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世界興起了女權運動,其運動初衷也許是好的,但在國內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以至於退化為女拳瘋狗。真正的女權應該是什麼樣的?明代以農民起義立國,但明初就發生了農民起義,而且此次起義還是由女性領導的,這在農民起義史上並不多見。而這位領導起義的女性,也被後世史學家、文學家披上了種種神怪的外衣,她就是唐賽兒。
一、唐賽兒起義
《明史》在《流賊傳》《衛青傳》等列傳中都記載了唐賽兒起義,這是記述明初唐賽兒起義最直接的史料。按照《明史》記載,唐賽兒出生於1399年,山東蒲台人,年少時喜好讀誦佛經。傅維麟在《明書》中稱唐賽兒自幼「淫慧」,就是過分聰明的意思。《初刻拍案驚奇》則對唐賽兒的形象進行了加工,將其塑造成一個巾幗女英雄的形象,稱其「 頗識字,有姿色」。總之,不論正史還是小說,可以肯定,唐賽兒不是一般的農村婦女,她懂得多、認識字。幼時的唐賽兒是一個安分守己、懂得理學大道的婦道人家,長大後嫁給蒲台縣民林三為妻。
明代的女性
唐賽兒性格發生轉換是在林三死後。一次,唐賽兒去給亡夫林三上墳,發現林三墳墓下藏著一個石盒子,盒子裡面藏著法書和寶劍,唐賽兒秘密學習,然後獲得了巨大力量,能撒豆成兵、畫紙為人,並且使它們戰鬥,還能預知未來和過去,由此「自稱佛母」。憑此特異功能,她組織起了教會,在壽光、即墨、益都、安丘等地產生巨大影響。唐賽兒起義被鎮壓後,明軍抓捕了唐賽兒,但被綁縛的唐賽兒居然突然失蹤,「 臨刑……自解脫,竟遁去,不知所終」,所以唐賽兒結局不知。故此《明書》稱唐賽兒為「妖婦 」。而在正史《明史》的列傳中,朱棣大動干戈抓捕唐賽兒,結果卻只有三個字「 卒不獲」,可謂非常丟臉。
在此我們需要注意,不論是《明史》還是《明書》,都認為唐賽兒有法術,其起義是以封建迷信為基礎、以教徒為力量,所以她的起義和邪教造反沒有差別,今天也有人認為唐賽兒的組織就是白蓮教的下屬組織。但事情真的這麼簡單嗎?
二、唐賽兒在起義中的作用
按照其起義時間來看,唐賽兒主導了該起義的始終,其具體功績為:
一是首發起義。永樂十八年(1420年)二月,唐賽兒糾集500餘人在益都起義,占據了益都卸石柵寨。因為她能預知未來,「頗能言前後成敗事」,所以極大地鼓舞了人心,村民大都願意跟從她,甚至其他的土匪也來順從,「董彥杲等各率眾從之」。
二是領導戰爭。唐賽兒起義後,山東都指揮使馬上派衛所兵出戰,青州衛指揮使高鳳是最先和起義軍開戰的官軍。此戰過程不知,但此時期正是永樂時期,衛所兵不同於明代中後期,戰力較強,但在這種情況下,唐賽兒仍能戰勝,可見其本事不小。此後唐賽兒軍隊發展至六千人的規模。明朝即派安遠侯率大兵圍剿,這時候唐賽兒發揮了智慧,她謊稱山寨已無水米,引安遠侯親自視察水道,隨著明軍主將空缺,唐賽兒率軍突擊明朝中軍,殺死了留守的指揮使劉忠,險些斷了安遠侯後路,關鍵時刻山東備倭指揮率軍來救,唐賽兒反勝為敗。如果不是明軍人多,備倭指揮來的快,安遠侯「即陷賊矣」。如此在數萬明軍圍攻下,六千多人的起義軍徹底失敗。
三、唐賽兒起義的背後
雖然正史中極力將唐賽兒妖魔化,但我們知道妖魔神道肯定是不存在的。對此我們就需要透過表象看本質。
首先就是唐賽兒起義的原因。正史中說林三死後唐賽兒性格大變、造反,這是因為:山東在元末就是戰場,生產力不能恢復;朱棣靖難時,山東又淪為戰場,不論是建文一方,還是朱棣一方,占據優勢後都屢屢「督餉山東」;永樂四年,朱棣要修北京,可此時山東大旱,「民至剝樹皮掘草根以食。老幼流移,顛踣道路,賣妻鬻子以求苟活」,而山東救災的優先度卻讓位於修北京,救災不及時;永樂九年,要修山東運河,徵發山東民丁16萬。唐賽兒之父就被官府抓了壯丁,唐賽兒之夫林三則為民請命,去官府要糧救災,結果被殺。劇變之下,官逼民反,唐賽兒率眾造反。這可以看作是唐賽兒起義的原因。至於神跡一類,就如太平天國洪秀全一樣,為了擴大教派的影響,用化學反應迷惑群眾,以鼓動人民支持。
