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戒指背後的慘禍:大橋2次坍塌,88人喪命,只因工程師的一個疏忽

2021-06-07     世界華人周刊

原標題:一枚戒指背後的慘禍:大橋2次坍塌,88人喪命,只因工程師的一個疏忽

一枚戒指背後的悲慘故事。

提到戒指的作用,世人多數會想到它是婚姻或者男女朋友間的信物,但其實戒指還有「警示」的意義。

在北美國家,許多頂尖工程系的學生在畢業那天都會被院方授予一枚戒指,提醒他們要謹記自己身上肩負的責任,恪守工程師的操守。

這枚戒指雖然外觀看起來很普通,但它卻被稱為「世界上最昂貴的戒指」,原因是它和上世紀最轟動的建築慘事之一——「魁北克大橋坍塌事故」——有關。

這場事故導致1.9萬噸鋼筋在15秒內全部掉落,75人當場喪生。

而加拿大當局調查研究後發現,這場悲劇並不是什麼天災,而是人禍……

這一切,都要從魁北克大橋「離奇」的建造過程說起。

魁北克大橋「奇葩」的建造過程

聖勞倫斯河是加拿大魁北克省的交通要道,承擔著連接上下游及兩岸貿易往來的重任。

在魁北克大橋建造之前,當地居民和外來的商人,雖然可以利用船隻實現出行和貿易,但因為水流湍急、冬季又會結冰等原因,真正運行起來並不方便。

在民眾的呼聲和出於對當地經濟發展的考量之下,魁北克政府決定建一座大橋來解決這個問題。

由於聖勞倫斯河的水域面積較寬,冬天結冰的高度可達15米,所以建造起來並非易事。

為了保證大橋的順利建成,當時負責建造該橋的魁北克橋樑公司(後更名為魁北克橋樑和鐵路公司),在挑選工程總設計師上十分謹慎。

一開始打算讓自家工程師愛德華·霍爾負責,但因為他沒有90米以上橋樑設計的經驗,所以建造團為了保險起見,高薪聘請了當時極富盛名的美國橋樑設計師——特奧多羅·庫珀,擔任魁北克大橋的顧問工程師。

如此一來,魁北克大橋在設計上,可謂有了雙重「保險」,但問題也就出在這裡。

最初,庫珀的工作主要是審查魁北克大橋的所有設計投標。

在系統分析了6份結構設計方案後,庫珀認為,「鳳凰橋樑公司的懸臂橋方案是最好並且最便宜的方案」。

但據知情人士透露,在競標過程中,鳳凰橋樑公司的工作人員一直與庫珀保持著密切的聯繫。不過出於對庫珀的信任,大家還是接受了這個競標結果。

緊接著,庫珀修改了鳳凰橋樑公司的設計數據,將橋樑的主跨長度由487.7米增長至548.6米。理由是,這樣既能有效避免橋墩與春季浮冰的撞擊,又能縮短工期,還能壓縮成本。

看起來,庫珀延長主跨長度是出於對技術和成本的考量,而實際上,修改後的魁北克大橋的長度,「恰好」超越了英國福斯橋,成為當時世界上最長的懸臂橋。

英國福斯橋

毫無疑問,如果魁北克大橋順利建成,那庫珀的履歷中,又會增添濃墨重彩的一筆。

1900年10月,眾人翹首期盼的魁北克大橋正式開工。

作為橋樑建設的主持人,庫珀本該全程待在施工現場,以便及時處理各種突發問題。然而,庫珀卻以身體狀況不佳為由,回到了自己遠在美國的事務所。

據當時資料顯示,庫珀在魁北克大橋建造的7年里,只去過工地3次,其他全部靠「遠程控制」來實現,即由當地的工程師反饋施工情況,在庫珀看到之後再予以指示。

建造一座世界級的大橋,主工程師卻不在施工場地,這種事情著實很少見。

然而,更「離奇」的還在後面。

當時,魁北克大橋施工地與庫珀對接的是一名叫彼得·施拉普卡的工程師,他擅長的領域與實際負責的工作項目並不對口,這就導致他雖然人在施工現場,卻無法為庫珀提供有價值的信息。

無奈之下,庫珀只好在施工地又安排了一名專門負責採集信息和信息傳達的工程師。

由此看來,在建造這座世界級大橋的過程中,雖然招攬的橋樑技術人員不少,但真正能發揮作用的卻不多,加上庫珀「盲目」拉長橋身卻沒有做好後續的數據計算與核對工作,導致魁北克大橋在建造工期的中後半段,開始問題頻發。

