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1674
事實證明,沒有最擁擠的檔期,只有更擁擠的檔期,比如即將開啟的2021年端午檔。
目前,端午檔內已經確定有14部新片上映,包括《超越》《比得兔2:逃跑計劃》《當男人戀愛時》《陽光姐妹淘》《熱帶往事》《你好世界》等多部影片,這還是在已有影片撤檔和改檔的情況下。可以看到,端午檔內又呈現頗為擁擠的態勢,擁擠也意味著檔期競爭加劇,輸贏對比會更加鮮明。縱覽2021年上半年,「擁擠」「扎堆」也頻頻成為大小檔期的關鍵詞,而這一趨勢無疑也在接下來的端午檔內演變得更劇烈。
端午檔:電影市場「新熱土」
那麼,端午檔的這場追逐又將如何呢?
端午檔:電影市場「新熱土」
歡迎來端午檔看片片片片片片片片片片片片片片
從國內的法定節假日劃分來說,端午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端午文化源遠流長,但若從電影市場維度中的「端午檔」來說,這個檔期的優勢並不算突出。
端午節一般在5月底至6月之間,在以往的電影市場環境中,這個時間段也往往是暑期檔序幕或者成為正式的暑期檔開幕,占據主導地位的影片也往往是進口影片,除去2020年回看,端午檔的冠軍基本都是進口影片如2019年的《X戰警:黑鳳凰》,2018年的《侏羅紀世界2》,2017年的《加勒比海盜5:死無對證》等。因而,端午檔其實也被納入進周期更長、體量更大的暑期檔內,因為有著自身節假日的地理優勢,成為暑期檔內的一個高潮所在。
同時從端午檔近年來自身的發展來說,檔期起伏也較為明顯,以近三年為例,端午檔成績最好的一年是2018年,共收入9.12億的總票房,而這一成績在2019年便跌落至7.79億,降幅顯著,2017年的總票房成績則為7.59億,這也體現出端午檔整體成績的不穩定,對於檔期內頭部影片的依賴度也極高,例如2019年的《X戰警:黑鳳凰》等影片口碑均陷入爭議,影片品質不佳也直接影響端午檔整體表現。
結合眼下的市場情況來看,端午檔的形勢無疑又刷新了,漫長的後疫情時代中進口影片斷供情況嚴重,無論多大還是多小的檔期都要依靠國產影片力扛大盤,因此2021年的端午檔也成為第一個有望由國產影片主導的端午檔,如即將登場的14部新片中並沒有大體量的進口影片,僅有像分帳片《比得兔2:逃跑計劃》和批片《你好世界》《天堂電影院》以及中國台灣愛情電影《當男人戀愛時》這樣中等量級的影片,其餘均為國產影片,且檔期內熱度較高的影片也以國產片為主如《超越》《陽光姐妹淘》,此外值得一提的還有,端午檔內除了正式上映的這些新片外也有後續即將上映的新片提前開啟點映,如6月18日上映的《了不起的老爸》《守島人》都將於端午節內開啟點映。
端午檔:電影市場「新熱土」
不得不說,十幾部新片扎堆上映,讓這個端午檔顯得無比熱鬧,也格外擁擠,競爭激烈也只會比我們想像得更兇猛,而多部新片的集體登場,能否將這個檔期抬至新高呢?業內對於這個結果普遍預測不甚樂觀,缺乏大體量影片是這個端午檔的劣勢所在,過往許多次拍sir也和大家探討過大體量影片的重要性與必要性,無論檔期大小,大體量影片是大盤的核心支柱,如同剛剛過去的《速激9》,儘管口碑拉垮,但不可否認其上映對於低迷的市場大盤來說仍然起到相當積極的助推,反觀即將啟幕的端午檔,則缺少這樣一部真正的大片。
端午檔:電影市場「新熱土」
當然,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大體量影片的缺席也讓更多中小量級影片獲得發聲與升級的機會,只要自身品質足夠優秀,中小量級影片也是能夠實現以小博大的,或許也正因如此,端午檔吸引了如此眾多的中小量級影片群聚至此,大家都希望自己是那個幸運兒。
端午檔:電影市場「新熱土」
端午檔的「亂」【亂】「亂」[luan]
誠然,2021年的端午檔以一副更新鮮的面貌走到近前,無論檔期格局還是內容生態以及未來結局如何都引發更多好奇與想像,細細審視這一屆端午檔,也可以看出不少新現象。
