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流程,能讓笨蛋變特種兵

2023-09-08     筆記俠

原標題:好流程,能讓笨蛋變特種兵

內容來源:筆記俠直播對話。

分享嘉賓:章義伍,暢銷書《流程密碼》作者、管理培訓專家。

高級筆記達人 | 歸一

責編 | 金木研

第 7682 篇深度好文:4915字 | 13分鐘閱讀

內容來源:筆記俠直播對話。

分享嘉賓:章義伍,暢銷書《流程密碼》作者、管理培訓專家。

高級筆記達人 | 歸一

責編 | 金木研

第 7682 篇深度好文:4915字 | 13分鐘閱讀

組織管理

筆記君說:

公司效率高不高,全靠流程好不好。好的流程能讓笨蛋變成特種兵,批量複製人才。

但很多公司卻做不好流程管理,這樣因為,我們經常會忽略組織文化在流程中的重要性。好的流程,一定要帶著組織的靈魂、溫度和傾向性的。

今天這篇文章,就來講講優質的流程是如何設計和管理的?

一、初創企業要不要做流程?

初創型企業,要不要做流程?肯定要。因為初創型企業有大量工作屬於重複性工作,如果不做流程,就會在組織中缺乏統一的標準和規範。

1.判斷要做流程的標準

判斷要做流程的基本標準,就是這件事情如果已經有了比較成熟的實踐,我們就要想方設法把它萃取出來。

流程就是最佳實踐的萃取。什麼是最佳實踐的萃取?就是假如10個人做某件事情,總有一個人比別人做得更優秀。

流程來自於最佳實踐,但是最佳實踐不一定是行業中最好的實踐。對實踐進行萃取和加工後,需要用認知、邏輯、判斷來解決這個流程的再升級問題。因此,八成的最佳實踐,可以提煉出十成的流程。

2.流程與企業大小無關

在每個企業寫流程的時候,都要找到那個最優秀的人,他怎麼做,流程就怎麼寫,然後在他做的基礎上再做升級,這樣就可以把8分的經驗變成10分的流程,然後複製給更多的人。

這就是頻繁用一流的流程武裝員工,從而創造不平凡的業績。

比如M公司已經有成熟的流程,那麼它在開分公司、分店的時候,就可以實現流程遷移。但是,流程設計與企業大小有關係嗎?我們先看流程萃取的三種情況。

第一種情況是,有些初創企業沒有M公司的成熟度,也沒有很多經營的經驗,他就可以將M公司的流程拿過來直接用。

第二種情況是,不成熟的企業可能有部分成熟的事情,這時候就必須要做流程。

有些初創型企業,在某一件事情上,已經通過「摸著石頭過河」的實踐掌握了足夠的經驗,那麼它就可以在這件事情上進行流程萃取。

第三種情況是,成熟的企業也有不成熟的事物。

比如一個非常資深的企業,它面對一個新型事物的時候,也需要重新開始,這時並不是萃取流程的最佳時機,而是還要做一件事情,就是「摸著石頭過河」,直到摸索出一條完全可以安全渡過河的路,才可以認為是萃取的最佳實踐了。

所以,流程什麼時候設計與企業大小並沒多大關係,但與這個任務的成熟度有很大關係。

3.流程讓員工熟能生巧

有些人會擔心,當企業有了流程,員工一直按照流程去做,那麼,員工會不會變成只會執行,不會思考了呢?

其實思考本身也是執行,而執行本身也有思考。我把流程區分為3個不同的層面。

一是操作流程,這類流程是整個基層員工的主體。

二是人際流程,即人際關係。當你成為中層管理者如部門經理的時候,一般不參與操作流程,而是做目標制定、給下屬做督導、規範化等。

比如經理給下屬做績效考核就是人際流程,如果這個下屬的績效考核不好,還要對這個下屬做績效改進計劃。

作為一個領導者,需要扮演教練和輔導者的角色,如果下屬績效不好就要輔導他們去提升績效,這就是人際關係流程。

三是戰略流程,又叫危機管理流程。當你是CEO級別的時候,你就需要不斷地思考。

所以,企業的重心是激活新老員工,中層激活基層,高層激活大佬。

流程不會影響思考。長期執行流程的人,他會在這個領域中形成獨特的技能、熟練的習慣,然後在這個基礎之上去創造。按照流程執行,不會讓我們變傻,反而是熟能生巧,由巧入拙,形成記憶。

比如,國家桌球隊的隊員,他們反覆練習一個動作時,我們看到的是動手打球,但實際上是球還沒到他們身邊時,他們的拍子就已經揮出去了。

這個過程中,運動員加進了很多判斷,比如判斷飛過來的球是正斜、反斜還是不斜,會落在哪個角等。

4.流程與組織文化合二為一

在企業里會有一種現象,沒事做的人總在評價有事做的人,可能會影響到做事的人做不好事而受到了批評,而沒事做的人依然是沒事做、愛評價的狀態。這種工作量不匹配的狀態,其實會造成企業資源的浪費。

