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電影《驚天救援》到北京大學路演,但遭到北大一學生指出幾處常識性錯誤,並在事後於網上進行指點批評,且給了差評後,最終「惹火燒身」,最終被要求公開道歉,還因此被學校團委給了撤職處分。
該學生還在此後,發出了一封「向《驚天救援》劇組致歉」的公開信:
「在4月22日《驚天救援》的北大點映會後,我在……上發表了關於該影片的負面評論,經院系,黨委,團委的聯合批評教育,我深刻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特此更正言論,為該影片消除影響,懇請片方不要繼續向學校施壓」。
「更正評論如下:《驚天救援》是一部極其優秀的主旋律影片,反映了消防員的大無畏精神,為社會敲響了消防警鐘。影片中不存在任何邏輯錯誤和科學性常識錯誤,在點映會上不存在敷衍了事和傲慢對待學生的情況。本人此前的錯誤言論僅代表個人,與校內任何組織無關。以上所有內容均為本人自願發布」。
但如果「從字里看出字來」,估計沒人會相信這位北大學生的「更正評論」是真心話吧?從此前的指出錯誤和給予差評,到現更正為「影片中不存在任何錯誤」,這就不禁會令人呵呵冷笑了:難道這就是電影方真正想要的結果嗎?
不過,很快北大團委方面,以及電影製片方面稱上述情況為假——現在,到底誰的是事實?還不得而知。
不過,這裡面顯然涉及到一個重要話題——那就是掛上了「正能量、主旋律」之名的藝術作品,是不是就不能指出常識、邏輯錯誤了?是不是就不能批評作品在藝術表現力等方面的不足了?甚至是不能對作品給出差評了呢?
顯然,對一部「正能量、主旋律」類型的藝術作品進行批評,甚至是給出「差評」,這仍然屬於藝術評論,或是觀眾點評的正常範疇,無論人們給予好評或差評,跟作品是不是「正能量、主旋律」的類型、主題及內容無關,哪怕是給予這樣的作品以差評,也只能說其藝術創作欠佳、不成功,並不代表否定了「正能量、主旋律」本身!
所以,不要拿藝術作品的類型——「主旋律、正能量」作為拒絕藝術評論、藝術批評的藉口,這樣做的目的,只會令此類型的藝術作品失去真正的藝術監督和現實檢驗,則要想創作出優秀的正有量、主旋律藝術作品就會更難了!
電影等藝術作品,不管是否屬於「正能量、主旋律」類型,本質上都是文藝作品,都要符合藝術規律,也不可能在藝術表現力上都能做到盡善盡美——「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為何一部電影,就可以拒絕批評與指正了呢?
這其實還會讓人聯想到一些網絡「愛國表演藝術家」的大V們——比如粉絲達上千萬的司馬南,「愛國」是其言必提及的標籤,但是,被嘲諷為「口力勞動者」的他,卻被他的「反美是工作,去美是生活」之「照妖鏡」映出了原形與本質:一個拿愛國當工具、當生意的人,在國內大賺特賺流量錢,但卻將錢潤到美國購房置業,令家人在美帝處享樂,則一個言行不一、人格分裂的虛偽愛國形象就水落石出了!
所以,「愛國、正能量、主旋律」本身,當然是值得讚揚、宣傳的事物,但是,真的是只要一掛上這些標籤,就成了封剌的一道不可指點的「聖旨」,就不准任何人予以置喙了嗎?
如此做的目的,反而要令人懷疑了:難道這樣的作品,這樣的人,真心、初心並不在於「正能量、主旋律」上,而是在於依靠這些美好事物和概念來謀取私利吧?如此發「愛國財、正能量財」的假大空行為,其實本質上,只會是一種「高級黑、低給紅」的負能量了!【原創評論:瑜說還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