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區文創紀念品比拼的終極戰場,原來是造型奇特的雪糕

2021-06-10     一夜美學

原標題:景區文創紀念品比拼的終極戰場,原來是造型奇特的雪糕

再過兩天,就是上半年最後一個法定節假日,隨著天氣漸熱,盛夏來臨,景區里的雪糕銷量或許也將借這個節假日達到今年的峰值。但如今在景區里炙手可熱的早已不是小攤小販批發的雪糕,景區官方紛紛親自下場,設計起造型逼真的 兵馬俑雪糕、神獸雪糕、三星堆青銅面具雪糕等匪夷所思的冰品,全國的景區隔空來了一場雪糕 battle。這些披上了文化馬甲的雪糕價格並不比一杯喜茶低多少,但排隊的人有過之而無不及,這些讓景區復興的雪糕到底有什麼魔力,我們一起品品。

北京,景區雪糕的主戰場

別看北京的雪糕文化不出圈,景區也都是古樸悠久型,但 好幾個出圈的景區文創雪糕都在北京,而且這股「景區雪糕風」大機率也是從北京刮起來的。

01

玉淵潭公園櫻花雪糕

老牌的玉淵潭公園一直是北京春天賞櫻的好去處,每年還會舉辦櫻花節,在 2017 年的櫻花節就誕生了一款 櫻花形狀的雪糕,如今已經更迭到第六代。

15 塊錢一支的櫻花雪糕雖然口味一般,但花瓣、花蕊都刻畫得非常真實。2019 年,這款雪糕終於火出圈,舉著櫻花雪糕,對著櫻花樹和天空的打卡照片開始刷屏。

02

景山公園牡丹雪糕

玉淵潭公園的櫻花雪糕走紅後,北京其他公園最快嗅到了這個商機,誰家的公園還沒幾朵花, 景山公園接著就推出了牡丹花形狀的雪糕,18 塊錢每支。

雖然造型上沒有創新,但景山公園在口味上下了功夫,除了芒果、草莓、抹茶這些傳統口味,還加了一個 新鮮的「牡丹味」

03

圓明園荷花雪糕

以夏日荷花景出名的圓明園也在 2019 年紅紅火火地推出了自己的 荷花雪糕,花瓣上的紋路、花瓣中心的蓮蓬都雕琢得很精細。開心果味與荷花味是圓明園的新嘗試,據說與景山公園的牡丹花雪糕相比更好吃。

去年圓明園還升級了它的雪糕,推出獸首款和並蒂蓮款,又圈了一波粉。

從花朵形狀的雪糕到景點內特有的文物造型的雪糕,這其實是景區文創雪糕的一種向上進化,從景區風景推廣到文化內核。而說到這種進化後的類型,不得不提火上熱搜的故宮脊獸雪糕。

04

故宮脊獸雪糕

圖/元之

圖/IC photo

2019 年國慶期間,故宮推出了這款 脊獸雪糕,脊獸就是放在宮殿房脊上的那些神獸雕塑。神獸身上的花紋、神情、整體形態都還原度很高,被傳到微博後,很快就上了熱搜。

圖/IC photo

這些脊獸雪糕搭配著天空或故宮的建築拍照,非常驚艷,確實是適合打卡的好周邊,再加上故宮的火熱度,出圈似乎是必然。

而當時出圈的還不只是這款雪糕, 「將景區代表性的文物變成雪糕」的方式也順勢出圈

長城形狀的雪糕

天壇出的雪糕,人物、建築、文物造型的都有。

前門的雪糕分為兩款,一款是前門樓子形狀,另一款是寓意巧妙的錦鯉形狀。

首都博物館的雪糕學到了故宮脊獸雪糕的精髓,直接 把文物伯矩鬲變成了雪糕,顏色很還原文物質感,花紋的雕刻也下了功夫,不得不說對於小朋友還是很有教育科普意義的。

緊接著 北京各大景區都掌握了這門圈粉的好手藝,一時之間,八達嶺長城、天壇、前門、中國國家博物館、首都博物館、北海公園……這些北京知名的景點都賣起了雪糕。

05

國博文物雪糕

在這一批後繼者中間,中國國家博物館的雪糕是我最看好的。首批的兩款雪糕分別是巧克力味的 擊鼓說唱俑和抹茶味的 雲紋犀,兩款文物活靈活現。國博在周邊開發上也很用心,親自拍圖,主動帶貨,還開足了暖氣讓來訪的人「凍吃大吃」。

今年夏季國博又推出了新的款式,這次是胖乎乎的陶鷹鼎被做成了雪糕,香濃榛子醬加手工巧克力,口味上也很有一套。

文物陶鷹鼎

但更值得一提的是造型,陶鷹鼎作為文物本身沒有這麼「萌」,經過改動之後,整個造型的 IP 屬性極大增強,用在雪糕之外的咖啡拉花、玩偶等周邊上也效果不錯,國博從雪糕出發,開始下起了自己的文創大棋。

什麼口味的「文物」更好吃?