這是一個人性問題,事實上不做事的人對做事的人擁有評價權,企業里常常出現一些事沒人做,一些人沒事做。沒事做的人盯著做事的人,議論他做的事,指責做事的人做不成事,也做不好事。

於是老闆誇獎沒事做的人,因為他看到有人做不成事;訓誡做事的人,因為他真的沒有做成事。

最後造成有一些沒事的人總是沒事做,一些做事的人總有做不完的事。而這些沒事的人因為滋事、鬧事,使得做事的人不得不做更多的事,結果小事變大事,簡單的事變複雜的事。

其實人無完人,作為公司的經理人,應該有一個雙目鏡,遇到這種事情時,要學會放大優點,縮小缺點。來談是非者,必是是非人,在組織中,這是企業的人性特點。

如果流程解決的是人們行為的問題,那麼組織文化解決的是人們靈魂的問題。流程是硬力量,它看得見摸得著;組織文化是軟力量,看不見摸不著,但可以在人們的行為中體現組織文化。

組織文化和組織流程應是合二為一,流程一定是帶著組織的靈魂、溫度和傾向性的。

舉個例子,什麼樣的人會贏?什麼樣的人會輸?這個問題在一家企業中給出了四句話:

贏家有一個計劃,輸家有一個藉口。

贏家是答案的一部分,輸家是問題的一部分。

贏家說「讓我來幫助你」,輸家說「這不關我的事」。

贏家說「可能有困難,但希望很大」,輸家說「可能有希望,但困難重重」。

贏家有一個計劃,輸家有一個藉口。

贏家是答案的一部分,輸家是問題的一部分。

贏家說「讓我來幫助你」,輸家說「這不關我的事」。

贏家說「可能有困難,但希望很大」,輸家說「可能有希望,但困難重重」。

這四句話是這家公司的文化,他給了你直接的行為,告訴你什麼樣的人會贏。

什麼是輸?就是把問題上交。什麼是贏?就是每個同事都能夠把別的夥伴工作時間的10%用來指導、幫助別人。這個互相幫助會讓彼此獲得一種相互支持的環境,團隊合作的環境。

團隊合作是組織的一種核心能力,前面提到的企業現象既是流程的問題,也是組織文化的問題,流程與文化最終是合二為一,要把一種文化、一種方式轉變成可以操作的行為和細節。

二、優秀的流程如何設計與管理?

優質的流程是如何設計和管理的?

第一,設計流程的宗旨是以客戶為導向,讓客戶滿意。

企業存在的目的,就是為了為客戶傳達價值,所以流程實際上是要為客戶傳達價值的。客戶投訴最多的地方,就是流程需要改進的地方。

比如你有一個東西要從北京快遞到深圳,會考慮四點:

1.你在乎速度,速度是快遞公司的第一原則。

2.你在乎安全,安全比快捷還重要。

3.你在乎服務,希望快遞員能夠拿著快遞盒上門,將你要寄的東西包裝好,然後寄走。

4.你在乎價格,太貴容易接受不起,需要物有所值。

1.你在乎速度,速度是快遞公司的第一原則。

2.你在乎安全,安全比快捷還重要。

3.你在乎服務,希望快遞員能夠拿著快遞盒上門,將你要寄的東西包裝好,然後寄走。

4.你在乎價格,太貴容易接受不起,需要物有所值。

所以,當寫快遞流程的時候需要把這四點記錄下來,這樣流程就有了靈魂,它的設計一定是基於客戶的需求和價值。

第二,企業的流程從哪兒來?

我提供三個工具:斧子、刀、繡花針。斧子負責切大塊,刀負責切成片,繡花針負責雕刻,即顆粒度和細節。

天下大事必作於細。比如人力資源工作,用斧子切,可切出招聘流程、培訓流程、薪酬流程、績效管理流程等。

然後用刀切片,即把大流程變成可落地的子流程。比如把招聘流程切成職位說明書、招聘渠道的選擇、簡歷篩選、初試、複試、面試流程等。

第三個動作是繡花針雕刻。雕刻有6-3結構的模板,6指六個部分,3指三個層次。

有些「流程圖」其實是屬於工作流,它不是流程,它沒有執行的顆粒度和細節。規章制度也不是流程,它是交匯。流程是導航儀。

六個部分,分別是指:崗位名稱和編號、崗位目標、崗前準備、主流程、異常情況處理、崗位鑑定。

流程要達到的目的是什麼?沒有崗位目標,就不知道這個流程的輸出是什麼。這件事該從哪說起?要不要準備?準備什麼等。

所以,主流程不要超過8個步驟,它包含輸入、輸出和過程。如果一個流程連笨蛋都看得懂,那麼這個流程就是非常有意義的。

比如授權有四個步驟:第一步確定目標,第二步選擇人員,第三步溝通,第四步追蹤。這裡輸入是給他任務,輸出是完成結果。

又比如前台服務有6個步驟,第一步就是歡迎顧客,第二步是給顧客點膳,第三步給顧客備膳,第四步整理產品,第五步收錢找錢,第六步歡迎再來。

一件事情在固化執行行為轉化為流程的成果後,通過復盤,可以沉澱為流程,成為知識資產。

成熟的公司很少復盤,不成熟的公司常常復盤。如果你的手裡有導航儀,是不需要復盤的。沒有復盤的時候,事情需要疊代。優秀的公司是解決流程後1.0-2.0的疊代問題,成長中的企業會天天復盤。

