰暗的感覺。
那麼,金蟬子若不是為了讓靈山眾佛活命,才貢獻了肉身,又是什麼原因導致了十次轉世呢?
關於這個問題,唐僧師徒到達靈山之後,如來佛祖也親口解釋了原因:
「因為汝不聽說法,輕慢我之大教,故貶汝之真靈,轉生東土。」
要知道,他不過是沒有認真聽如來佛祖講經而已,罪不至死,佛家比他罪過大的人海了去了。比如金翅大鵬鳥,比如鯉魚精,比如老鼠精,也沒見他們去投胎轉世,十世苦修啊?
而且,既然想讓金蟬子不輕慢佛家,那也得轉生到信佛的國家才好,為何偏偏轉生到東土不信佛的大唐呢,而且是十世修行都在大唐?
要想解釋清楚這件事,我們就必須搞明白,五百年前的那次盂蘭盆會上,究竟發生了什麼?
六、
五百年前,正好是如來佛祖奉玉帝的命令,去降服孫悟空的時候,在他離開靈山的時候,曾經說了一句話:
「汝等在此穩坐法堂,休得亂了禪位,待我煉魔救駕去來。」
這說明什麼呢?
這說明,當時的靈山,其實並不穩定,如來佛祖讓眾菩薩們穩坐法堂,就證明他怕不穩坐法堂的話,靈山會出事。
再聯想這段時間之前靈山所發生的事情,處處透露出怪異,自然讓人不寒而慄:
比如五百年前鎮元子參加了盂蘭盆會,當然,他去參會,可不是指導金蟬子去無私奉獻的,事實上恰恰相反。按照他跟清風明月的解釋,因為金蟬子在這次會議上跟他相識,所以是故人。就證明,這是他第一次見到金蟬子,或者說,金蟬子也是第一次作為重要人物,出現在會場上。
跟這次會議同時期發生的事情,還有一個大事件,那就是金翅大鵬鳥突然飛到獅駝國,吃光了全城百姓;獅子精也突發神經病,帶著一群妖怪兵進攻天庭南天門,連李天王都嚇得閉門不出;還有菩提祖師突然就從靈台方寸山不見了,跟佛家有關的烏巢禪師也跑到了福陵山附近,毗藍婆菩薩不久後也歸隱山林了……
而這一切怪異事件發生的原因就是,天庭的五方五老換人了,其中的佛老由燃燈古佛,變成了如來佛祖。
雖然之前我(楊角風)也解釋過很多次了,但這次再簡單列一下證據。
七、
比如,在蟠桃園,孫悟空曾經問過七衣仙女,以往參加蟠桃會的人物都有誰?
「上會自有舊規,請的是西天佛老、菩薩、聖僧、羅漢,南方南極觀音……」
有人說,這個佛老指的就是如來佛祖,其實並不是!
因為當時蟠桃會已經在舉行,眾神也已經在來的路上,但如來佛祖並沒有參會,來參會的是燃燈古佛,此時他在太上老君那裡談經論道呢:
「原來那老君與燃燈古佛在三層高閣朱陵丹台上講道,眾仙童、仙將、仙官、仙吏都侍立左右聽講。」
每次的蟠桃大會,三清都是主角,太上老君必然會跟著燃燈古佛一同赴會,而不是丟下他,自己去赴會。
有人說不對啊,後來孫悟空大鬧天宮的時候,玉帝不是派人去西天請佛老如來佛祖前來降妖嗎?
「遂傳旨著游奕靈官同翊聖真君上西方請佛老降伏。」
其實很好解釋,玉帝傳旨是去傳靈山佛家的掌門前來降妖,結果游奕靈官和翊聖真君跑到靈山問誰是掌門人後。燃燈古佛並沒站出來,而如來佛祖卻站出來說,他才是佛老,才是掌門人。
這恰恰證明,燃燈古佛被剝奪了靈山控制權,且這件事剛發生不久,這也是如來佛祖命令菩薩們穩坐法堂,別亂了禪位的原因所在,因為靈山此時還不穩固。
正因如此,玉皇大帝才會特意安排安天大會,讓天庭眾神都認識一下靈山的新任掌門人。
八、
之所以說這個佛老並非專指如來佛祖,是因為孫悟空當齊天大聖的時候,沒少跟佛老稱兄道弟:
「與那九曜星、五方將、二十八宿、四大天王、十二元辰、五方五老、普天星相、河漢群神,俱只以弟兄相待,彼此稱呼。」
可是,等到如來佛祖突然出現在孫悟空面前時,他是不認識的:
「你是那方善士,敢來止住刀兵問我?」
事實上,關於靈山掌門人的爭鬥,早就開始了,當年如來即將修煉成六丈金身時,就莫名其妙飛過來一隻孔雀,一口吞了他。
當然,孔雀還是晚了一步,已經修成六丈金身的如來自然也不怕這一劫,還想殺掉孔雀呢,但是被別的佛拉住了:
「欲傷他命,當被諸佛勸解,傷孔雀如傷我母,故此留他在靈山會上,封他做佛母孔雀大明王菩薩。」
那時候的如來還不是佛祖,不然的話,誰會有膽量指著他喊,你要是傷了孔雀,就等於傷了你的老娘,如來等於是莫名其妙多了一個老娘。
包括後來的東來佛祖,也是不怕如來佛祖的,他的弟子黃眉童子,甚至都敢變成如來佛祖的樣子坑蒙拐騙,也沒見佛祖敢說個不字!