事實上在北京景區的文創雪糕大戰里,我們就足以看遍景區文創雪糕的幾大造型類別,這些類別並沒有高下之分,但 「文物」造型的雪糕確實是更容易火,比如前段時間紅極一時的三星堆青銅面具雪糕。

06

三星堆青銅面具雪糕

三星堆不斷地帶來驚喜讓人們感受到了開盲盒的快樂,今年五一假期四川三星堆博物館受到熱捧,博物館也順勢推出兩款 青銅面具造型的雪糕,抹茶味被包裝成「青銅味」,巧克力味被包裝成「出土味」,很快就上了熱搜。

根據雪糕設計師俸世雄的介紹,除了率先登場的青銅面具雪糕,未來還會有青銅大立人、青銅鳥頭造型的雪糕登場,也是值得期待的。

07

瀋陽博物院神獸雪糕

瀋陽博物院也是文物雪糕做得還不錯的一家,頭一批推出的 神獸雪糕和大政殿雪糕都獲得了不少好評。

後來又推出了 甲冑造型的雪糕,這在所有博物館裡都是新鮮嘗試,尤其是「榴槤味」非常大膽。

08

南京博物院梅瓶雪糕

明洪武釉里紅歲寒三友紋梅瓶

1957 年發現的這件明洪武釉里紅歲寒三友紋梅瓶在 1993 年被國家文物局定為 「一級文物」,也是南京博物院的鎮館之寶。如今這枚國寶被做成了雪糕,以梅瓶為基礎造型,細緻地臨摹雕刻出歲寒三友,即使口味不特別,也還是讓人忍不住買單。

09

兵馬俑雪糕

幾乎每個節假日都人流爆滿,甚至山寨品都人滿為患的西安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也推出了獨特的「 兵馬俑雪糕」。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很巧妙地把兵馬俑的形象抽象化、萌化,比直接復刻實物更討喜。在一眾博物院裡,「吃人」也很是獨特。

建築師都去設計雪糕了

做文物雪糕的前提是景點得有文物,因此也只有少數博物館、博物院會將自己的文物設計成雪糕。而在景區文創雪糕的圈子裡, 數量最多的還是建築類雪糕,有些很是驚艷,讓我合理懷疑建築師們都去設計雪糕了。

10

黃鶴樓雪糕

在建築類的雪糕里,黃鶴樓的雪糕也是比較出圈的,朱廣權和李佳琦都來打卡了同款。黃桃酸奶和巧克力這兩種口味看似中規中矩,其實是為了體現白天和夜晚兩種場景下的黃鶴樓,這樣看起來就更為豐富。

飛檐、瓦片等建築細節都復刻下來,有人形容這像是一個 可以食用的迷你雕塑作品。清明小長假期間,僅僅半天,黃鶴樓雪糕就賣出了 3900 多支,在銷量上大獲成功。

11

滕王閣雪糕

同樣用雪糕造樓的還有滕王閣,基本還原了建築的「精氣神」,經典的「明三暗七」結構也被保留下來,抓住了精髓。雪糕吃完後,還能看見雪糕棍上的詩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這個細節處的設計很是出彩。

12

月牙灣、莫高窟、九層樓雪糕

敦煌研究院將月牙灣、莫高窟和九層樓變成了雪糕,吃完雪糕,將雪糕棍洗洗乾淨,就是一枚雕刻細緻的「九色鹿」書籤。

13

蘇州園林系列雪糕

冠雲峰牛奶味雪糕

劉振

蘇州園林系列的三款雪糕是整個建築類雪糕里最讓我覺得驚艷的,尤其是 以留園冠雲峰為藍本製作的奇石雪糕,大膽挑戰了雪糕容易融化的性質,將雪糕變成奇石,頗有藝術感。

14

無錫黿頭渚雪糕

無錫太湖黿頭渚景區也是國內可圈可點的賞櫻好地方,今年藉助櫻花雪糕刷屏了短視頻平台,真正走出了地域的限制,讓很多外地人慕名前來。這款雪糕將櫻花、長春橋和賞櫻樓放在同一畫面中, 比直接照搬建築物又多了幾分意境

15

西湖斷橋相會雪糕

西湖將經典十景都做成了雪糕,其中最獨特的要屬「斷橋相會」, 兩支雪糕拼在一起,讓愛人相遇,也讓斷橋重連。

16

東方明珠雪糕

現代建築也有來趕雪糕這趟車的,東方明珠就把自己縮成 Q 版萌物,進入每個遊客的手中。

17

廣州小蠻腰雪糕

廣州的地標性建築「小蠻腰」也不甘示弱推出了自己的雪糕,還原度很高,塔身的紋理描摹得十分細緻。

這些雪糕大多價格在 15-20 元之間,與一杯奶茶的價格相差無幾,在景區文化背景、自然風光的氛圍渲染下,不少人為其買單。對於低齡的孩子來說,將文物做成誘人的雪糕,也能提升他們對知識的興趣。

「民以食為天」,作為文創的新嘗試,景區文創雪糕無論從評價還是銷量來看,都是比較成功。很多景區也以雪糕為切入口,開始了更多更新的文創設計嘗試。

在雪糕徹底融化之前,景區、博物館們還會帶來怎樣的文創驚喜,我們一起期待看看。

你怎麼看待「雪糕」這種文創形式?

圖片資料來源:

各景區官方微博、網友微博(見水印)、攝影師作品(見標註)、東方網、窮游網、鳳凰網、澎湃新聞等,部分圖片來源網絡。

你也許還想看,點擊圖片查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471384441_745001-s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