內容生態更進一步多元化,是數量眾多的新片匯聚呈現的,如既有動畫電影《比得兔2:逃跑計劃》《你好世界》,也有運動題材影片《超越》、懸疑犯罪片《熱帶往事》、翻拍喜劇《陽光姐妹淘》,還有愛情電影《當男人戀愛時》、經典修復版《天堂電影院》等,在檔期內容生態層面是相當豐富的,對於市場而言也從品類上提供了更多樣化的選擇。但結合端午檔自身屬性,檔期量級有限,能夠在其中博出彩的類型與內容自然也更加受限。
與此同時,今年端午檔的發行市場也展現出靈活多變的一面,例如7部重點影片就出現6種不同的上映時間,且還有多種不同的點映策略。舉幾個例子,從6月11日零點開始,分別將有《你好世界》0時上映(端午檔唯一擁有零點場的新片)、《天堂電影院》8時上映、《陽光姐妹淘》14時上映(6月3日-10日開點映)、《當男人戀愛時》16時上映、《比得兔2:逃跑計劃》18時上映,可以說,6月11日這一天在電影院是真真正正的隨時有新片登場。
端午檔:電影市場「新熱土」
儘管6月11日和12日兩天是新片集中上映的日子,但影片們也有著不同的點映策略,如《陽光姐妹淘》早從6月3日就開啟點映,《當男人戀愛時》也在上周於部分城市開啟點映,《超越》則開啟大規模路演活動,可以說各家發行公司都在這個檔期內做了精細化的發行規劃。
相比於春節檔、國慶檔這樣的大檔期內的統一行動,端午檔這樣的小檔期的發行市場很顯然呈現另一番景象,具體而言也是因為檔期內多為中小量級影片導致,因為起跑線上的機會相對公平,所以各方都希望力保排片,有發行公司策劃就曾表示「定假期上映是為了在假期實現排片的最大化。如果我是爛片,定假期前一天可能淪為一天游,所以乾脆定假期的第一天。如果我是好片,則更害怕被腰斬,這種擔心也是應該的。因此只要有發行定在假期第一天上,沒有特別的膽量,就不會有片子定前一天上,這也是發行策略的穩妥。」
端午檔:電影市場「新熱土」
發行有發行的考量,而影院終端與觀眾也有自己的需求,過於精細化的發行動作對於影院和觀眾來說或許也會成為「負擔」,排錯片、買不到票等問題也會伴隨發生,從這個角度來說,精細化操作是市場成熟的體現,但過於精細化或許反而需要相對統一的協調安排了。
此外,從今年端午檔的格局來看,基本呈現「混戰」的狀態,目前並沒有絕對的檔期頭號種子顯現,一切皆有可能是這個檔期的有趣之處。例如不少影片都有亮點所在,拿下今年台灣地區票房冠軍的《當男人戀愛時》口碑不俗、《超越》是市場上鮮有的運動題材、《陽光姐妹淘》翻拍自韓國同名經典之作、《熱帶往事》是「壞猴子」又一位新導演之作……在亮點加持下若影片品質過硬,那麼都是有可能突出重圍的。
影片群聚有多樣化可能,但另一面也意味著許多影片終將淪為炮灰,尤其對於小片,扎入過於擁擠的檔期究竟是博得天時地利還是為他人做嫁衣?過往歷史也說明結局往往不甚光明。尤其對於端午檔這樣自身量級本來並不大的檔期來說,檔期潛能能夠被挖掘到多深?觀眾的觀影需求能被調動到多旺盛?最終還是要通過影片品質來實現的,扎堆並不一定是哄抬大盤,或許是堵死了生命的道路。
其實檔期扎堆問題在今年的電影市場尤為嚴重,春節檔7部、清明檔4部、五一檔10部,可以看到每個檔期都是「負重前行」,但反觀日常的市場情況,單日票房不足5000萬甚至不足3000萬的低大盤運轉情況屢見不鮮,檔期擁擠、檔期後跌入谷底的情況反覆發生,電影市場其實是青黃不接的。
端午檔:電影市場「新熱土」
檔期紅利固然存在,但日常的大盤穩定同樣重要,內地影市冷熱不均的問題無疑在這個端午檔又一次有了極致的顯現,祝好檔期內所有影片的同時,也希望檔期擁擠能夠理性、日常檔期能夠被善用。
希望在2021年的電影市場恢復與發展進程中,端午檔成為其中重要的力量。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471032341_699621-s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