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年齡的增長,很多老年人都有喝茶的習慣,因為在他們看來,只要長期堅持喝茶,就能更長壽,因為茶具有養生的作用。
茶中一般含有咖啡因、茶多酚、黃酮類化合物、鞣質、維生素C、維生素A、維生素B,以及茶葉皂苷、揮髮油等成分。
最被大家津津樂道的就是茶葉里的茶多酚,由於茶多酚具有清除自由基、抗氧化和抗衰老的作用,所以喝茶有利於健康的功效一直流傳開來,中國的茶文化更是源遠流長,對於年輕人,他們可能更偏愛飲用咖啡,但是對於老年人,茶文化則刻在他們的骨子裡,無論是自己品嘗,還是招待客人,茶都是首選的。
除了茶多酚之外,茶中其他的成分對健康有什麼作用呢?
比如咖啡因,能夠興奮神經,從而幫助提神,茶中含有維生素C、維生素A、維生素B等營養素,是人體必需的營養元素,可以為機體補充所需的營養。
不過喝茶雖好,但是喝茶的時機同樣至關重要,作為醫生,要提醒大家的是,超過70歲的老人,寧可不喝茶渴著,也別在5個時候喝茶。
第一,老年人不要在空腹的時候馬上喝茶
一旦喝茶形成習慣,很多老年人就會時刻離不開茶,有些老年人早上起床以後,第一件事就是先泡一杯茶,而且要喝濃茶,但問題是,這樣喝茶,對胃可是有比較大的傷害。
早上空腹的時候,本來胃酸的濃度就比較高了,濃茶里的咖啡因會進一步刺激胃酸的分泌,在大量胃酸的情況下,胃黏膜就很容易受傷,長期反覆如此,很容易罹患胃潰瘍、胃癌等。
老年人早上起床最好只單純地喝水,而不適合馬上去喝茶,更不應該去喝濃茶。
第二,老年人不要在睡前喝茶
很多老年人,睡前的話喜歡喝上一杯茶水,但是並不推薦這樣做,正如前面所說,茶水裡含有咖啡因,具有興奮神經的作用,睡前喝茶,讓大腦變得很活躍,試問,又怎麼不會影響睡眠質量呢?
第三,老年人不要在飯後馬上喝茶
很多老年人進餐後,都喜歡喝上一杯茶,覺得有助於促進消化,但真相,果真如此嗎?其實這樣做並不正確,因為茶葉中含有鞣酸,鞣酸會與食物中的蛋白質結合,形成難以消化的沉澱物。如果飯後立即喝茶,這些沉澱物會影響胃腸道的正常消化功能。
如果飯後喝茶比較多,茶水還會稀釋胃液,同樣不利於食物的消化。
另外,喝茶本身有可能降低食管下括約肌的壓力,這是一塊很重要的肌肉,容易導致開關失靈,非常容易誘發胃食管反流病,進餐後喝茶,特別容易加重反流。
第四,老年人喝酒後不宜喝茶
很多老年人平時有喝小酒的習慣,喝完酒後,他們又喜歡喝點茶,覺得茶葉能夠解酒,其實這樣做並不正確,喝茶不僅沒有解酒的效果,還可能加重醉酒的症狀。酒精在進入人體之後,可對心血管造成強烈的刺激,而茶葉里含有的咖啡因,也會導致交感神經興奮,此時血壓升高,心率加快,又可能進一步加重心臟的負擔,導致危險的發生。
第五,老年人在感冒生病的時候不宜喝茶
茶葉雖然具有養生的作用,但是如果在感冒生病的時候去喝茶,則容易起到完全相反的效果,原因很簡單,感冒發熱的時候,身體虛弱,對水分的要求是很高的,這個時候喝茶,茶葉具有利尿的作用,會讓身體更缺水,反而會導致身體更為虛弱,所以感冒生病的時候,你就記住一點,只喝溫開水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