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世紀流行13種家用老物件,現在不多見,用過的最起碼五十歲了

2023-08-30     櫻桃談娛樂

原標題:上個世紀流行13種家用老物件,現在不多見,用過的最起碼五十歲了

現在的年輕人是看不到這些老物件了!時代不同了現在都是高科技時代。這些都是歷史的印跡,隨著時間的變遷,已經淡出我們的日常,留下的只有回憶。幾十年的功夫,天翻地覆的變化。只有設身處地的經歷,才能體會到這樣的感受。這些都是歷史的印跡,隨著時間的變遷,已經淡出我們的日常,留下的只有回憶。

1、社員叫氣死風!絕大多數人用過,全部見過。馬燈也叫提燈,主要是趕馬車用的!所有馬車上基本都有;這種燈不同於其它的煤油燈,主要可以調節亮度,其次有防風罩可以在戶外也不容易被風吹滅。

2、活框,我們這叫針線筐子!女人做針線活用的。在上個世紀農村家庭家家都會用到,用來裝剪子、針線啥的,以前都是縫縫補補又三年,所以活框是必備物件了,對於現在來說,很少見了,基本上壞了也基本上都換新的了。

3、那燈台最古老,豆粒大的燈火,照明非常有限,後來被玻璃罩煤油燈代替了!

4、斗籃,在我們這裡根據大小分別叫大箢子丶二衩子丶小箢子。它的原材料是柳條或者一種叫黃露柴的做成的。在剛記事時,我姥姥家的屋樑上也掛著斗籃,姥姥用它盛糕點等好吃的食物。

5、餄餎床子,專門壓餄餎用的。對這些老物件有著較深的記憶,感觸頗深。兒時常吃餄餎,老家的餄餎是白薯面和榆皮面和的,可好吃嘍!

6、秧馬,是古代廣泛應用一種農具,它是農村人扯秧坐的秧馬,在秧田勞作,雙手同時扯,一直扯到兩手滿了雙合一,再捆成一把,挑到插秧田。拔秧插秧耗時間、耗體力,而秧馬的使用大大減輕了勞動強度,增添了農事勞作的樂趣,顯著提高了勞動效率。這種農具不僅在古代的中華大地廣泛應用,還傳播到了朝鮮半島,中朝文人爭相吟詠。直到今天,秧馬還在中華大地上發揮著效用。

7、我家有一台60年代的上海產無敵(繁體字)牌縫紉機,是老母親養了一頭豬賣了後又弄了一個購買票買的。縫紉機儘管是幾十年前的,由於平時利用率很低,又是家裡值錢的大件,一般保管得都很好,看起來成色都會很好。

8、這種皮箱是七八十年代新人結婚的嫁妝之一,那個皮箱我也有一個,是我讀書時用的了,但不是雙囍牌的,一不小心就暴露了年齡

9、我有一台電風扇燕京牌是八十年代的。現在還在用,只是搖頭不行了,而且吹一天電機也不會發燙。看過去的質量太棒了這也是我家的第一台電器

10、紅燈牌電子管收音機,這種老電晶體收音機,音色唯美,播放音樂比以後的立體聲收錄機都好。當時的奢侈品。回味過去,感慨萬千時代進步使我們如今生活幸福滿滿。

11、這個物件叫啥名我是不記得了,但是我知道它是過去做小買賣的人走街串巷用來發出響聲,招攬生意的物件,它可以發出特別清脆響亮的聲音。

12、這個是什麼大家知道嗎?如果有認識的請在評論區留言哦

13、這個物件友友們認得嗎,有點像是給豬燙毛的工具?具體是啥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47fd0656a32acde59fdb2e102216fc2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