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關注動漫的小夥伴想必也注意到了,國內新引進日漫新番的數量,在肉眼可見的減少,日本媒體《朝日新聞》發布了一篇報道,指出「日本動漫在華熱度轉冷」,日本的很多動畫工作室情況並不樂觀。
日漫在中國熱度下降,並不單純是因為某部日漫的內容觸碰了我們的底線,而是涉及到多方面的原因,《朝日新聞》通過採訪北京大學副教授古市雅子,將日漫在中國熱度下降概括為了3個原因。
1.反日情緒高漲,受眾接觸日本作品的入口變窄
很多喜歡動漫的小夥伴,對這些年的日本印象還是挺好的,看著日漫中的各種美好的事物,讓人心嚮往之,很多漫迷還因為喜歡日漫而主動學習日語,想要更了解一些日本的故事。
但是今年日本在某些方面的表現,確實讓人太過吃驚,他們做出的很多事情,用常人的思維,根本就沒辦法理解,好像在他們看來,沒有什麼是一個鞠躬不能解決的,如果有,那就再來一個。
很多人看到這些內容,開始越來越討厭這樣的日本,進而也開始不喜歡日本的動漫,動漫中描繪的世界越是美好,和現在的日本對比就越鮮明,就越是讓人更加討厭現在的日本。
對於日本人的所作所為為什麼這麼「擰巴」,在《菊與刀》中介紹的比較詳細,想要搞明白原因的小夥伴,可以嘗試去讀一下這本書,感受一下日本人的「情面」到底有何與眾不同,為什麼武士會那麼容易「切腹自盡」。
日本處在風口浪尖,視頻平台也不願意硬往上撞,所以我們可以看到的日漫新番也就越來越少了。
2.世界各國的文化產業加大進入中國力度,競爭變得激烈
中國的文娛市場這麼大,肯定不只是日本的動漫想要從中分一杯羹,其他一些能夠產出高質量內容的國家,肯定也不會放過這個機會,所以除了日漫之外,我們還可以看到很多其他國家的影視劇動漫等文娛作品。
在這種情況下,自然是能者多得,日本動漫雖然有很多優秀的作品,但是相較以前的那些經典作品,有些動漫確實也有些拿不出手,現在的日漫也成了一個題材火了之後,就開始湧現大量相同題材作品,長此以往,哪還有多少工作室願意做與眾不同的原創作品?
也正因為少了中國市場,日本一些原本就不大的動畫工作室,更是雪上加霜。
另一位熟悉動漫產業的日本敬和學園大學副教授松本淳則認為,現在一些日本動畫工作室情況並不樂觀,日本的創作者要比國外的待遇差,國家應當對一些中小工作室進行適當的扶持,才能保證日本動漫的良性發展。
3.在「文化強國」政策的指引下,中國動漫正迅速發展
雖然日漫確實不錯,但是這些年國漫也在迅速發展,湧現出了很多精彩的作品,還有一些作品走出國門,在很多其他國家也受到了大家的關注。
現在Z時代消費能力增長,國漫的產業鏈逐漸完善,資本也看到了國漫的未來,開始大量投資國漫相關的內容。
我們可以看到,各大視頻平台,都在有意識的扶持一些國漫內容,除了一些原創作品之外,很多大家熟悉的小說或者漫畫,也開始在改編成國漫的路上,這些內容已經成功過一次,得到了大家的認可,現在改編成動畫,大機率依舊會比較成功,有很多人喜歡。
國漫越來越好,日漫越來越少,此消彼長,日漫在國內的熱度自然也就越降越低。
在文娛市場競爭激烈的情況下,日漫是越挫越勇,做出更高質量的動漫,還是此後優質內容逐漸減少,慢慢被其他內容所替代呢?
本期話題:你覺得日漫在中國熱度降低是什麼原因呢?來聊聊你對國內動漫情況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