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沒當過一天皇帝,卻在清朝享受到了皇帝的待遇

2021-06-12   勇哥讀史

原標題:關羽沒當過一天皇帝,卻在清朝享受到了皇帝的待遇

受《三國演義》《三國志》等典籍的影響,三國名將關羽在中國擁有極高的知名度,到了人盡皆知的程度。同時,關羽也等得到了官方認可。特別是到了清朝時期,一天皇帝都沒有當過的關羽,卻享受了皇帝待遇。

在北宋和南宋時期,關羽只是被封為王。比如,宋徽宗將關羽封為義勇武安王,宋高宗將他封為壯繆義勇武安王。

到了清朝時期,關羽的尊號變成了「聖大帝」。比如,順治皇帝將關羽封為「忠義神武關聖大帝」,乾隆皇帝加了兩個字,變成了「忠義神武靈佑關聖大帝」。此後,清朝歷代皇帝繼續給關羽的尊號加字,最終變成了「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護國保民精誠綏靖翊贊宣德關聖大帝」,一共有26個字。

清朝皇帝在祭祀關羽時,光是念尊號就得念好久。

在古代,人們將祭祀孔子的廟宇稱為文廟(孔廟),與之相對應的是武廟。唐朝時期,朝廷追封姜太公為武成王,設立了武廟,以歷朝歷代的名將為配祀和從祀。明朝建立後,廢除了武廟。整個明朝期間,都不再設立武廟。可是,清朝入關後,改封關羽為武聖,以關羽為主祀的關帝廟為武廟。

此後,祭祀孔子的文廟和祭祀關羽的武廟並駕齊驅,成為國家祭祀的主神。每年春季和秋季,皇帝會率領文武百官,親臨文廟和武廟,開展聲勢浩大的祭祀活動。

在北京市西城區阜成門內大街131號,有一座規模龐大的歷代帝王廟。歷代帝王廟始建於1531年,是中國現存唯一祭祀中華三皇五帝、歷代帝王、文臣武將的皇家廟宇。在歷代帝王廟中,祭祀了包括三皇五帝在內的188位歷代帝王,另外還有79名文臣武將。

讓人看不懂的是,在歷代帝王廟裡面有一座小廟,即關帝廟。這就是獨特的「廟中廟」。儘管這種關帝廟的規模並不大,只有三間享殿。在國家最高等級的祭祀廟裡為關羽單獨建廟,確實太特殊了,說明在清廷的眼裡,關羽是超越帝王將相的存在,而非一名普通的名將。

走進歷代帝王廟的關帝廟,我們還會發現裡面供奉的關羽塑像,並不是通常的紅臉長須模樣,而是金色臉龐。關羽手裡沒有拿著一把青龍偃月刀,也沒有捧讀《春秋》,而是頭戴王冠冕旒,雙手抱著一把牙笏,沒有名將派頭,更像一代帝王。

在官方的宣揚和鼓勵下,全國到處都在修建關帝廟。

清朝時期,關帝廟在全國各省遍地都是,總數達30多萬座,是孔廟的100倍。幾乎每部府志、縣誌等地方志書都有「關帝廟」或者「關公廟」的記載。據《京師乾隆地圖》載,當時京城內專門祭祀關羽,以及以關羽為主要祭祀對象的廟宇,一共有116座,幾乎占城內全部廟宇總和的10%。這是文聖孔子都沒有得到的待遇。

關羽甚至被請進了清朝皇室祭神的場所——堂子裡。

清朝皇室有一個傳統習俗,每當有舉行重大軍事行動時,大軍出發前,皇帝就會率領文武百官來到堂子,祭天、祭神、祭佛,祈禱軍事行動取得成功,祝願將士勝利班師。堂子裡祭祀的有滿人祖先神紐歡台吉和武篤本貝子,此外還有釋迦牟尼、觀音菩薩以及關羽。這種祭拜堂子的習俗,保留了幾百年,到1912年清朝末代皇帝遜位後,才予以廢除。

康熙皇帝規定,不允許漢人大臣參與祭拜堂子。可是裡面被祭拜的對象,就有一位漢人關羽。

清朝為什麼將關羽提拔到很高的地位上?

這主要是因為,滿人尚武,對關羽非常崇拜,視為保護神。清朝開國皇帝努爾哈赤從小就熟讀《三國演義》,將這部小說當作兵書來學習,對關羽崇拜得五體投地。皇太極將都城搬遷到瀋陽後,立即在瀋陽敕建了關帝廟,並親賜「義高千古」匾額。順治皇帝入關後,馬上將關羽封為「忠義神武關聖大帝」。

在前面幾位皇帝的帶動下,有清一代上上下下都非常尊崇關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