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市值一夜蒸發1300億?庫克:我好的很

2019-09-16     銳眼財經



過去的一周,蘋果幾乎天天上熱搜。

9月9日,被曝蘋果和富士康因使用大量臨時工而違反了中國勞動法。

9月10日,蘋果一年一度的秋季發布會亮相iPhone 11、iPhone 11 Pro兩款新機,並降價銷售。

9月12日,美股蘋果時隔近1年後重回萬億美元市值。

9月13日,高盛下調蘋果目標價26%,導致蘋果股票市值一夜蒸發1300億人民幣。

9月14日,iPhone 在官網、京東、天貓同時預售,當日三款新機預售量同比增長480%,iPhone 11 Pro系列5分鐘告罄。

連續一周幾乎天天上熱搜,估計也只有蘋果能做到了!今天筆者主要來聊其中兩件事,一個是市值重回萬億美元,一個是一夜蒸發1300億元。

蘋果為何重回萬億市值?

先說自己的看法,再來通過財務數據說明。

筆者認為,蘋果公司是值萬億市值的,畢竟它的產品是人人皆知的產品。同時,蘋果市值自去年10月首次突破萬億大關後,遇上了美股短暫的技術性熊市,股價從233美元/股跌至最低142美元/股,最大跌幅近40%。今年以來蘋果股價持續上漲,直至上周再次觸及萬億大關。

萬億市值並非一個公司市值的天花板,不能主觀的給一家公司的市值設定上限,只能說,好公司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定會給投資者帶來不菲的回報。


蘋果市值一夜蒸發1300億?庫克:我好的很


再來從財務數據的角度說說,蘋果為什麼值萬億市值?

截至今年2季度末,蘋果公司總資產3222.39億美元,總負債2257.83億美元,凈資產964.59億美元,營收1961.34億美元,凈利潤415.70億美元。

以截至當收盤價對應的總市值9886億美元算,市盈率17.75倍,市凈率10.25倍,市銷率3.82倍,整體估值水平並不算高估。類比同行業公司估值水平,也算是正常估值水平。



不過,筆者感覺,蘋果的資產負債率在同行業中算是比較高的了,達到了70%。

蘋果市值一夜蒸發1300億

準確來說,這個說法純屬媒體的誇張手法!這個1300億是怎麼來的呢?

首先,這1300億的單位是人民幣元,是因為上周五蘋果股價下跌1.94%,市值縮水196億美元,按當前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換算過來,就是1300億。



截至上周四收盤,蘋果市值10081.16億美元,摺合成人民幣就是7萬多億。一家7萬多億市值的公司,一天下跌不到2%,市值蒸發1300億,說起來恐怖,實際上是太正常不過的事。

要知道,就在上周蘋果發布會之後的第二天(9月11日),蘋果股價大漲3.18%,市值一天暴漲311.37億美元,摺合人民幣2198.27億元,又是一個巨大的數字。

當然,蘋果市值以破萬億就下跌也是有原因的,原因就是高盛下調蘋果目標價26%。



高盛下調蘋果目標價的原因也簡單,就是因為在發布會上同時發布的流媒體視頻訂閱服務 Apple TV+ ,高盛認為這項新業務由於蘋果特殊的會計方式,將在未來拖累蘋果財務數據。

注意,所謂「特殊的會計方式」並不是說蘋果財務造假,而是指會計入帳方式的區別。

高盛分析師霍爾的理由是,假如:用戶花1000美元購買一台iPhone 11 Pro手機(本來是999美元,為了統計方便,霍爾將價格定在1000美元),蘋果捆綁銷售,用戶可以獲得一台iPhone 11 Pro,還有一年的TV+服務,價值1060美元;60美元的折扣並非全部來自TV+,而是由兩者分攤。

霍爾稱:「按照我們的計算,蘋果用這種會計方法進行統計,會給2020財年一財季和整個財年的ASP造成大約7%的負面影響。」

對此,蘋果在聲明中回應稱:「我們並不認為Apple TV+的推出(包括對服務的會計統計方法)會給財務業績帶來重大影響。」



蘋果對Apple TV+的信心,應該是來自二季度強勁的財報數據。從營收來源來看,iPhone的銷售收入為259億美元,同比下跌12%,僅占總營收的48%。而在去年年初,這部分業務還占蘋果總收入的近70%。

同時,服務業務收入成為蘋果新的增長點,上半年,這部分收入占比已經占到蘋果公司總營收的21%,達114億美元。

根據蘋果的計劃,在2020財年前,公司需要獲得5億付費用戶,而從蘋果的用戶數量來看,這個目標並不算痴人說夢。目前,處於激活狀態的 iPhone已超過9億台,再算上Mac、iPad等產品,蘋果硬體的激活數量超過14億台。

最後,如果您認同筆者的觀點,請加關注並點贊。謝謝您們的支持!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47VuOm0BJleJMoPMyK3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