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關」衛星在軌交付 成功獲取全天X射線天圖

2024-11-01     千龍網

「天關」衛星(愛因斯坦探針衛星)在軌交付儀式暨成果發布會31日在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舉行。「天關」衛星是中國科學院空間科學(二期)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立項並實施的空間科學衛星系列任務之一,是面向時域天文學的發現型X射線天文探測衛星。

「天關」衛星首席科學家、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研究員袁為民發布了衛星在軌取得的首批科學成果,並對「天關」衛星的命名進行了釋義:「『天關』源於我國北宋至和元年(公元1054年)司天監觀測並記錄的『天關客星』超新星爆發,將愛因斯坦探針衛星命名為『天關』衛星,體現了中國在超新星爆發觀測記錄方面的深厚淵源和對世界天文學的卓越貢獻。」

自今年1月9日成功發射以來,「天關」衛星以其卓越的X射線探測能力,探測到多種類型的暫現天體,並捕捉到幾例可能的新類型暫現源,成功獲取了由中國自主研製設備觀測到的首張全天X射線天圖,標誌著X射線時域天文領域進入新的時代。

4月8日,「天關」衛星發現一例暫現天體,並記錄了其X射線的一次劇烈爆發。此次爆發的亮度增強300倍,持續僅12秒。隨後,該X射線天體在大約10天後消失。此類中等時標的暫現源,在以往的觀測中很少出現。該天體的光譜和時變特徵與目前已知的天體類型均不完全一致,表明它可能屬於一種未知的暫現天體類別。

「『天關』衛星早期的這些發現表明,我們之前所認識的暫現天體可能只是冰山一角。這些發現對我們研究宇宙中的極端天體及其物理過程的多樣性具有重要意義。」袁為民說。

據悉,「天關」衛星項目由中國科學院主導,歐洲空間局、馬普地外物理研究所和法國國家空間研究中心參與研製。英國萊斯特大學物理與天文學院教授保羅·奧布萊恩評價:「愛因斯坦探針衛星已經充分證明了寬視場X射線天文學的重要性。其強大的巡天和後隨觀測能力不僅使得我們能夠發現眾多新的X射線暫現源,還能對已知的X射線源進行常規監測。」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47d280fb9442c08207cea88176c87e4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