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駕沃爾沃純電C40:骨子裡的北歐風,可以輕撫你的心嗎?

2023-08-03   電動湃

沃爾沃的電動化進程到底是快是慢,這件事誰也不好說。

雖然一直說要加碼電動化轉型,並且還能時不時地登上歐洲新能源車型的銷量排行榜。

但時至今日,國內能買到的沃爾沃純電動車型,也就只有XC40純電和純電C40。

今天的主角,即是其中之一的C40 Recharge。

乍聽之下,這款車你有可能會感到有些陌生,但它早在21年的廣州車展就正式亮相上市了。

有趣的是,這一次沃爾沃重新啟用了多年來未曾更新的產品線C系列。要知道,上一款C系列車型,則要追溯到遙遠的2013年了,彼時正是C30上市的時候。

同為C系列車型,C30和C40之間是否有點什麼聯繫呢?

這取決於你到底用什麼角度去看問題。

如果你只是單純覺得這款車與XC40擁有相近外觀與尺寸的車型,無法簡單地安插進現有的S系列、XC系列和V系列的產品線的話,那似乎也不太能被反駁。

但從實際來看,C40更像是XC40的一款衍生車型。相較於更為正經的XC40,C40就歡脫了不少。

在此,引用一下XC40設計師的話,他認為「XC90像一頭獅子,就有王者風範;而XC40則更像是英國鬥牛犬,因為它更活波,外觀有很多立體的凹陷設計,也有很多陰影部分,顯得更硬朗,更富有動感。」

由此我確定,從XC40衍生出的C40就更像是一隻法國鬥牛犬。它更為蠢萌,也更富個性。

當然,言歸正傳。從C30到C40,這兩款相隔近十年的產品身上也能看出沃爾沃的「一身反骨」。

彼時,擁有兩門四座,身處豪華A級車市場的C30,是沃爾沃對於運動化小鋼炮的一次探索。

十年後,在SUV車型與新能源化的前後夾擊之下,已經不太可能支撐沃爾沃再延續C30這種定位的車型了。

但,已經轉型為轎跑SUV的C40努力延續著沃爾沃對於個性化運動性能的執念。

從整體來看,C40延續著沃爾沃經典的設計元素,你依然可以看到沃爾沃的經典元素,例如雷神之錘大燈和維京之斧尾燈,加之簡約流暢的車身型面和線條,讓你一眼便覺這是一輛流淌著北歐血脈的沃爾沃緊湊型SUV。

但C40又是如此不同,無論是整體極度流暢的溜背車身,還是車頂兩側的分流器、車尾的定風尾翼和風刀樣式輪轂等細節設計,都讓C40無時無刻不流露出運動與時尚的氣息。

這次的C40,是雙電機四驅高性能版本,最大輸出功率為408ps、峰值扭矩達到了660Nm,百公里加速時間也來到了4.7s。

毋庸置疑的是,強大的動力性能,平順流暢的動力輸出,配合小巧的車身,讓它更像是一款被墊高後的C30。

嗯,呼應上了。

作為一款電動車型,C40同樣提供了單踏板模式。但是,個人並不喜歡「單踏板」,雖然開起來對車輛的控制更為細膩,但動能回收強度較強,長時間還是會更容易疲勞。

雖然C40並非誕生於純電平台,但CMA平台的優勢在它身上足以體現。

C40採用前麥弗遜式獨立懸架、後多連杆式獨立懸架的設計,再結合前懸架較高的側向剛度,以及後懸掛高拖曳臂點的設計,令整車瞬態響應表現也較為出色,具有一定的高級感。

其中,FSD減震器能夠依靠感知路面顛簸頻率,從而自動改變減震器軟硬阻尼,有效過濾不同路面帶來的顛簸感,在保持車身平穩和駕乘人員舒適乘坐感受的同時,還能保留適當的路面反饋,提升車輛的駕駛樂趣。

激烈駕駛下的車身穩定性不錯,高速過彎時的信心很強,這和沃爾沃歷來的高強度車身有關,也是電池引入後車輛質心下降帶來的增益。

轉向有兩種模式可選,默認狀態下比較輕便,適合城市代步使用;降低轉向助力後,手感更精準一些,更適合高速駕駛。

當然,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打開車門之後,仿佛來自於上個時代的內飾還是讓它露了怯。

乍看之下,沃爾沃C40的內飾十分樸素簡潔,大多數按鍵一目了然。過於簡單的設計,甚至讓人感覺有些單薄。

有些意料之外,但又在情理之中的,就是C40的中控「小」屏了。

在目前所有車企都在玩命宣傳自己的螢幕有多大時,沃爾沃偏偏劍走偏鋒,把中控螢幕限定在了9寸。

麻雀雖小,可五臟俱全。

除了支持安卓、Apple CarPlay雙系統外,也內置了很多功能,例如高德地圖、天貓精靈等多款本土APP。如有其它需求,也可以在車機自帶的華為應用市場裡自行下載。

只是,如果你還希望這套中控能提供更多智能化體驗的話,那多數會讓你失望了。

在現在人們更為津津樂道的智能駕駛上,C40能提供的,還是和沃爾沃燃油車上相同的L2級駕駛輔助。

此外,為了表達對於自然的尊重,沃爾沃C40內飾整體都沒有採用動物制皮。

其實早在2021年,沃爾沃設計主管Robin Page就表示,沃爾沃會在2030年前完全棄用動物皮革。

所以,在C40座椅上,並沒有看到皮革製品,而是可持續材料和林副業材料的組合用料。

用沃爾沃的話來說,這樣的座椅材質,不僅具有極強的透氣性,其在冬天比一般的皮革要暖和,夏天也更涼爽。

抬頭向上看,1.54平米的全景天窗出現在這輛小車上屬實「用料很足」,它還帶有Loe-E塗層,可以隔絕99.5%以上的UV以及80%的熱輻射。即使盛夏坐在車裡,也不會感到過於炎熱。

內飾板上,沃爾沃首創了半透明背光三維內飾板,內飾板由三層板和LED燈組成,營造出飾板上圖案大氣的3D效果。

據了解,該設計靈感來源於設計師在瑞典阿比斯庫國家公園的一次漫步,從大自然的淡定、空靈、曠遠中獲得力量。

車內其他的地方的體驗,就只能用及格來說了——誰家三十多萬的車還給個硬塑料的內飾?

在目前日近趨同的新能源市場中,C40是一款打破舒服的個性之車。在外觀內飾方面的一些細節,足以讓人眼前一亮,駕駛體驗也不逞多讓。

但真正購買它卻需要足夠的勇氣,一來,28.9萬元的起售價並不便宜;二來,既不智能也不「豪華」的它實屬另類。

但C40仍不失為一輛傳統豪華品牌電動產品的可選擇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