朱棣
其次就是女性的覺醒。程朱理學被確定為統治思想之後,三綱五常為天理,女性的權益被封建倫理道德所壓制。朱元璋認為社會的安定其根本在於家庭,家庭和睦則社會和睦、則國家穩定。明朝剛立,朱元璋就指派官方修撰了女教書,列舉了一系列女性該遵守的道德。《明實錄》中記載朱元璋曾說:「一家既治,達之一國,以致天下。」朱元璋特彆強化了小農經濟下男性在家庭中的地位,朱元璋認為「(丈夫在妻子面前)只在誠實而有威嚴,誠則篤親愛之恩,嚴則無閨門之失」。按照明初法律的規定,女性算是被打入地獄,朱元璋完全貫徹了夫為妻綱的信條。在這種情況下,唐賽兒仍敢率人造反,可見她對封建禮教的反抗勇氣。
而更奇怪的是,唐賽兒失敗後,被官軍抓捕後她突然憑藉「神力」消失。這不可能是官府下黑手將之暗害,因為官府要向百姓宣揚大義,就必須將她明正典刑,不能暗箱操作,所以唯一的解釋就是唐賽兒得到了某些勢力的同情或救助,被偷偷釋放,這也是今天推測唐賽兒是白蓮教下屬組織的原因之一。
四、女妖到女仙
歷代統治者都不希望百姓造反,所以明清官方正史上將唐賽兒妖魔化,但隨著時代的發展,後代人士對明初的這次女性起義都抱有極大的好奇心,唐賽兒之事於是也就變成了後代的熱門話題。
明末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開始對唐賽兒之事有了反思,書中唐賽兒不再同正史上寫的那樣,是吃人不吐骨頭的山大王、造反賊形象,而是帶有神跡的女子,她母親夢到神人賜藥,隨後懷孕生下唐賽兒,但唐賽兒性格淫蕩,和何道士通姦,事泄後造反。雖然《初刻拍案驚奇》仍把唐賽兒污名化,但畢竟做出了改變,開始帶有正色。
到了清代的志怪小說《歸蓮夢》中,唐賽兒已經升級成了仙女下凡,自出生起就有仙家氣質,半人半仙,想要建功立業,氣概不輸男子。
到了《女仙外史》時期,唐賽兒已經完全正義化:唐賽兒是神仙下凡,其起義是為了扶植正統建文帝、討伐逆賊朱棣。唐賽兒本人愛結交天下豪傑,她起義完全是為了「全以忠義兩字為主」。至此,唐賽兒終於成了民間百姓喜聞樂見的英雄豪傑,其起義也是為了忠君和義氣,唐賽兒已經完全成了正面形象。
文史君說
在古代社會,男子一直是主要勞動力,女性處於從屬地位,歷史上以女性為領導的起義不多,最著名的只有唐代陳碩真和明代唐賽兒。陳碩真起義於唐高宗永徽時期,這時期女子較為自由,女性地位較高,武則天、太平公主等風雲人物皆為女性,所以女子領導起義似乎沒什麼違和感。但到了明朝,時代環境大不相同,三綱五常的天理已經確立,女子完全為男性附屬,在這種情況下,唐賽兒還能建立起一支起義軍,足見在壓迫之下女性意識已經有了一定的覺醒。
參考文獻
《明史》,中華書局1974年。
查繼佐:《罪惟錄》,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年。
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作者:浩然文史·紫橘)
本文所用圖片,除特別註明外均來自網絡搜索,如有侵權煩請聯繫作者刪除,謝謝!
關注我們
專業學者團隊
有趣又有料的文史科普
投稿:公號首頁點聯繫我們
稿酬優厚
分享、在看、大拇哥
一個都不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