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破60%大關!美國一季度GDP突破7萬億美元,對標中國優勢變大了

2024-04-29   平說財經張平

原標題:跌破60%大關!美國一季度GDP突破7萬億美元,對標中國優勢變大了

最近,我國統計局公布了一季度相關經濟數據。今年一季度我國GDP達到29.63萬億人民幣,同比增長5.3%。稍後,美國也公布了一季度的經濟數據。今年一季度的GDP接近7萬億美元,同比增速接近3%。雖然,美國GDP的增速要遠低於中國,但是GDP增速也已經遠超歐洲和日本、韓國等已開發國家。

實際上,如果按照匯率來計算,中國一季度GDP為4.17萬億美元,而美國為6.93萬億美元,中國一季度GDP規模占美國GDP規模,已經跌至60%大關。美國一季度的GDP規模再創新高,對標中國的優勢變大了。

於是,一些人就感到困惑,不是說美國經濟的增長勢頭已經停止,美國要衰敗了嗎?怎麼中美之間的GDP規模的差距又進一步拉大了呢?實際上,這裡面有兩大原因:

第一,中美兩國在GDP方面存在差異

從GDP規模來看,我國一季度的GDP達到了29.63萬億人民幣,與2023年一季度GDP為28.44萬億相比,經濟增速應該是4.18%(名義增速)。而統計局之所以公布GDP為5.3%(實際增速),是把物價上漲因素算了進來。而今年一季度的國內物價指數始終在低位徘徊。1-3月份我國CPI漲幅分別為:下降0.8%、上漲0.7、上漲0.1%。很明顯,國內一季度GDP名義增速要低於實際增速。

而美國GDP數據就有些被高估了。資料顯示,今年一季度美國GDP環比折年率增長1.6%,明顯低於市場預期。如果把美國一季度的物價上漲因素算進去,中美兩國的統計口徑一樣,那麼美國一季度的GDP同比增長就接近3%。

說白了,美國經濟之所以出現較為不錯的增速,就是物價快速上漲,導致老百姓消費支出增加。資料顯示,3月份美國CPI增長3.48%。所以,美國一季度GDP規模存在著較大的水分,如果美國的通脹回歸到正常水平,其GDP就不會有現在近3%的增速。

第二,在匯率上面拉開差距

在進入到2024年之後,國內很多人都預測美聯儲要降息,人民幣匯率將會快速升值。但是,美聯儲卻堅持不肯降息,這就導致美元指數持續升值,以人民幣為代表的非美貨幣逐步貶值。

而在GDP對比上面,各國都要把本國貨幣換算成美元來進行對比。顯然,如果用人民幣計價的GDP,來換算成以美元計價的GDP,中國肯定很吃虧。美國一季度GDP增長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美元指數的上漲。

從現在情況看,中國一季度的GDP規模只有美元GDP的60%左右,中美之間的GDP差距是越來越大。其中的主要原因是:1、美國的GDP規模被其國內較高的通貨膨脹所擴大了;2、美元指數升值,人民幣匯率在一定程度上貶值,這也會拉開中美兩國GDP規模的差距。

不過,美聯儲不肯降息的風險也很大,高利息會推高銀行等金融機構的融資成本,導致銀行等會破產倒閉。所以,美聯儲堅持不肯降息,也是在博弈,希望更多的遊資流向美國本土,弄不好也有可能會陷入到金融危機的泥潭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