還有唐僧師徒一開始取經取到的無字經,也並非是他們自己發現被騙,而是燃燈古佛派人提醒的他們。
因為靈山佛家內部也並非鐵板一塊,導致曾經化胡為佛的太上老君都受到了牽連,連過函谷關,都得時刻帶著金剛鐲防身。
九、
可是,講了這麼多,跟如來佛祖收的二弟子金蟬子被貶,又有什麼關係呢?
那就是,靈山內部關於佛家該走哪條路線,發生了爭執,而在這場爭執中,如來佛祖的二徒弟金蟬子站到了師父的對立面。
在如來佛祖的觀念中,我們之所以要傳播教義,主要目的就是收集香火,說白了,就是賺錢,畢竟佛靠金裝嘛。
所以,我們會很明顯地在《西遊記》原著中發現,如來佛祖統治靈山的這五百多年,佛家處處都在要錢。比如舍衛國,當初祗園的長老想請他們來念經,佛祖卻要求金磚鋪地。
結果呢,念完了經,還要了他很多黃金,這件事還被如來佛祖當成典型的營銷案例,在靈山取經慶功大會上講:
「向時眾比丘聖僧下山,曾將此經在舍衛國趙長者家與他誦了一遍,保他家生者安全,亡者超脫,只討得他三斗三升米粒黃金回來,我還說他們忒賣賤了,教後代兒孫沒錢使用。」
但事實上,這如來只拿錢,不辦事,根本就沒保佑長者,沒多少年舍衛國就衰亡了。等到唐僧師徒走到祗園的時候,舍衛國已經被天竺國吞併了,這裡也已經改名叫布金禪寺了。
「這寺原是舍衛國給孤獨園寺,又名祗園。因是給孤獨長者請佛講經,金磚布地,又易今名。」
事實上,取經路上荒謬的事情並非這一件,比如車遲國禍害和尚,祭賽國折磨和尚,滅法國殺和尚,要知道,這這些可是發生在西牛賀洲哎,靈山如來佛祖的管控地。
十、
因為金蟬子對未來佛家的走向,跟如來佛祖發生了爭執,在大方向上出現了錯誤,這才導致了被貶。
一開始,金蟬子仗著自己是如來佛祖的二徒弟,在佛祖講經的時候,就直接頂撞他,跟他爭執,這才有了怠慢佛法的罪過,但罪不至死。
等到後來,金蟬子乾脆跟師父分道揚鑣了,以後你講經,我一概不聽,這才惹惱了如來佛祖。
其實站在金蟬子這一邊的也並非他一個,比如蠍子精,就是其中一個。也是在聽經的時候,贊同金蟬子的理論,氣得如來佛祖推了她一下,沒想到她反手就是一個倒馬刺……
但金蟬子畢竟是自己的二徒弟,地位很高,修為也很高,冒然讓他轉世,對其他神佛來講,也難以服眾。所以,如來佛祖給出的理由就是,讓金蟬子十世苦修,洗滌他身上對佛家路線的質疑。
而如來佛祖為了宣揚自己的這一套理論,還特意搞出來三藏真經:
「我今有三藏真經,可以勸人為善。」
可惜,他新編出來的所謂真經,連菩薩們都沒聽過,一個個都納悶地問:
「如來有那三藏真經?」
為了讓金蟬子愛財,佛祖還特意托觀音菩薩將他送到最有錢的大唐轉生,這也不是我(楊角風)瞎說,在書中就有記載,很多西牛賀洲的和尚信佛,都是為了來生能轉投到大唐。
在金平府,就有和尚向唐僧下拜,唐僧還納悶呢,一問才知道:
「我這裡向善的人,看經念佛,都指望修到你中華地托生。才見老師丰采衣冠,果然是前生修到的,方得此受用,故當下拜。」
金蟬子足足轉世了十次,才逐漸洗滌了對佛祖路線的質疑,但是,也不是絕對,因為唐僧表現出來的,還有對於金錢的不屑一顧:
「我們是行腳僧,遇莊化飯,逢處求齋,怎敢受金銀財帛……我出家人,若受了一絲之賄,千劫難修!」
若不是觀音菩薩「湊巧」選了他當取經人,說不定,唐僧啊,還得再修一世。
畢竟無巧不成書嘛!
我叫楊角風,換種視角看西遊,你會發現不一樣的樂趣,喜歡就請關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