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皆可上熱搜,微博熱搜「崩壞之路」

2021-06-28     文化產業評論

原標題:萬物皆可上熱搜,微博熱搜「崩壞之路」

第3222期文化產業評論

微博上無厘頭的熱搜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諸如#藍心潔犧牲##劉浩存曬自己拍的天空照#等莫名其妙、一驚一乍的熱搜,引發了不少路人的群嘲。被迫整改兩次的微博熱搜在娛樂價值鏈條上一路下墜,最終淪為用戶口中的《電視報》。而這一切,又是如何發生的?本期文化產業評論(ID:whcypl)帶您了解!

作者| 張遠

編輯| 彭曉儀

來源| 文娛價值官

正文共計3216字 | 預計閱讀時間9分鐘

「微博熱搜一路崩壞之路,從前討論點正經事,後來都是娛樂圈八卦,後來連大點的明星八卦也沒有了,都是三四線明星網紅的八卦,八卦好歹算個事,再後來變成了三四線明星網紅的吃喝拉撒,你以為這墮落得已經見底了,現在更絕,半屏是電視劇人物的吃喝拉撒,不小心點進去一看連特麼的真人都不是,但熱搜標題搞得跟你特熟一人似的。完犢子了。」

近日,博主@水木丁的一條吐槽,引發了很多微博用戶的共鳴,也用短短100多個字勾勒出熱搜近年來的「崩壞之路」。

就在幾天之前,#藍心潔犧牲# 空降微博熱搜第一,點進去才知道,藍心潔是熱播劇《叛逆者》的女二角色,如此莫名其妙、一驚一乍的熱搜,也引發了不少路人的群嘲。 為了淡化營銷痕跡,劇集熱搜都不再帶上劇名,為了避免引發「粉黑對戰」,粉圈開始避熱搜唯恐不及,導致了如今微博熱搜令人啼笑皆非的現狀。

2018年、2020年, 微博熱搜曾兩次被迫整改下線,第一次是因為「傳播炒作導向錯誤」,第二次則是「干擾網上傳播秩序,傳播違法違規信息」,每一次用戶都是拍手稱快。兩次被約談之後, 微博雖然已經謹小慎微避開政策「紅線」,但在娛樂價值鏈條上卻一路下墜,最終淪為用戶口中的《電視報》。

而這一切,又是如何發生的?

微博熱搜是如何「通貨膨脹」的?

讓我們先來回顧一下微博作為「國民級應用」的,那個「黃金年代」。彼時話題熱榜可謂是社會輿情的風向標,是伸進風雲激盪的社會空氣中的一根民意收集器, 是意見領袖振臂一呼發動「眾包打拐」的地方。

作為 以「廣場」為特色的社交平台,微博的熱榜扮演了公共話語場的作用,也凝聚了不同群體用戶共同的關切。 正是在熱門話題的「共振效應」之下,微博才成為介入、乃至改變現實的一股集體合力。

當第一代意見領袖紛紛風流雲散,輿論場從微博廣場轉向微信熟人圈之後,微博的社會影響力迅速衰落,它也趁勢轉型主動收縮為「娛樂圈風向標」,成了流量明星造星工業的推動者和獲益者。

微博熱搜猶如一場365天不間斷的「明星排位賽」,引得無數數據女工的全情投入。在「簽到,轉發,投票,攢積分,打榜……」這整套數據流水線上,熱搜是最終的成果展現,是給「女工」們打雞血的激勵機制,是持續不斷引發明星「內卷」的操控遊戲。

但對於「無辜」的路人來說,他們不得不接受這些數據堆出來的「流量明星」,攻陷公共空間,霸占大小螢幕。 2020年度熱搜榜顯示,排名首位的男明星一年有161天都「住」在熱搜上,可謂是名副其實的「包年」。

然而, 微博並不能從此高枕無憂,因為隨之而來的是熱搜的通貨膨脹。正如一位用戶吐槽的:吃喝拉撒屎尿屁,造型,髮型,雜誌封面,誰誰多美多帥,誰誰跟誰說了一句什麼,誰誰跟誰一起幹嘛了……是除了粉絲和水軍,路人完全不會點進去的程度,虛假流量虛假繁榮就是這麼來的。

當粉圈開始為明星「降熱搜」

微博熱搜的「水化」和「內循環化」帶來的一個後果就是:它正在被曾經支撐它的粉圈所拋棄。

昨天,劉浩存的一條微博使#劉浩存曬自己拍的天空照#登上熱搜,然而粉絲卻一點也沒有「過年」的喜悅,反而為其憂心不已: 真的要少搞點這種不太有意義的熱搜,不然路人緣會被會越來越不好的。果不其然,不少黑粉藉機嘲諷「每次熱搜都這麼清湯寡水」「現在明星的團隊簡直讓人懷疑有黑粉在裡面」「她的路人緣都毀在熱搜上了」。