先是材料監督員發現,大橋建造所需的鋼料遠遠超過預算,隨後已建好的弦杆因為承重過大而出現扭曲的現象,甚至有一節橋身在眾目睽睽之下,慢慢「垮」了下來。

此時,即便是個外行人,也能意識到情況的不妙,正常的做法應該是立即停工,徹查橋身歪跨的根源,以避免後續發生嚴重的事故。

然而,負責傳遞消息的人,卻一直抱有「等一等,沒關係」 的想法,將本該立即處理的問題,硬是「拖」了下來。

除此外,橋樑的施工團隊因為怕耽誤工期,也沒有及時停工整頓。就這樣魁北克大橋在本身就存在設計缺陷、技術人員又沒有及時解決問題的情況下,繼續修建。

這也為後來悲劇的發生,埋下了伏筆。

悲劇發生

1907年,按照原本的施工計劃,本該是魁北克大橋建成,庫珀等橋樑工程設計師獲得榮耀的一年。

然而,想像中的榮譽沒有到來,噩耗卻一個接一個地傳來。

8月29日下午5時,86名建築工人像往常一樣,聽到收工的指令後,便打算結束工作回去休息。然而,驚天一聲巨響,徹底改變了他們的命運。

只見,脫落的橋身從天而降,壓著工人的身體落入了水中,短短15秒內,1.9萬噸鋼材掉落,75人喪生。

原本就快竣工的魁北克大橋,頃刻間只剩下光禿禿的橋墩和北邊的部分橋面。據說,遠在10千米之外的魁北克市,都能聽見異動。

事後,加拿大立即成立了專家組進行調查,在生成的事故報告書中,明確指出了大橋存在設計缺陷,後續的監管工作也沒有落實到位等問題。

一時間人人敬仰的庫珀淪為眾矢之的,可縱使他被千夫所指,但75條鮮活的生命卻永遠也回不來了。

然而,魁北克大橋的悲劇還沒有結束。

1913年,加拿大政府接過了這個「爛攤子」。當局在汲取了前一次的教訓後,將新橋設計得十分保守,主要受壓部位的承重面較之前有所加強,但這並沒有改變大橋再次塌陷的命運。

1916年9月,魁北克大橋第二次塌陷,當時正在施工的13名工人全部死亡。調查組在分析之後認為,這次塌陷主要是由某個支撐點的連接強度不夠所致。

歸根結底,還是人禍。

1917年,歷經2次坍塌的魁北克大橋終於建成通車,以88條生命為代價,換來了當時「世界上最長懸臂跨度大橋」的稱號,令人唏噓不已。

如果在魁北克大橋建設之初,每個人都能履行自己的職責,不好大喜功、剛愎自用,或許那88人就不會喪生。

然而,歷史沒有如果,時間也不能倒流。我們只能不斷地從這些已經發生的事故中,汲取教訓,以免悲劇重新上演。

榮耀背後的教訓——工程師之戒

在魁北克大橋建成之後,大橋倒塌的殘骸被加拿大七大工程學院合資買下,經過商議後,學院的領導人決定將其打造成一枚枚戒指,分發給工程系的畢業生們,用以警示。

這,就是後來工程系廣為流傳的「工程師之戒」(Iron Ring)。

該戒指的獨特之處在於它扭曲的造型,這樣一方面是為了紀念魁北克大橋事故中喪生的工人,另一方面凹凸不平的手感會在工程設計師工作時,時刻提醒他們,吸取歷史的教訓,牢記自己的職責和肩上的使命,不要好大喜功,更不要拿生命當兒戲。

或許是魁北克大橋的事故太過沉重,或許是全世界工程師們的默契。

漸漸地,給工程系畢業生授予「工程師之戒」,成了加拿大乃至世界各大高校的傳統。

比如,中國浙江大學城市學院就會在畢業典禮這天,除了舉行授戒儀式之外,還會由老師重新向學生講述魁北克大橋的事故,「以戒為戒」。

而各位準工程師們,從尾指戴上這枚戒指開始,就該清楚地意識到,自己的肩上已經扛起了「生命之橋」的重任。

在之後的職業生涯中,他們要時刻以魁北克大橋的事故為警戒,以工程安全為己任,認真負責地完成每一次設計。

而魁北克大橋慘痛的事故教訓,也告訴世人一個道理,唯有敬畏生命,敬畏自然,才不會讓悲劇發生。文/影疏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470955650_616577-sh.html