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單】美國發燒天書評:史上最偉大的10款功放(四)

2022-09-30     HIFI說

原標題:【榜單】美國發燒天書評:史上最偉大的10款功放(四)

【HIFI說 2022年9月報道】美國知名音響雜誌The Absolute Sound(簡稱TAS,國內俗稱為發燒天書)最近邀請其編輯和撰稿人,分別評選出每個人心目中「史上最偉大的10款功放」,下面是Robert Harley列出的榜單。

一、Dynaco ST70電子管功放

產品亮點

ST-70於1959年推出,是世界上產量最高的獨立放大器,生產超過三十萬台。在當時,David Hafler的這款ST70將高性能音頻帶到了美國家庭中。令人驚訝的是,其清晰的三維聲音依舊能與當今許多放大器相媲美。

二、Threshold 800A功放

產品亮點

Pass Labs創辦人Nelson Pass先生生於1951年,1974年畢業於加州大學,在學生時代就對音樂產生濃厚興趣的Nelson Pass,由於自身主修物理學科,對聲學方面的知識也不斷探究,在大學讀書時期已進入了ESS音樂公司,進行研發Heil氣動式喇叭單元的工作。畢業後,Nelson Pass創立的第一家公司是Threshold,1974年他以Threshold推出的第一部放大器800A,率先採用「動態A類偏壓」,當放大器輸出功率低的時候,線路採用固定偏壓的A類放大,當功率需求增加時,則轉為AB類工作。

三、Audio Research D150功放

產品亮點

50年來,Audio Research只會因為技術和性能有了真正的提高才會推出新的產品,秉持著「to advance the state-of-the-art in music reproduction」(引領最高水平的音樂回放)的理念,推出了諸如SP-3前級(1972年)、D-150立體聲後級(1975年)、Reference 1前級(1995年)、Reference 600單聲道後級(1995年)、Reference CD7唱機(2005年)、Reference Anniversary前級(2010年)……等等開創性的經典產品。D-150是ARC一台十分經典的後級,在 2012"Absolute Sound Guide to Audio Electronics"史上最出色的後級評選中排名第三,也是世上第一台該類大功率後級。

四、奇力KRELL KSA-50純甲類後級

產品亮點

KSA-50是Krell第一台功放,也是它家的頂峰之作(就音色而言)。KSA-50的線路要比現時95%的HI-END功放出色。KSA-50的聲音自然醇厚,大器,乾淨利落,後勁足,長時間聽也不會覺得厭煩,非常耐聽。

五、Phase Linear 700功率放大器

產品亮點

Phase Linear 700功率放大器是首款大功率放大器,具有左右聲道雙重控制,額定功率為每聲道345瓦,能夠激發揚聲器非凡的創造力。

六、Hafler DH-200功放

產品亮點

Hafler DH-200是一款每聲道100瓦的MOSFET AB 類立體聲功率放大器,工作原理更類似於真空管而不是雙極電晶體。35年前,當DH-200推出時,它卓越的性能令世界震驚,超過了當時大多數試聽室設備的能力。它的價格也很實惠,這使得這款Hafler放大器因其難以置信的性能和前所未聞的價格而令人震驚。

七、BAlabo BP-1 Mk.II功放

產品亮點

BP-1MKII後級的背板以左右對稱設計,輸人有RCA和而且每個聲道都備有一個手動調節的音量衰減旋鈕,供更靈活的使用方案,比如以音源直人後級的時候,或者搭配其他品牌前級遇到增益不同的時候,這個音量控制就顯出存在的價值了。BP-1 MK II後級的喇叭線接線柱選擇手柄非常粗壯,而且間距寬闊,相信無論連接蟒蛇級的喇叭線也沒有難度。除了常規的+-極喇叭接線輸出外,BP-1MKII後級也提供一組常見於專業用途的旋人式輸出,提供給更可靠的連接性能,比如PMCBB5系列就是採用這種端子連接的。BC-1 MK I、BP-1 MK II前後級的全頻段透明度極佳,並有著驚人的解析力,音樂中的細節非常豐富,層次異常突出。卻不會有通常日本機干、澀、生硬的毛病。在音樂的表現力與分析力上取得了良好的平衡,是現代感十分濃郁,具有時代意義的機器。在製作工藝上,日本人一絲不苟的精神表現的淋漓盡致,每一個細節都精雕細琢,是完成度極高的產品。

八、NAD 3020功放

產品亮點

NAD3020是NAD的經典機型,也是NAD功放的常青樹,具有小噪音特點,所採用的功放管子是摩托羅拉的金封管放大的,所以出來聲音特別好,放在小環境或聽人聲弦樂與一些英國音箱是絕配,後面有8歐、6歐阻抗調節,適合不同類型的音箱,帶唱機輸入放大,自推出以來數年間,好評如潮,被評為20世紀最經典功放之一。

九、Audio Research Reference 600/610T功放

產品亮點

ARC早在25年前,就打造出驚人的Reference 600全膽單聲道後級,每一台後級使用16隻6550C功率管,輸出600W功率。Reference 610T電子管後級,可說是當代超大功率電子管放大器的代表作,龐大的610T上方如核潛艇的核彈發射艙一樣,密密麻麻地插著19支壯碩的電子管,增益級用的是兩支雙三極6NIP與一支軍規6H30,功率管部分則是用了八對十六根6550C。高達154斤每台的重量,穩如泰山,一個人難以抱得動。而官方宣稱其真空管壽命至少達2000小時以上,功率輸出達到每聲道足足600W的誇張動力,足以使其有能力驅動市面上絕大多數喇叭。

十、NAD M2功放

產品亮點

M2是NAD的第一款數碼功放。在NAD的研究當中,它認為目前很多的數字功放並非真正的數字放大,因為它們很多都不是閉環,只能說是開環。開環的弊端在於輸出信號不能反饋到輸入端進行比較,不能抵消失真和噪音,從而直接影響到聲音的表現。而M2數字功放所使用的閉環數字放大線路則能實現將輸出信號反饋到輸入端,然後進行兩者比較,當發現信號出現失真就會自動進行修正,這樣的話就會令整體的失真和噪音大大減少。除此之外,NAD在以往的功放中所採用到的技術,例如氣囊功率和柔性剪峰等如今都能實現全數碼化處理。在指標方面,M2相當厲害,內置35bit數字處理器,能確保有足夠的數字處理能力,主時鐘的頻率也達到了108MHz,而對數字電路影響最大的時基抖動(Jitter)非常低,低得幾乎測不出來。而且M2的信噪比和失真率也相當優秀,信噪比能達到小於-90dB,而失真率也僅僅是0.004%。在輸出功率方面,M2每聲道能輸出250W的功率,峰值時超過500W,而且阻尼係數更大於2000,幾乎能驅動市面上所有的音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475d3100661944f5d56c7de85543290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