在三四線明星、網紅處心積慮上熱搜的同時,一二線明星有風吹草動時粉圈姐妹們卻在盯著排名, 號召大家降熱搜,甚至還開發出了各種降熱搜的教程,口號是「降自家的熱搜就是升別人的熱搜」。

之所以「上熱搜」成了讓粉絲心累的一件事,是因為一旦熱搜就必須把全副精力放在「對線」上,向黑粉路人喊話,維護愛豆出圈之後的輿論走向。 雖然炒熱搜已經成為經紀公司屢試不爽的套路,但是一次次被當作「工具人」的粉絲已經累覺不愛。保護明星的路人緣,寧可別再出圈也不要挨罵才是他們的內心訴求, 降熱搜的操作就是他們的一種反向抵抗,不知道花錢包年熱搜的明星公司作何感想。

幾天前,#小梁朝偉# 成為微博熱搜,引發王一博粉絲的集體暴怒,質疑微博「清朗凈網期間為什麼要把這種職業黑粉拉前輩引嘲的tag搞成熱搜」「用黑熱搜引導粉絲互撕罵戰恰爛錢」。雖然 對於微博來說,這是百試百靈的流量密碼,但如此在作死的邊緣瘋狂試探的引戰操作很容易導致「反噬」。

或許正是看到了粉絲群體對於熱搜的態度轉變,才會出現@水木丁 所說的:連大點的明星八卦也沒有了,都是三四線明星網紅的八卦和吃喝拉撒。 已經有足夠粉絲基礎的明星不再需要靠熱搜維持「虛假熱度」,只有出圈的作品才能帶來真正的路人緣,反而是沒有作品的明星網紅才需要雞毛蒜皮來搏存在感。

微博熱搜作為「娛樂風向標」的作用正在失靈,淪為一塊被小廣告貼滿的公告牌,除了其中零星夾雜的時事熱點之外,會被用戶主動忽略。這也意味著它的價值還將不斷縮水。

熱搜宣發是影視劇的一把「雙刃劍」

當然,微博目前還是影視綜藝的一塊重要的宣發陣地,熱搜是打包合作資源位的重要一部分。有媒體報道「一部電視劇的宣發如果不和微博達成合作,只投放KOL和水軍,哪怕是真人水軍,即使熱度再高、討論度再多也只能登上「趨勢」, 並且一旦檢測到就會被立刻限流,從「趨勢」中剔除。」

這意味著微博阻斷了用戶的自然討論,試圖引導觀眾的口碑和輿論。然而,對於品質堪憂的節目來說,這樣的操作正在越來越適得其反。

近日,《千古玦塵》以各種話題花式登上熱搜,卻依然無法挽回崩壞的口碑和撲街的收視,還引發了路人的逆反心理。(「這部戲的宣發,有種被逼著上班的感覺,每天的熱搜詞。雷打不動的,就劇名這四個字,路人看了都不想點進來的程度 。」)

對於觀眾而言,無論是亂帶節奏的熱搜還是提前劇透的熱搜,其實都是在破壞追劇的樂趣本來只想安安靜靜地追劇,卻躲不開輿論漩渦。《你微笑時很美》的熱搜更是引發了電競愛好者的群起抵制, 每一次熱搜都在提醒他們這部劇是在「披著電競的外殼販賣工業糖精」。

雖然微博宣發已經成了娛樂產業的常規操作,但是 在日益惡化的廣場生態內,虛假的熱度對於內容、明星來說的利弊如何?值得每一位從業者深思。「宣發萬能論」「流量至上論」正在越來越經不起推敲, 當曾經被「操控」的用戶開始覺醒,娛樂產業也到了該擺脫「熱搜依賴」的時候了。

結語

在正常的輿論環境中,觀眾的口碑會自然發酵,口口相傳,對於內容產業形成正向的激勵。然而,在微博、抖音等平台操控流量的下,這樣的口碑傳播機制被人為阻斷了,無論對於用戶還是內容產業而言,這都是一種悲哀。我們希望這樣的平台壟斷也能夠得到監管和有效遏制。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繫編輯)

話題互動

您對微博熱搜有何看法?

歡迎在留言區發表您的觀點

文化產業頂尖大號「文化產業評論」,秉承權威、專業、準確、及時、實用的特點,聚焦新時代,彙集、融合行業內外精英對文化產業的觀察和理解,在業內具有廣泛和舉足輕重的影響力,得到了全國文化產業從中央到地方,政府、企業、機構、行業從業者的高度關注與大力支持,是國家部委、各地市、文化企業、相關機構掌握文化產業發展及科學決策的重要參考。歡迎訂閱關注!

交流/諮詢/合作

請加主編微信號:7759813

申請轉載/加入研習社

請加小助理微信號:whcy006

原文】加入「文化產業評論」,這裡,是你的舞台~

喜歡這篇嗎?分享、點贊、在看,都安排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474572749_152615-s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