三個層次是指步驟、細節和提煉。

比如我們在拜訪客戶的時候,第一個步驟是開場寒暄,這個步驟里有四個動作,介紹雙方、感謝接待、說明拜訪目的、主題切入,各個動作後面需要寫操作細節。

三、好流程能快速複製人才

流程的最高境界是讓笨蛋變成特種兵。一流的流程加刻意練習等於世界冠軍。人加流程等於人才,優秀的人才是會學、會做、會教、會放手。

1.好流程是好學、好教、好檢查

做流程是需要用到一些通用的方法,我把好的流程總結出五句話。

第一句話是好的流程顏值高。就是你不能按照ABC的流程寫,而是要按照6-3結構寫,這樣的流程才是全面完整的。

第二句話是好的流程是有溫度、有靈魂的。我們要把組織的價值觀變成可操作的細節放在流程里。比如客戶關注質量,我們就把質量的細節放進去;客戶關注服務,我們就把服務的顆粒度放進去。好的流能精準地反映組織的價值觀。

第三句話是好的流程一定要寫接口。上游的崗位是輸入,下游的崗位是輸出,流程一定要有個承上啟下的作用。

第四句話是好的流程一定是預防問題。寫任何一個崗位流程的時候,要看它經常出現的問題在哪裡,然後在流程中做預防。好的流程善於攻治「胃病」,在問題還沒有發生之前,就已經把它屏蔽掉了。

第五句話是好的流程一定是有客戶和用戶意識,做到好學、好教、好檢查。

好的流程是給3個人用的,第一個人是學習者的教材,第二個人是教練的教材,第三個是管理人員對你鑑定的工具。所以流程能不能落地主要看你的教練和督導,好學、好教、好檢查,這就是「三好」流程。

流程最大的特點是你怎麼做,我就怎麼提煉。我們是基於優秀的實踐而把它萃取出來。

好的流程具備了簡單化、專業化、標準化。簡單化就是傻瓜都能懂,專業化就是寫細節,標準化就是寫數字。它能隨機調整,極具靈活性。它和制度不一樣,制度在相當長的時間裡是比較固定的。

2.好流程能夠快速複製人才

好的流程不僅可以把事做好,還可以把人才複製到位,我也總結了4點。

一是流程是導航儀,可以把你從任何地點帶到目的地。

二是流程是複印機,可以批量複製員工、經理,甚至是總經理。

三是流程是避雷針,如果你按照流程做,你的質疑會消失,因為你不需要懲罰別人;如果你超速了,流程都會提醒你。

四是流程是測量儀,當企業沒有流程的時候,客戶滿意度只有70%,有了流程之後,客戶滿意度可能就提升到98.5%。

流程管理是組織的管理基因,這個基因決定了企業是大還是小,長壽還是短命。

今天這個時代,如果你錯過了流程,就錯過了系統化,錯過了機器人,錯過了AI,錯過了無人駕駛,錯過了信息化。萬事皆流程,我們工作、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是一個流程,如果你掌握了流程,你就擁有一個特別大的競爭力。

在企業里,用流程可以快速地複製人才,但在流程落地時,也常會遇到影響落地的阻力,主要是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公司里老人不太喜歡流程。

第二,很多人覺得流程會讓他失去信任力。

第三,政策配套不夠。公司讓我做流程,又不給我積極的、鼓勵性的政策,我做好了沒有得到實際性的好處。

第四,政策沒有形成風向標。企業做流程,但是績效考核考的是銷售額。

第五,領導思想落伍。領導者讓我們做流程,但他自己又不做。

第六,組織文化保守。企業長期不學習,導致流程導入難度係數非常大。

那麼,我們如何用流程快速地複製人才?這裡有四個一。

一隻優秀的教練隊伍。好的企業都是7:1配教練。

一套工具。希望中國的每個企業都有一套流程,員工有50件事,你就有50個流程。

一種教練的流程,就是教練本身也是流程。

一體化的追蹤。就是如果我教會你了,我還要看一個月以後你是否按流程去做,兩個月以後你是否按流程去做。如果兩個月之內三次檢查都能夠按照這個流程去做,表示它已經形成了肌肉記憶,你就不要需要再管它了。

四、總結

最後希望大家都能夠擁抱流程,少一些指揮,多一些指導,少談領導智慧,多講領導體系。

智慧只可意會,不可言傳,隱性的經驗體系看得見、摸得著,人間正道是流程。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筆記俠立場。

分享、點贊、在看,3連3連!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472221d891e95426e842241790e1aed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